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转头看了看桌上的木质座钟,郑晓宝起身:“谢谢阿姨,我还要回去给老奶奶做饭,就不打扰了。”
冉家人虽然一再挽留,但郑晓宝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他知道,初次见面,彼此还算是留下了好印象,这已经足够了。
现在,还不是和冉秋水,和这家人有过深交往的时候。
文化人大多相信“君之交淡如水”、“高山,是一点一点的土石累积出来;大海,是一滴一滴的细流汇聚成的”。
冉家人不仅相信这些,应该还相信门当户对的老话。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郑晓宝客气地和冉家人道别,出门后骑车回去了情满的四合院。
大院里还是很嘈杂、很热闹:贾梗和两个妹妹,在何雨柱的指使下,得到了几块钱压岁钱。
这几块钱的金额实在巨大,几个孩子暂时不敢乱花。昨天买的鞭还有,现在他们几个就仍在逐个燃放着。
鞭炮不时发出“叭”的一声脆响,郑晓宝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三大爷从屋里隔着窗户就看到他,连忙推门走了出来:“晓宝,你可真勇敢!我听我们解娣了,她一边儿着,吓得我这心里一颤一颤的。”
他能跑出来主动搭话,最大的原因,还是那件白来的棉大衣。
郑晓宝笑了笑,着“都是事”,继续推车向前走去。
三大爷肯定不能再提那件棉大衣,也就笑呵呵地看着他的背影:“冉老师一家肯定万分感谢你了。”
郑晓宝暗笑:人家感谢我是为了救助了他们的家人冉秋水,您的那种为两块钱感恩戴德的事,不是冉泽平那样脾性的人做得出来的。
中院的二大爷看到他,也称赞着:“晓宝,都知道你见义勇为抓歹徒的事了!回头厂子里知道,肯定要大喇叭里广播表扬你!”
做好事想要不留名,原来这么难啊。
郑晓宝笑着对二大爷刘海中:“都是事。”
“还事儿呐!”何雨柱从屋里跑出来,“好家伙,我刚听解娣这事儿,还真替你担心呢!”
着,他退后一步,打量着郑晓宝:“怎么样?没受什么伤吧?”
“想要伤我?那可不容易。”郑晓宝笑着。
“对了,你进冉老师他们家了吗?他们家人怎么样?”何雨柱凑近前低声问。
“太严肃了。”郑晓宝实话实。
撇撇嘴,何雨柱不再作声。
见郑晓宝继续走向后院,他追上来:“咱也不多想了,就秦京茹了!到老太太那儿包饺子去!”
郑晓宝正要回复他,却见许大茂站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何雨柱。
郑晓宝了解后情,知道许大茂即将不能忍耐熏天的色心。
也不多什么,他和何雨柱从许大茂的面前走过去;许大茂,像是受到检阅一般,身子不动,眼神一直随着二人移动,直到他们进了聋老太太屋里。
一边包饺子,何雨柱一边把听来的郑晓宝的勇敢事迹,讲给了聋老太太听。
“哎呦,晓宝啊,可得注意。”聋老太太拉着郑晓宝的袖子,“可要多加心啊。”
“老太太,您放心吧。”郑晓宝笑着。
等心情平复了以后,聋老太太看看饺子,再问:“还做菜吗?”
“做!”郑晓宝连忙回答,“有半成品,好炒。”
何雨柱打趣着:“晓宝老有好吃好喝的,都把老太太吃馋了。”
“你也馋,要不怎么老来呢。”聋老太太立刻回嘴。
“您这是嫌我白吃了吧?”何雨柱笑着完,拍拍上的白面,“我也给您拿过来十斤白面啊!怎么着?再给您拎点儿过来?”
“我看成。”聋老太太点头。
何雨柱大笑起来:“您到底是聋不聋啊?!”
“你什么?我听不见。”聋老太太笑呵呵地看着他。
饺子包好后,何雨柱做了个九转大肠,郑晓宝做了个糖醋鲤鱼。
聋老太太再下了指示:“别太荤,拌个白菜心。”
“好嘞。”郑晓宝笑着答应,“今天大年初一,吃这个吉利!白菜,百财!”
“叫雨水过来吧。”聋老太太对何雨柱。
“哟,这不合适吧。”何雨柱不好意思。
“没事儿,叫雨水姐来吧。”郑晓宝回应着。
何雨柱笑呵呵地跑去叫何雨水,不多时,这兄妹俩转回来了。
一进门,何雨水再次给聋老太太拜年,又和郑晓宝相互问好。
“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啊。”聋老太太接过何雨水拿着的一个点心匣子。
“是我一大早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