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第六十五章 一更(阿宁求助)……

A+A-

    将顾芷柔哄睡着, 萧珩便去了书房议事,他因着成亲,已耽搁了好些日子, 原本宣和帝的意思是让他这几日好好在王府中陪着顾芷柔。

    但萧珩不敢赌, 就军队布防来, 他这个有一世记忆的人, 自然能出上许多好点子。

    此次出征,他为统帅, 永毅侯赵安为先锋大将,赵家一门忠烈,起来还与母族谢氏一族有些许渊源,何况上一世赵安守城时勇猛忠毅,萧珩自然是信得过的。

    可这一世生了许多变故,其中的一桩,就是那个在谢家生变前, 从跟在自己身后的臭子——赵景尧,也瞧上了阿柔。

    待他走到前院书房时, 才瞧见来的众将领里, 赵景尧就跟在赵安身后。

    他不知道这个臭子如今的是什么主意, 但大概能猜到一些。

    果然,众人向他行过礼,那个还没行冠礼的屁孩单独走了出来。

    他于他面前单膝跪立,“殿下,臣请参战!”

    这子虽不是赵家的独子, 可却是嫡长子,恐怕单是劝动赵家那位老太君,他就花了不的力气。

    可于萧珩的私心和时候与他的情谊来, 他并不想他去,他只坐在上首沉声道:“我记得,阿尧后年才行冠礼……”

    见他这般回答自己请战的要求,少年郎慌了:“微臣是还未行冠礼,可守我边境的士兵中,又有多少人是行过冠礼的?臣只愿以己之力所能及报效我大周。”

    他这话的豪壮,一旁站着的赵安也为儿子的话所动容。也不知为何,自上月选妃宴后,他这个一向吊儿郎当的儿子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性子沉稳了许多。

    “阿尧往后要继承侯府的爵位,我们永毅侯府出身将门,此番去历练也好,望殿下……成全。”下定决心,永毅侯赵安也立在一旁抱拳。

    “若是阿尧和侯爷一再坚持,那本王也没什么好的。”他这话的在理,萧珩最终还是妥协。此战不可避免,赵景尧要继承侯爵之位,自然还有下一战等着他,既然如此不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要更安全一些。

    见他应下,赵景尧笑着立到父亲身后,众人开始讨论起军务来。

    “沧州以北,木城与离国接壤,此地多为草原与沼泽地貌……”

    赵安少年时也曾与离国交战,自然知道萧珩的这些情况属实。

    他却有些疑惑,他记得这位二殿下,从未去过沧州……更未去过边城。

    众将本就对着这位宣和帝指派的统帅不服气,一个未曾参过战的高高在上的皇子哪里比得过身经百战的自己,自然对他的话很是鄙夷,可却望见赵安听得认认真真。

    “殿下的是,二十年前,我于木城与离国军队一战,确是因将士不熟悉此处地貌,损耗严重、苦苦支撑才得以险胜。那以殿下所见,有何解?”

    “以木板覆于沼泽之上,方可顺利渡过沼泽……”

    赵安从前并不是没有想过用此法,只是沧州木材贵重,更何况是制成板状的木材,又不好强征,盛京相距甚远,从前只能将此法摒而弃之。

    众人在书房中谈论得热火朝天,王府中却来了客人,正是赵家嫡女赵景宁。

    顾芷柔此刻还在午憩,可婉知道赵家姑娘与自家姑娘的关系,自然没敢耽搁便来寻她。

    顾芷柔听赵景宁前来拜见,起身稍作梳洗便到前院见人,可赵景宁才见着她,却先红了眼睛,“柔姐姐,阿宁求姐姐帮忙劝劝哥哥。”

    听见丫头的话,才迷迷糊糊睡醒没多久的顾芷柔有些摸不清头脑,她只拉着她坐下,温声细语地先安抚了她一顿。

    “阿宁别急,慢慢……”

    丫头吞吞吐吐同她了个大概,她也就明白过来,原来是赵景尧此次自请随军出征,可丫头为何会找她,她却如何也摸不清楚。

    “这事儿,你今日过来我才知道,殿下那边是不是得了消息我也不清楚,可阿宁怎么会觉得我有办法?”

    “柔姐姐有所不知,哥哥他……心悦于你。”顾芷柔听了却是一愣。

    从前那少年对着她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她只觉得是望着她生得不错而一时兴起,何况,赵家在自己与萧珩的赐婚圣旨下来前,并未曾上门提过亲。

    她正在一旁疑惑着,却听见赵景宁又道:“柔姐姐不知,兄长此次要随军出征,公主表姐还有家中祖母都劝过了,可哥哥不知为何,一口咬定要出征。我猜他是想在殿下身边护殿下周全,他是不想殿下有什么不测……也不想姐姐伤心。”

