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次
会试的试卷在考官们紧张的批改中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次考试不乏一些答得精彩的卷子,引得考官们纷纷激情点评。
虽然阅卷要被关在贡院里一个月,直到放榜才能出去。但是,几个年龄大的考官们很享受这种为国家招揽人才的时候,一个个红光满面。但是也时常因为阅到狗屁不通的卷子而大声骂娘。
在激烈的讨论当中,第一名的那篇文章反而没有什么异义,大家很快就表决通过,反而是第二第三名让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最后,将所有的名次都定好之后,才开始将糊住的姓名给公开。
然后,由书记官誊抄好考官们定下来的名次,主考官宋承先拿着名单和考卷去面呈给陛下,最后再由陛下定夺。
看着名次和名字一一对应上,在场的考官们心中也各有悲喜,因为他们中也各有子弟参加这次考试,有因此而满意的,也有因为考的不尽如人意而叹气的。更有名落孙山的则脸上有些挂不住,想要快些等到放榜好,回家去好好敲打敲打他们家里那个不成器的。
但是在贡院里,没有人表面流露出太大的情绪,避嫌是他们懂得的基本原则。
拿着名单走在路上的宋承先心里同样十分复杂,里的名单更是沉甸甸的。
刚才在定夺前三甲的名字时,其实他只是坐着默默不话,看着同僚们在那里激烈的讨论,最后定出的前三名也是在他意料之中,他就也含含糊糊地表示同意了。
因为这次考试有他的儿子参加,虽然别人都不知道,他也想要避嫌。要不是实相逢陌路,他甚至会劝他等不是他做主考官了再考。
可是现在,他的心里有懊悔也有欣慰。
他长叹了一声,毕竟现在自己跟那孩子已经没有关系了,那么他考好考差他都不应该插。
见到了陛下,陛下看了名单,又拿起考生们的考卷看了起来。
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皇帝陛下不厌其烦地将前三十份答卷都看了一遍,中间看到有精彩的还跟宋承先讨论起来。
最后,他对宋承先道:“这个名次朕觉得没有问题,到时候就照这样公布吧。”
“是,陛下。”
“宋爱卿啊,朕要和你好好讲讲这位考生!”皇帝抽出其中一张考卷,招宋承先凑近来看。
“这个沈芥你知道吧,朕跟你提过的,就是谢沂谢卿家推荐的那名治水之才,朕召见过他一回,今年才十七岁,这次考试竟然得了头名。等殿试过后,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应该就是这次考试的状元郎了,真是了不起呀!”皇帝一脸惊喜,觉得捡到宝了。
宋承先心里五味杂陈,面上只能顺着陛下的话道:“看来陛下对此人十分欣赏呀。”
“那是自然,他可是卫国师的亲传弟子,有一身极佳的巧本领,日后肯定要成为国家栋梁的。只不过他之前还跟朕谦虚,自己学识不够,要回家再读几年书的,后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竟让他想通了。本来朕以为他考的会是制科,没想到却去考的试进士科,还才学出众得了头名,真是没想到呀。他哪来的精力两头兼顾的呀,等朕见了他,肯定要好好问问他!”
“那臣恭喜陛下得此人才了!”
“是吧,确实是个人才。你看他这次答的考卷,朕出的题目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皇帝摇头晃脑地背诵了一段,显然心情极佳:“你知道的,这正是最近朕最头疼的问题。并州地区连年大旱,住在重灾区的老百姓是助他们移民好,还是在当地开凿水渠引水源进入好,朝中大臣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所以朕就想着出这个题目,看看有没有人能切中时弊,想出一些好的点子来。”
宋承先轻笑道:“陛下太看得起这群毛头子了。”
“哎,谁他们都是毛头子啦,有些年纪比你也不了多少,比你大的也有呢。谁叫你们争论了这么久,也没有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没有进入官场,想法可能跟你们有所不同,或许会让人耳目一新也不一定。”
“是这个道理,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敢往这么难的问题上面引,大多还是写了孟子提出的仁政。”
“是啊,但是沈芥居然能结合当地周围的地形因素给出一个造价极低的修水渠方案。所以他对全国的山川地理都有一番深入的研究,不然也不可能在考试的时候信拈来。
不管他描述的方案可不可行,至少非常详实具体,看了让人觉得不是做空投文章。这就更显得沈芥这篇文章难能可贵了,他本身就精通水务,又是熟读儒家经典,想法果然与众不同!
朕真想早一点让他和工部的官员讨论讨论,拟出个具体的章程来,要是可行的话,朕就把他派过去主持修建这条水渠,只可惜前三甲照例是要入翰林院带上一段时间的,朕也不能操之过急。”
“陛下要是着急的话,等他入了翰林院也可以提前让他和工部的大人们进行切磋交流。”
“也是,既然他选择参加考试了,那还不是朕的掌中之物,哈哈!”
“陛下,不过此子毕竟还年轻,必须要给他时间成长啊,万一他的这个构想还不能实践,陛下可不要大失所望。”
“这个道理朕能不明白吗,你放心吧,揠苗助长的事真不会做。而且朕也不能表现得对他恩宠太过,一方面是防止他恃宠而骄,另一方面呢,也不能让他树敌太多,朝廷里可都是眼睛看着呢。甚至就连工部应该也有不少人是抱着抵触和敌意的心情看待他的,公输家的事朕也不是不知道。”
“陛下明察秋毫,但是官场上为人处事的门道还是要靠他自己去摸索,陛下只要稍微表露出对他的看重,想必他们也不敢有太大的举动。”
“宋爱卿啊,你是翰林院的主官,等他进了翰林院,你去替朕好好教导教导他,将来让朕可以好好用他,朕相信,这样的人才,你肯定也会喜欢吧!”
“是,臣定当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