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穿(七十五)

A+A-

    “轰隆隆——”

    “砰——轰隆隆——砰——”

    一声声炮响,响的城内百姓心惊胆战,撼天雷撼天动地,地动山摇,城墙被炸出了裂缝,不知从哪里抛出来的竹雷落地就爆炸,竹片四下乱飞,不少人躲过了爆炸,却被飞射而来的竹片扎穿了喉咙,挣扎片刻后断了气。

    “突突突——”

    爆炸声渐渐止住后,紧随其后的便是枪声。

    戴梓的二十八连珠火铳得了宋薇好大的夸奖,将火铳的连发极致转而运用到了长杆枪上面,瞬间将火枪变连发式,再加上新式子弹,如今的五枪直接突破了当前世界的发展,流露出些许日后武器的模样,冷色的涂装看起来震撼人心。

    这一攻城,直接把对方的心态给打崩了。

    从立国之战起,大清就是在火力压制的情况下对着前朝狂轰滥炸,再加上前朝气数已尽,外有强敌,内又被宦官把持朝政,内忧外患,终究无力支撑,被窃取国祚。

    也正是这种铁骑加炮火的模式,让清廷自信至极,哪怕王朝内兄弟间夺嫡之战,也从未想过清朝会灭亡。

    对于清廷来,他们这个王朝必定不会像无数先辈那样,只存在数百年,相反,他们的王朝将会千年,万年的传承下去。

    可这样的模式,也让清廷警惕起来。

    他们用炮火谋得了江山,若让旁人得了炮火可怎么办呢?

    天下之大,满人才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

    汉人自诩血脉正统,若得了这助力,第一件事必定是反了爱新觉罗家的江山,所以从皇太极到康熙,虽口口声声着满汉一家,但对汉人实施的技术封锁从未放松过,且随着朝堂中高位汉臣越来越多,将会越来越严格,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在百年之后,这样的思想会让曾经的龙兴之地彻底沦为被野兽撕咬的肥肉。

    “冲啊——”

    为了这千年基业不被破坏。

    “夺回沈阳府——”

    为了百姓再不遭受那百年之苦。

    “活捉鞑子皇子——”

    为了树立民族自信。

    为了百年之后,老百姓们看着那些洋人,不会再卑躬屈膝,为了将那荼毒华国百姓的毒膏不会出现,为了震慑外国,叫老百姓知道,我待祖国如母,祖国爱我如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冲啊——

    杨子平他们没有感受过洋人的压迫,但是不妨碍他们将这样的理念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话语,勾起百姓心底最美好生活最基本的渴望。

    他们不想要战乱,但为了不再过苦日子,为了子孙后代能吃饱穿暖,他们只能投入战争。

    “闭门不出不杀,放下武器不杀,投降不杀——”

    熟悉的,清亮的声音在盛京城的大街巷响起。

    宁古塔出身的兵卒听到这样的话,瞬间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不久的从前,那时候的他们也是这样,忐忑极了,可那时候他们过的辛苦且麻木,听到这样的话也不悲不喜,生活已经满是苦难,再苦又能苦到哪里去?

    所以那时候宁古塔百姓几乎都没有人反抗,就连石场都被提前放平了,只剩下披甲人苦苦奋战。

    也不知如今的盛京是否如那时候一样。

    “愣着干什么,喊啊。”

    突然,胳膊被重重的拉扯了一下,他猛然回过神来,就看见身边站着的是同队的战友。

    只见战友里举着枪,对着对面巷道尽头探头探脑的身影就是一枪,然后扬声大喊:“闭门不出不杀,放下武器不杀,投降不杀——”

    他连忙也举起枪,精神集中起来。

    也跟着后面大喊起来。

    是啊,他得努力才行,以前如何敢想如今的好日子,那时候的他们活得猪狗不如,吃不饱穿不暖,经常听有人饿死的事,如今投到范先生麾下,他们不用担心吃穿用度,家中妻子儿女能够面带笑容的过日子,他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听范先生的话。

    身前是敌人,身后是家人。

    他得勇敢的站到最前面,为后头的女人孩子扛起一片天来。

    达楞第一时间率领骑兵突袭各大盛京王爷的府邸,这群达官显贵,年轻的男人几乎都不在,大多去了前线,只剩下妇孺孩子。

    在临行前,达楞再三叮嘱,尽量活捉,不要杀人。

    大家伙儿应的干脆,可当他们到了一个府邸时,偏偏这家的妇孺还在花园里听戏,戏子面前的铜盘上,还有贵妇人打赏的金锞子。

    范婉带出来的兵,是来自全大清最悲苦的地区,宁古塔的兵。

    这样的场面落到他们眼里,怎叫他们不红了眼。

    宁古塔与盛京距离远,却也没那么远,可盛京与宁古塔相比,却好似人间与炼狱。

    他们怎么敢!

    杀红了眼的士兵脑袋一昏,直接忘记了上面的交代,对着这群满人老爷的家眷就开始了屠戮,等达楞找到这群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这家的王妃妾全都杀死,只留下几个襁褓中的婴儿。

    达楞先是一怔,随即赶紧叫人将婴儿抱在怀里,再是一挥,就将这一队滥杀的兵卒给抓了起来。

    为首的人脸色苍白的看着达楞:“将军”

    “带走。”

    达楞什么话都没,只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对押着他们的人厉声吩咐道。

    “是!”

