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惠及乡邻

A+A-

    郭青云正式参加研究的第一年, 郭庄成为整个县城第一个修路的村庄,下雨下雪不用踩泥巴,去哪都方便, 关键还骄傲啊!

    郭青云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二年, 郭庄村口的国道上修建了一个公交车站,有候车厅, 有候车椅, 往西到阳西镇,往东到杨东镇,到县城, 整条路的站点上都修了公交车站,这是大家一起跟着沾光了。

    郭青云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三年, 政府竟然在郭庄建立一个卫生站, 曾经为郭青云治过病的那我先生变成了卫生站的正式医生, 从三毛五毛一块给人看病收入不稳定的个体户变成了卫生站里面的正式医生,还得到了公费进修的机会, 正式端起铁饭碗,吃起了国家的公粮!

    这位先生每当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一天,郭建设裹着的女婴一脸惊慌的来找他看病,他就感慨贵人多磨难,但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他当年不过就是看郭建设可怜,看孩子可怜,看病没收费, 偷偷把钱塞到女婴的襁褓里面, 就这么一点点的善心, 给自己换来了这么大的好处,郭建设家做事仁义啊!

    可不就是仁义吗!他作为当事人比谁都清楚, 自己之所以能到卫生站上班,就是靠郭建设的推荐,大家都知道郭建设守着这么有本事的闺女,人却本分的很,从不多话从不多事,如果不是念着当年的情分,怎么可能开口给他讨这个好!

    他承这个情!

    整个郭庄都承郭建设一家的情!

    在他们这一片,无人不知郭庄,无人不知郭建设一家,也无人不知郭青云。

    真是了不得呀!

    郭建设一门三兄弟,一共生了十个丫头。

    丫头好啊,现在哪家不喜欢丫头,生男孩高兴,生女孩那就更高兴了!但凡有一个女孩子像郭家孩子那样有出息,那这辈子就值了!砸锅卖铁都要把孩子供出来,毕竟再难能难得过郭建设当年吗?

    来让人羡慕,郭家的祖坟冒青烟啦,郭建设的大哥,生了俩闺蜜,层经的大女婿欺负他们家绝户,现在过得一塌糊涂不知道有多后悔,大闺女春红踹他踹的好啊!

    这闺女本事啊,作为郭庄第一个离了婚的闺女,不仅没有成天抹眼泪,反而堵了一口气一直上到本科,现在在大学里面教书,她带了好头,亲妹妹春雨也出息,跟着姐姐一起当上大学老师,但是春雨眼光好,她男人也出息,而且出了名的孝顺,一个女婿抵人家几个儿子。

    郭建设的二哥郭建川只有一个独生闺女,郭曼曼这丫头一开始大家都不熟,城里孩子跟农村人不一路,跟农村的亲戚也不亲,哎!没想到郭建川会教孩子,十几岁的时候这孩子就不一样了,知道跟家里亲近,对爷奶也孝顺。

    郭曼曼现在是一名律师,她的时候乖巧听话,却没啥主意,偏偏姥姥经常拉着她断一些怎么都断不明白的官司,每次都已鸡飞狗跳收场,郭曼曼稀里糊涂的过了好些年,突然就出息了!

    所以,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性格,可以改变命运!

    郭曼曼就是啊,她现在不光把家里的关系处的明明白白,在她这几年的诉讼生涯中,几乎没有败绩,她不光不为金钱所动,遵循自己的原则,每年都会腾出特定的时间做法律援助,帮助那些弱势的妇女儿童,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地区请不起律师的人们,帮大家用法律的武器讨回公道。

    老百姓常,这三个堂姐妹大家拍马都赶不上,谁家要是出了一个这么出息的孩子,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至于郭建设家的七个丫头,想都不敢想能成为那样出息的人呐!

    郭建设家的孩子个个出息,一家双状元!

    高考省状元郭青云,当时那堪比登天的分数,一直到现在从未有人超越过,每年高考之后郭青云都会被拉出来跟历届状元作参考,她那甩人几条街的成绩太显眼了,次次都要在高考的时间引人热议,还有她奥林匹克竞赛的荣誉,物理数学双科一等奖,双科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啊!这比状元还荣光!

    第二个状元郭青已,先别管她是市专业还是县专业,虽然没比上郭青云拿省状元,但你以为状元是那么好考的?

    对了,她们家还有第三个状元——郭伶俐!

