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就在观众们纷纷开始畅所欲言的同时。
一名医生观众已经默默的打出了一段长评论:
“这点问题,这个孩子的对。”
“我认为叶老师的看法很中肯,没错,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对于某些药物的运用其实有些极端,往往大家为了短期的疗效,就选择了这些药物。而这些药物本来就属于看个人体质,从而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医院和医生,其实在某些时候如果拒绝患者,不定反而会带来矛盾,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全民皮试,也算是降低了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现在咱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这件事的弊端也因为大家的综合素质提高,眼界提高,知识面提高,而被重视,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个习惯,现在却已经保留到了现在”
“”
现在的直播间,观众们都是一副受教了的心态。
没有想到,看一个交换人生,竟然还未他们补齐了一个冷知识。
而这时的医学院中。
看着屏幕,程愫教授已经开始了频频的点头。
“不错,不错。”
“这个孩子的老师,解释的很中肯。”
“这番话,算是为咱们国内的医生解释清了一些问题。”
眼看老太太开口了,这边的教务处主任连忙接茬:
“程教授,您对,以往我还在一线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患者为了加快痊愈主动要求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全然不管我们医生的医嘱。”
“唉,现在可算是好多了。”
到这个没人能清的医患关系问题上,程愫教授也只有叹了一口气:
“早些年的时候,咱们的国人哪里知道什么叫做免疫力,治病就图一个快字,也就是近些年,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逐渐明白过来,一些病老是挂点滴,打肌肉针,到了后期,自身抵抗力就会逐渐缺失,导致病好的越快,得病就越频繁。”
“咱们医生,也不容易。”
“是啊,咱们医生也不容易。”
到这里,程愫教授突然眼睛一动:
“这个娃娃的老师,他是学什么专业的大学生?一个支教教师,能出这份道理,难道他也是医科学生?”
毕竟上了年纪,虽然看了一些交换人生的节目。
可是关于叶凡的背景,无论是当年的高考状元也好,还是教育部大佬的认可也罢。
这些,更多的是络舆论的发酵。
因此,对于叶凡,现在的程愫教授还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他就是一名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优秀年轻人。
被这么一问,教务主任也没想其他,立马就回答了:
“他”
“他好像考上了清华,然后自己主动退学了去的这个山村。”
“清华?这年轻支教老师,还是考上清华的人才??”
对于叶凡的身份,程愫教授第一次产生了惊讶。
毕竟,清华的名头,在华夏还是很响亮的。
教务主任想了想,又补充道:
“哦,对了,程教授,他那年,是他们省的高考状元。”
“嚯,这年轻人还真厉害啊!!有志气,竟然还是以状元之才,甘愿平凡。”
“对了,程教授,他之所以没有拿下全国状元,好像是因为他的作文是0分”
程愫教授:“”
终于,就连平时一贯轻松的程愫老太太,这下也不淡定了。
稍稍沉寂半晌。
老太太再一次窜了起来:
“什么?”
“作文零分,还能当一省的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