    应了一声后,便押着这群人走了。

    一直到了门外,他们才声道:“别怕,将军不会让你们出事的。”

    原本忐忑不安的他们这才放下心来,十分顺从的跟着他们走了,而这个画面也落到了从门缝中探头的普通百姓眼里,他们心中疑惑,却不敢询问,只敢看着这群口口声声的喊着‘闭门不出的不杀’的叛军,带着一群人从这条巷道撤了出去。

    攻城之战在于守城。

    显然,这一次盛京没能受得住,大战持续一天一夜,最终三官保与胤禔被俘,盛京城沦陷。

    范婉接到消息立刻动身启程,于第二日清晨到达盛京城。

    一直大门紧锁的盛京行宫此时门户大开,里面的宫女太监已经集中起来,被关进其两个院子里,负责看守的则是达楞的下兵。

    范婉到达的时候,整个盛京城还处于宵禁状态中。

    被炸药炸开的城门这会儿亮如白昼,巡逻兵正一刻不停的巡逻着,范婉一到,就被护送到了盛京行宫。

    范婉站在盛京行宫的大殿中,忍不住在系统中跟苏宝珠调侃道:我终究还是站在了盛京行宫里。

    是啊,老康果然预言家。

    苏宝珠也是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显然,这一夜苏宝珠也一直没睡,一直紧张的在系统中陪同着,直到听到范婉这句调侃,才彻底的放下心来。

    能笑话就明成功了。

    天快亮了。苏宝珠抱着被子坐在窗口,看着天空的繁星。

    范婉也同样看着天空:是啊,天快亮了。

    天一亮,达楞的大军还在修整,杨子平的政委军团就开始出发。

    随着虾蟆山的爆破,学生们跟着一起去了雅克萨,这次为了打盛京,也结伴一起过来了,如今在杨子平下,一旦成长成独当一面的,便会被派往各个队做各层级的政委。

    军政相辅相成,范婉尽力复制前辈的成功经验,目前来看,做的还是很成功的。

    天空随着梆子声的响起,而渐渐亮了起来。

    范婉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发布了一揽子的任务,各人十分自然的领了自己的任务出门去干活,先是医疗队先上,在各片区支起棚子义诊,甭管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全都要过来做个基本体检,以防止昨夜动静过大,导致百姓过于紧张,而发生悲剧。

    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百姓们起初战战兢兢,哭哭啼啼的被从家里带出来,直到坐到大夫跟前,才察觉人家只想给他们检查身体。

    这群大夫对他们的态度十分和煦,询问也很耐心,有时候因为口音而有些口齿不清,他们也能耐心的多问几遍,就这样,表面检查身体,实则收集群众讯息。

    检查完了身体,还得被拉去上课。

    实则也不叫上课,而是告诉百姓他们加下来还要做些什么。

    用苏宝珠的话,这叫画饼行动。

    旁的不,光这种痘避天花一,就能叫所有人哗然,再一听,朝廷早已有了种痘之法,只是一直藏着掖着,打算只服务官宦阶层,短时间内不会公布。

    这时候,又把老太医杨清河拉出来做为旗帜,告诉百姓,这位杨清河杨老大夫,就是种痘吹哨人。

    因为后宫阴私连累的杨清河老太医,再次被拉出来做典型,上次他没亲身经历过,还拍着胸脯,只要老朽的名声有用,范先生尽管拿去用,结果这次真的被推到台前,直接老脸一红,心虚不已。

    虽然当人民偶像很爽,但杨老太医表示,年纪大了,承受不住啊。

    天花是什么?

    是瘟疫。

    百姓最怕什么,不是饥饿,不是寒冷,而是无法掌控的疾病。

    饿了可以想办法找吃的,寒冷可以抱紧相互取暖,唯独疾病,她们没有任何办法,尤其还是恐怖的瘟疫。

    第一道杀锏明牌,普通百姓已经安抚大半,剩下的也不足为虑。

    第二道杀锏便是粮食。

    盛京城已经断粮将近两个月了,城中粮库主要是补给军队与各大贵人的家里,普通百姓则是掏家底子吃饭,有些以前还算富庶的,如今已经因为粮价太贵,直接给吃穷了。

    按人头办理户籍后,凭借户籍人头数量领粮食。

    就这样,一道一道的杀锏下去,原本忐忑不安的百姓内心很快被安抚了下来,由于之前逃走了不少家境颇丰的,如今城中多出了不少空屋子。

    范婉将这些房子尽数收为公用,开始了作为普及学和普及中学所用。

    第一天登记户口,分发粮食。

    第二天集体种痘。

    第三天恢复集市,提供补给。

    第四天学开学,幼儿报名。

    速度不可谓不快,而盛京城这群没能逃走的老百姓,这几天也仿佛做梦一样,直接宛如被摆布的木偶一般,直到第五天听到上了一天学的孩子,天真可爱的给他们背儿歌,才意识到天,真的变了。

    至于那些一直到被捉住,还在听戏的贵妇人们,则被范婉大一挥,直接送到采石场体验生活去了。

    其中,地位最高的三官保与胤禔也随同一起送往雅克萨。

    三官保乃宜妃之父,范婉顾念当年宫中维护之情,做主给他找了个清省的,环境单纯的石场,而胤禔她就不客气了,直接送到他的好叔叔常宁身边。

    当披头散发的胤禔看见胖了至少三十斤的常宁时,彻底震惊了。

    若不是那张面容姣好的脸,哪怕胖了也没失真,胤禔是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肚大脖子粗的男人,竟然是他英俊帅气的五叔!

    刚啃了三个玉米棒子的常宁眯着眼睛观察了半天,才露出错愕的表情。

    “胤禔,你也被抓了?!”

    语气震惊且悲愤。

    作者有话要:  常宁:事实证明,碳水容易让人发胖这件事,是真的!!!

    ————————————————

    现在的孩子真内卷啊,作业多到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