第60章 压床童子

A+A-

    从跟郭建川谈话这一天开始, 郭曼曼像是换了一个人。

    还像以前一样,放学就写作业,但是她写作业的速度比以前快很多, 不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还另外给自己安排任务,会主动复习和预习, 背书也是, 背完老师要求的,她再去背其它自己觉得有用的,草稿纸的使用速度是以前的好几倍。

    她还知道给家里干活, 扫个地,洗个碗, 不像之前只知道伸手。

    李娥不让她干, 她要换换脑子, 非要干。

    放学的时候,家里大人如果没回来, 她就把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拿出来,一边看书一边做饭。

    郭曼曼没做过饭,煮的第一顿稀饭溢的到处都是,馏的馍被稀饭一泡,难吃的很,炒的韭菜鸡蛋不心撒多了盐,特别咸。

    但这是郭建川和李娥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 李娥咽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转, 郭建川毫不吝啬的夸闺女:“比你妈做的饭好吃多了!但是曼曼, 以后别做了,爸妈知道你孝顺, 你有心就行,咱以后毕业了再做,现在好好看书。”

    “爸妈,做饭真的不影响看书,还可以换换脑子,效率更好!不然一直盯着书,我得近视眼咋办?”郭曼曼用这样的理由服她爸妈。

    她如同当初的大丫她们一样,一边做饭一边看书,搅一搅稀饭,抄一抄菜,撒两勺盐的,哪怕经常间歇性的中断读书,却能在低下头的功夫很快沉浸到书本里面去,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注力和自制力。

    郭曼曼的心智一下成熟很多,她以前从没想过爸妈老了怎么办,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还,觉得爸妈还年轻,现在意识到爸妈老了以后,甚至像爸的老的不能动,连脑袋都糊涂的样子,那时候爸妈能靠谁呢?

    只能靠她!

    此时此刻,她终于有了作为独生女的担当。

    她要努力,要变得很优秀,这样以后才能有能力赡养疼爱她的爸妈,赡养疼爱她的姥爷姥姥,还有郭家的爷奶。

    郭建川特别的满意,他就知道他的曼曼尽管娇生惯养,尽管时候毛病不少,但是她流着老郭家的血脉,她跟堂姐妹一样,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善良,孝顺,又很大方,这么自律这么懂事的闺女,上哪找去?

    他终于像别人想象的那样,不用看着闺女写作业,他:“曼曼,爸相信你,你现在就是睿睿的榜样,你绝对不会糊弄爸妈,也绝对不会糊弄你自己,以后会像你的姐妹一样优秀,也许会比她们更优秀,对不对?”

    这就像是强心剂,郭曼曼像了鸡血一样,疯狂的吸收着知识。

    她还要到郭建川上学时期的奖状,贴在自己床头的墙上,每当觉得累了,想要放松了,就抬头看看她爸的奖状,仿佛能从中看到当年的爸爸在条件更加恶劣的情况下,是如何点着蜡烛读书的,想象的多了,就像真的能看到年轻的郭建川伏案读书的背影一样。

    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榜样,郭曼曼一天天的坚持下来,竟然真的把自己的习惯养好了。

    上课的时候不开差,下课的时候全神贯注,她现在才真真正正的对得起之前大家对她的夸奖,成了一个不用人看却依然很努力的孩子。

    至于郭建川的奖状,她是哪里要的?

    郭建川骑着自行车带她回郭庄,问奶要的。

    当奶心翼翼的开破破烂烂的衣柜,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板板整整的布包,奶用很慢的动作开布包,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太过于心翼翼,奶的手微微颤抖。

    奶将包了好几层的布开,里面的奖状摞的很整齐,一张张的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泛黄,陈旧。

    她捧着奖状,步履蹒跚的走向郭曼曼,递给她的时候,脸上笑满了褶子,“给,这是你爸的奖状,都在这呢,一张也没丢,你爸可聪明了,每学期都是第一名!”

    奶话的时候,那种骄傲那种满足的神情,还有那种高兴的音调,无一不在流露她对郭建川的在意。

    郭曼曼在这一瞬间,突然找到了自己对郭庄亲人们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奶是爸的亲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她也好,她妈也好,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有奶对爸真心呢?

