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皇陵

A+A-

    第一任康王在土地选的墓地当初便是李天师的祖师爷选的,当时的李老天师曾私下告诉康王将墓地选在此处,五代之内,家运还将往上升一层。康王已经是位王爷,家运再往上升的意思是什么,两人心里都清楚。李老天师也了,等家运上升后,这块地上的墓都不能移动,要在此处守着家底。

    康朝建立后,知道此事的皇上自然不会动祖宗的墓,但是当初那些依制修建的墓如今显得简陋了些,他便令工部尚书修建翻新墓园,一定要在太后仙逝前把墓地修建完。可是原工部尚书陈斐却没有按时完工,他怎么能料到太后会这么快过逝,且墓地修建时,还闹出过一些事故,费资过度,令皇上很是不喜。

    皇上早就有心撤他的职,让现在的工部侍郎顶上。偏偏工部侍郎年纪还轻,需要再历练几年,眼下修建街道和挖河道的事倒正好让提出此事的余侯先主持。余侯在政事是颇有见地,若真是一心为民,倒不必拘于工部尚书之职上。等将来两大工程结束,现在的工部侍郎也就够资质上任了。

    陈斐不知自己早晚要被撤职,他前面出了些岔子皇上都没有怪罪他,结果余侯出来蹦跶几下就把他的位置抢去了,他则调去了礼部。谁不知道礼部是前朝老臣的巢穴,那里有许多酸腐的老爱伙,他宁在继续呆在工部给余侯当下顺便给他添堵,也不想去礼部呀。申大人对此次余侯的举动也难以理解,这人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忽然跳出来了那么大几件事,他这是想干什么?

    两人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申大人又叫了他的幕僚来商议此事。他的幕僚当时并未想到动程大山的校尉,也没有想到程大山会加人,毕竟皇上了让他领三千人马,一个校尉大概可以领兵八百到一千五,程大山下得用的校尉正好有两位,可以人员正好。申大人也没有往这边想,他主要考虑要对付的目标是余侯,等一群人商量了一天表示先静观其变之后,才有人提到程大山。

    申大人早就想给程大山添堵,当即就让人准备调令先把他的校尉先调走,再安排三个自己人过去。当时天色已晚,申大人想这么做也得明天。第二天等他让人去办这事时,才发现程大山已经提交了名单,里面还多了一个张国舅的远侄。

    “岂有此理!”申大人知道后气得直咬牙。

    既然不能在校尉中下,便只能从他领的兵上动脚。程大山并没有自己的人马,跟自己如今的上司司将军最近也有点不和睦,要在人马上动脚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

    程大山并不知道申大人已经打算给他下绊子了,他早上先跟自己这次要用的三个校尉碰了个面,再一起去了工部和余侯等人商讨这差事得怎么安排。

    如今的工部有一位尚书,一位侍郎;一般六部可以配两个侍郎,工部两位侍郎中的一位因为修皇陵的事获罪降职了,新的人员一直没补,皇上考虑到此次差事繁重,已经打算调一个官员任工部侍郎,只是人员还没有决定。工部底下设四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各部配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底下还有二三位主事。

    工部侍郎沈冬的祖父曾任前朝工部尚书,因病致仕后过了几年田园隐居的日子,把自己的一身本事教给了天赋过人的沈冬。沈冬靠着这层关系和自身的能力,从工部的一位主事做起,如今才二十几岁就做到了工部侍郎。工部里人的都在,等尚书一致仕或者一调走,沈冬就能再升一级,连他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对此次余侯空降担任工部尚书的事,他倒没有太多想法,他的祖父跟他过最好能在三十岁后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要是太早容易招人恨。要是被人恨了,别人会偷他的图纸,买走他要的材料,做工时故意偷工减料出事了就是他的图纸有问题沈冬最不耐烦这些事,自然乖乖听话不会过早地担任尚书。在修建皇陵一事中,皇上虽然没有怪罪于他,他却暗暗后悔没有坚持已见,造成劳工伤财又误工的后果。

    当时他勘察过皇陵,比照规制画出了改造工事图由原工部尚书陈斐呈了上去。皇上很是满意,让陈斐照着建。然后问题就来了,皇陵要用的石料里有一种白石玉,主要是局部做装饰用的,可是陈斐觉得用白石玉不好,一来前朝的皇陵也用了这种玉,二来这种玉看着成色不好,有几块有杂质。其实白石玉并不算是真正的玉,它质地坚硬,更偏向于岩石,作来天然的石料,有些杂质是正常的,他们选料的时候已经先挑过了。可是陈斐还是觉得不好,非让他换。

    换就换了,可是换了他还是不满意,非康朝新建,应该选一种新的玉料来修皇陵,还能显现康朝恢宏开阔的气势。沈冬也是个轴的,既然上司要新玉料,他就去找新玉料。带着下找了一年,人都晒得跟乌骨鸡似的,他总算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水头更足还暗藏珠光的石料。陈斐这次不为难了,马上这石料好,要底下人找人开挖,偏偏这种石材在一个地势险峻的地方找到,并不便于采挖。又过了半年,出了几次事故后,陈斐总算是放弃了。

    要是珠花知道这些,估计会不怕领导能力差,就怕领导有想法。

    陈斐一安静,修建皇陵的事总算能正常推进了,这时太后仙逝了,皇陵才修建了一半,皇上问清原由后撤了一个跟着陈斐瞎起哄的工部侍郎,把此事全权交给沈冬。在沈冬和底下官员配合赶工下,太后总算按时入土,但是后续工程还得继续。

    派来守陵的是申贵妃所出二皇子杨方厚,倒不是皇上有意冷着他,而是宫中四妃中只有申贵妃膝下有二子,派一个出来守陵总比派其他妃子的独子出来好。

    二皇子来了皇陵后,开始几天倒也安静地呆在草庐内,过了些日子就开始来工地视察,并且每次总能提出意见。沈冬好几天想对他,你到底懂不懂?但是在随从的暗示下只能忍着,听归听,他反正不照二皇子的意见改,随从怕二皇子记恨,还想劝着主子给二皇子面子改一二处。后来两人发现二皇子是真不懂,他隔天就忘记之前自己过什么。

    不过为防他忽然提起,沈冬赶紧把差事做完,带着人回到长安。当时他就在想,这个时候倒体现出有上司的好处来,若是有个靠谱的上司与二皇子周旋,他能省不少事呢。

    从他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余侯算是个好领导,他不多话,待人接物很有一套,而且他竟然能提出修运河修街道,令沈冬为之振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