    “所以,阿宁求柔姐姐帮我劝劝哥哥……”她着就要给顾芷柔跪下。

    顾芷柔连忙拉起她,拍着她的手安慰她,“这样的事儿,我身为殿下的内眷本不应该管,但你既然拜托了我,我便要试试。我让人守在书房外边,等你哥哥出了书房,我便叫人将他喊过来。你先同我在这里等上一等。”

    得了她的承诺,丫头终于瞧见希望般弯了弯唇角。

    约莫又过了两刻钟时间,书房中议事暂歇,婉候在书房外边,瞧见那位永毅侯世子出了门,便上前通传:“世子,赵姑娘方才来了王府,我家王妃请你到正堂去一趟。”

    赵景尧只皱皱眉头,望了望书房那边,便跟着婉往正堂去了。

    堂中已架起屏风,赵景尧隔着屏风望着她飘渺的身影。

    他已许久未曾见过她。

    大概是从上次一同吃阳春面、买糖葫芦之后?

    他默默用双眼描摹着她的身影,他很想将屏风拿开望望她。

    可他不能,她已嫁人,嫁的还是二殿下。

    他想起龙舟赛时,太子纠缠她时她的躲避与疏远,想起她靠在树上大口叹气,想起她明明身体康健却在人前装病弱的狡黠,想起集市上穿着男装却跑得脸红扑扑的她……

    一切仿若就在昨日,却又遥不可及。

    “许久未见,世子可还安好?”她故作深沉的语气将他从思绪中抽离,却是让他唇角带了抹淡淡的笑。

    不过是个年岁比自己还的半大丫头,却在他跟前装老成。

    “阿尧一切都好。”他有私心,不想称她王妃。

    顾芷柔自然不会同他计较,只直接了叫他过来是何意,“阿宁,世子此次要随军出征?”

    赵景尧蹙紧了眉头,这几日里,许多人已劝过他,他虽然也想骗自己她如此问他是关心他,可他没办法这样做。

    阿宁来过,她如今这般问自己,只是出于与自己妹妹的情谊而已,“是,方才也已得了殿下的首肯。”

    他只隔着屏风同她,语气中有几分不耐。

    “世子不若再想一想,战场上刀剑无眼,切莫让关心自己的人时刻悬着一颗心,若是世子想好了,王爷那边我会同他……”

    她还未将话完,却被他断了。

    “那你呢?顾三姑娘可关心我的安危……”他终是没有忍住,了这么句有些出格的话。

    听见她娇柔温软的声音从屏风那边透过来,他想要一个答案,尽管他并不应当与已成为王妃的她这般话。

    “我……自然是……关心世子的安危的。”她这话也不算有假,毕竟两人不是毫不相识的陌生人,毕竟他是阿宁的哥哥。

    “是呀,三姑娘自然是关心阿尧安危的,毕竟阿尧是阿宁的哥哥。”他自嘲般地了句,语气中仿佛有几分他们初见时的吊儿郎当。

    两人皆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在屏风外边继续。

    “如今我意已决,无人再能左右,劳烦三姑娘还跟着费心。阿宁,你出来吧。”

    听见自家兄长话语中从未有过的严肃,躲在顾芷柔一旁的赵景宁十分心虚地到屏风旁,嗫嚅道:“哥哥……我……”

    “舍妹多有叨扰,三姑娘费心了。”赵景尧却三两步走过去将丫头从屏风后边拽出来,余光偷瞥了坐在后边的她一眼。

    她瞧着比从前未出阁时红润了些,也更美了些……

    他只是想在离开盛京城之前再看她一眼,没能娶到她,已经是遗憾。万一……万一此行没能活着回来,他想再望望她。

    拉着赵景宁给顾芷柔行过礼,他便亲自送自家妹妹回了永毅侯府。

    回府路上,赵景宁少不得又被兄长责备一通。

    顾芷柔回了卧房却开始忧心起来,原先日日想的是顾府中的那些事,是曹氏害了自己阿娘的血仇,她从未担心过萧珩的安危。

    也许是他在自己跟前那信誓旦旦地承诺,他上一世毫发无伤地回了盛京,她便当真将他受伤的那个梦忘了。可如今想起赵家兄妹俩的话,她却又有了几分担忧。

    离九月初一不过也就三日之期,先前萧珩对着自己,只了月初出征,可他们如今这般日子,还能过几日?

    自己已成了珩王妃,那他出征之后,太子和她二姐姐会不会又像上一世那般,将她拘在东宫之中?

    她在窗边走神,萧珩却回来了。

    “柔柔这是又在想为夫了?”他好听的声音让她回过神来。

    见他凑近,她却双手勾住他的脖颈抱住他,“阿珩,我方才见过阿宁和赵景尧了。”

    先前已得了手底下的人通报,他自然是知道的,还知道她与赵家那臭子相见时,特意隔了屏风。

    自己的王妃这般受人觊觎他自然也不乐意,可知道她心中对着那少年郎没有半分旖念,他自然不会将别人心悦她这事儿算在她头上。

    此刻见她这般娇软地同自己撒娇,他只搂着她纤细的腰肢将她从软垫上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