    郭庄对她来,再也不是名义上的亲戚,再也不是道义上应该要怎么怎么样的人,而是她也想怎么怎么对她们好的人。

    期末考试的时候,曼曼直接从班级十名左右的成绩跃进了前三名,睿睿在她的带领下第一次拿了三好学生的奖状。

    舅妈给她买了新衣服和红皮鞋,郭建川奖励她一笔零花钱,对她:“曼曼,这是爸爸奖励给你的零花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的钱你自己做主。”

    郭曼曼就自己做主,她拿上这笔钱,加上之前攒的钱,加一块买了两罐麦乳精,给姥姥一罐,给奶一罐。

    姥姥有些吃味,她对曼曼掏心掏肺的好,曼曼奶怎么可能比的了?

    结果孩子养出息,养的这么好,曼曼奶却跟她一起享福,姥姥吃味了,觉得曼曼应该跟自己更亲一点。

    但是这种话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开口,孩子孝顺的事,她只能鼓励,不能乱教,如果在这方面乱话,教坏了曼曼孝顺长辈的心意,不老头子和郭建川会埋怨她,就连她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姥姥偷偷的把麦乳精的钱塞到了曼曼的书包里,她吃孩子东西高兴,心意她领了,但怎么可能花孩子的钱。

    曼曼回家写作业的时候,看到书包里的钱,无奈的笑了,再送回去的话,姥姥不会要,曼曼找了一个本子当账本记进去,她要把这笔钱单独攒起来,以后单独给姥姥买东西。

    一边是爸爸的爸妈,一边是妈妈的爸妈,她孝顺两边的老人,但是她不会拿姥姥给的钱去给奶买东西。

    这是曼曼日记里写的东西,李娥其实也不是故意的,她挺想偷看孩子日记,郭建川发现过几次,不让她看,的很严厉,她后头就不敢看了。

    这次是她扫卫生换洗床单的时候,日记本从枕头底下掉出来,正好翻到这一页,李娥碰巧看到了。

    她跟姥姥学了一遍,可把姥姥高兴坏了,觉得外孙女对她更好。

    然而姥姥要是知道了,那就等于很快郭曼曼也能知道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二姑家的红霞与钢铁厂的红旗结婚。

    这门婚事从相看到举办婚礼,一直进行的很顺利,结婚这天,热热闹闹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郭曼曼作为娘家人跟妈爸一起去二姑家送嫁,大丫二丫作为伴娘伴着表姐出门。

    新娘子出门的时候,需要兄弟送轿,红霞的堂弟把红霞背到汽车里,对的,就是汽车!

    红旗家里很舍得,为了表示对这桩婚事的重视程度,她家没用自行车,找关系借了一辆汽车。

    红霞成了她们村里第一个嫁到城里的姑娘,也是她们村里第一个坐上汽车结婚的姑娘。

    那些曾经笑话二姑偷婆家东西补贴娘家的人,再也开不了口这个话,纷纷夸赞二姑的娘家得意,都是有本事的人,不然咋能给红霞找来这么好的女婿。

    就连爷奶也一直被人恭维,进门就被人簇拥着话,吃席被请到里桌的上座,俩人笑的合不拢嘴,风光的不得了。

    郭家三兄弟一样的风光,酒桌上来给他们敬酒的人没断过,但没有硬灌的人。

    要是别人不喝,那不行,不喝就是看不起人!可是郭建设他们家里有事,不能喝多,那大家可好话了,不能喝多,那你就抿一口,意思意思就行,咱干了,你随意!

    二姑这辈子想都没想过能有这么光鲜的时候,娘家起来了,闺女托娘家的福,嫁得好,她这辈子求的就这些了。

    今天她家是主家,从早上起来开始,一直忙的脚不沾地,送轿的时候跟闺女哭一场,其余时候没工夫伤感,忙的很!

    她儿媳妇跟她一起忙,还有婆家的妯娌和近门的媳妇们,都来帮忙,作为娘家人的郭家这边,全被请到桌上吃席,不让她们下桌帮忙,带着孩子吃好喝好就行。

    酒席结束,郭家三兄弟只是微醉,脑袋和腿脚都能听使唤二姑婆家这边就不行了,喝倒了很多人。

    二姑的妯娌羡慕的:“别人家嫁闺女,亲舅舅非得被人灌到桌子底下,嫂子,你娘家人会读书,有本事,面子大,咱庄没人敢灌。”

    儿媳妇:“当然面子大,面子不大,老七能给人接去当压床童子?我儿子她们不稀罕,指名道姓要咱七丫,还给七丫包个大红包!”

    妯娌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见女娃娃给人压床,哈哈哈!嫂子你以后不用担心红霞生不出儿子被婆家嫌弃,我看这家巴不得生闺女呢!”

    大家跟着一起笑,一个近门媳妇:“郭家老七这样的闺女,换我我也巴不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