    这是郭春红的闺女,离婚后带回郭庄,伶俐在她几个姨的教导下,从就考第一,她没有跟春红到市里上课,就沿着姨们走过的路,一步一步的拿着自己的第一名,她是郭家七姐妹的侄女,不能丢了姨们的脸!

    至于春雨的儿子胖墩,虽然不是状元,虽然这孩子经常被训,但人家也考上全国排名前三的名牌大学啦!

    他是郭家唯一的一个男孩,也是混的最差的一个孩子,可是拿出去跟别人比,那可就优秀的不得了啦!

    上面这些消息谁的?

    大家都知道啊!

    郭庄这一带,尤其是以郭庄为首,甭管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还是几岁的奶娃娃,起这些大家头头是道,啥都清楚。

    郭庄村委会里面的宣传栏最显眼的位置有一个状元墙,第一排贴的是郭家堂姐妹十人的照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大家都这么干,谁家孩子考砸了,谁家孩子不好好学习,都给我跑到状元墙那罚站去!

    不改好不许回家!

    学的好不如考的好,考得好不如嫁的好,这句话传到郭庄的时候被大家一起呸!

    郭庄不光实现了这个县,整个市,乃至整个省逆向求学的道路,大家不让大地方去,省里的市里的跑到县一中上高中,跑到阳西镇中学念初中,跑到郭庄学念学,当然郭庄学那是谁都能进的?没有郭庄户口,不是郭庄的外孙子外孙女,想进来难得很!

    再者嘛,郭庄引领整个地区不催婚的潮流!

    反正,郭青云姐妹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她们姐妹不结婚一定有不结婚的原因,原因一定是好的!

    跟着她们姐们走,准没错!

    哎呀妈呀!一门三个科学家!

    老天爷啊,这也太厉害了!

    别,也怪啊,最的三个都当了科学家。

    一提这件事啊,大家就可惜大的那几个,当年家里穷啊,被耽误了,不然他们家孩子这么聪明,个个都能当科学家。

    在大家的认知里,不管你有多能耐,不管你有多挣钱,反正都没有当科学家牛!

    可惜归可惜,就算没有当上科学家,大的几个也可牛了呀!

    大丫郭青已,没见那市里的车,还是省里的车来着,每年来几回,那是看在谁的面子上?

    那医院的事,肯定是看到大丫的面子上。

    至于二丫,这个大家有点搞不清楚,是在跟老师种地,虽然没搞懂种地有啥出息,但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嘛,不然二丫能一直干?

    三丫呢,成了有名的服装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还在县郊设立了厂房,为县里解决了务工问题,村里好些人在三丫的厂子上班,虽然三丫很少回来,厂子交给了春雨的丈夫管,但是厂子帮大家太多了!

    别的村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他们村不,三丫的厂子优先录取他们村的人,但是录进去要是不好好干,不等厂子开出,自家爸妈能脱掉鞋子他二里地!

    让你不好好干!让你给家里丢人!

    至于四丫,跟三丫比那就更厉害了呀,比起搞不懂的服装设计,吃的东西大家都懂!

    他们郭庄考出去的大学生不管走到全国各地哪个城市,都能够吃到郭庄记的麻辣烫和郭张记的炸串!

    那味道是真的好,别人模仿不来!

    据,四丫赚了好多钱,不然她哪来的钱给整个郭庄装上太阳能的路灯,一到晚上啊,郭庄的各个路口灯火通明,大家坐在路口的路灯上,一堆一堆的唠嗑话,别提多热闹了。

    哦,对了,四丫给她姥姥那个村也装了太阳能的路灯,大家虽然有点酸,但钱是四丫的,她想咋花就咋花,只要四丫心里最向着郭庄就满足了!

    郭庄的日子那个舒服啊,大家舍不得往外走,也有年轻人出去挣钱,但是不可能两口子一起出去,必须得留一个在家里看着孩子,挣钱重要却没有孩子重要。

    交给孩子爷爷奶奶带,就怕耽误了,怕老人溺爱孩子。

    这完全就是多想,父母之爱子,则为止计深远。

    大墙上写着呢!

    谁不知道啊!

    郭庄的老人境界一个个可高了,不光关心孩子身体,还关心孩子学习,孩子父母叮嘱老师之后,这些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还会跑到学校跟郭庄学的老师:“孩子要是不听话,麻烦老师狠劲,你要是不趁手,我把家里的烧火棍拿来给你用!”

    然后呢,还有一条觉悟最高,那就是郭庄没有任何一个老人会嫌弃家里的女孩子!

    也许郭青云做不到让全国各地的人都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她们几个牛逼哄哄一路逆袭到现在的经历,至少让他们村,周边,县城,乃至整个市的人,都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想法。

    如果生个儿子要待五桌客人的话,那生了个丫头啊,待十桌!

    男娃没有的东西,女娃得有!

    女孩富养,男孩穷养!

    当有人跟郭建设家里怎么怎么对闺女好,儿子们有的闺女有,儿子吃不到的闺女能吃上,儿子走路闺女骑车,郭建设一开始不想,但心疼那些孩子。

    他劝:“别这样,你也不能因为重视丫头就不疼儿子,男孩女孩都一样,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是男是女,咱都疼。”

    “是是是,三叔的对!”

    这话大家听进去了,因为是郭建设的。

    郭建设还是没有学会,刚开始卖鱼的时候连账都算不明白,可是郭建设的话,谁能当成耳旁风?一个个可听话了。

    他男孩女孩都一样,不能重视女孩不重视男孩,得一样对待,这种话传出去,好多人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尽量一碗水端平。

    慢慢的,乡里乡亲的突然跑到郭建设家里让他断官司。

    好多人想不到,为什么郭建设守着那么出息的闺女,守着那么多的钱,他能不飘?

    从来没有跟谁大声过,从来没有狂过,人家有一点点钱狂的不知道自己是谁,郭建设完全没有,他就觉得自己普通,就是一个种地的,就是一个卖鱼的。

    至于那些找他断官司的,他从不会这么大大咧咧的给断了,他也不撵人,来着是客。

    你们你们的,他就光听着。端着闺女给他买的保温杯,泡着枸杞和红枣,笑眯眯的听着。

    听完他不发表意见,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反倒是矛盾双方先笑了,唉,就这么得了,谁还能当着郭建设的面吵起来?

    自己哪有那个面子,县长都不敢当着郭建设的面吵架,他们算哪根葱啊?

    慢慢的,这竟然成了大家的习惯,断不明白的事儿,跑到郭建设这里一,双方自己就和解了,自行商量或者是当着郭建设面直接解决!

    往常每个村都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大家有困难了,或者是需要断官司的,都要找这个人,而现在呢,郭庄郭建设就处于这种地位。

    可他自己不觉得,总是:“我知道啥呀,那我就是运气好,生了几个好孩子,是孩子们自己出息,我是真没本事。”

    大家听到这句话,笑的笑,拍大腿的拍大腿。

    “你太客气了,养这几个孩子还不叫本事啊?这就是最大的本事!”

    郭建设听的笑呵呵,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有多难过,他想孩啦!

    晚上睡觉的时候,张秋果当一个个的着孩子,这个该干啥啦,那个该干啥啦,一会笑,一会抹眼泪的。

    大概八点的时候,电话叮铃铃的响了。

    两口子一个机灵,郭建设可麻利的从被窝里伸出胳膊,第一声刚响完第二声还没响,他就把电话接起:“喂?谁啊?”

    “爸,是我啊!”

    “是七丫呀!七丫!这么晚了你咋还没睡呢?你不能熬夜,赶紧睡知道吗?”

    郭青云在电话那头笑,多少年的事了,她那时候嘛,不能熬夜,现在都十八岁了,成年了,偶尔熬熬夜也是正常的。

    哪个同事不熬夜,身处这个岗位,真的太忙了,有的时候不熬夜不行,不过今天她是真没熬夜,她要跟爸妈一个好消息:“爸,妈,我们单位分房子了!”

    “真的?啥房子啊?”

    “我跟那些老科学家一样,也分了一个联排别墅,你跟我妈可不能不来,带着我奶一起,带我姥爷姥姥一起,不然我一个人住大房子多可怜,我想家,想你们俩啦,我让人接你们来,你们可不能不来啊!”

    想家是事实,可怜不至于!她夸张了,相关人员照顾她照顾的可仔细了,她就是想借此机会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

    郭青云不等他们回答就挂了电话。

    郭建设和张秋果两个人又高兴又发愁,这孩子咋这样呢?都不跟他们商量一下,就这样决定了?

    那谁回来接呀?

    那有人来接了,他们去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