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技术
条件再艰苦都不要紧。
他学过的课本上讲述过游击战的艰难,以及需要具有的坚韧精神。大不了就学习那些先人,在这个奇怪的时代打游击。
只要精神比敌方更坚韧,那么就不会被敌方消灭。
他摆出了这种姿态,于是民间的气氛逐渐缓和了下来。
他自己的紧张感也在逐渐消失,似乎能够适应战争的压力了。
战备工作需要进行的更稳健一点。
一直有外地人觉得这里不错,搬过来居住。晨风市面对邪派势力的攻击的时候,似乎能够坚持更久。
形势似乎非常糟糕,但是当他有了足够高的觉悟,他觉得无论发生啥都挺得住。
即使晨风市失陷,各个大城市都失陷,他依然有办法找到立足点,与一帮子老百姓一起寻找反攻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扎根足够深,便如同原野之草,只能暂时烧尽,来年又会发芽。
可是他并不希望晨风市失陷,不希望邪派势力统一废墟大陆,成为统治者。
这些人不靠谱,统治不可能长久。最初的凶猛攻势之后,它们便会出现分裂、内讧,失去元气,我方便可以进行反攻了。
为了减少损失,我方应该更努力一点。
很奇怪李伟在这个时代老是想起群众路线这个词。似乎这种处境下最高效的做法就是捡起先人的看家绝活,走群众路线。
现在就在尝试把路越走越宽。
民心确实越来越稳定了,可是大家在改造战士相关技术上依然难以取得突破,面对邪派势力的进攻的时候,依然面对着种种难题。
于是李伟就觉得压力很大。
即使走群众路线,能够减少损失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减少。
当前这种形势下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对方老是不出动,我方便坐着等死么?
李伟这边在做的是,增加防御,如果对方出动顶级改造战士,来晨风市搞破坏,一定要有办法尽量阻止他们,减少损失。
以及改善民生,向下扎根,尽量与社会底层融合的更紧密。
把向下扎根这种的气氛尽量向周边地区扩散。
赶来投奔晨风市的人确实在增多。
如果邪派势力哪天真的展开大规模行动,可能晨风市会迎来更多的外来人口。
大家倾向于认为晨风市有更强的能力面对压力。
不过也有对晨风市进行抹黑的。晨风市向下扎根的动作做的太大,一些既得利益者觉得心里恐慌,不想放弃中的资源。
李伟觉得气氛越坏的城市越容易成为邪派势力的优先攻击目标。
那些抹黑晨风市最严重的城市其实最容易出事。
其实李伟这里也有一些人觉得李伟做的有点过了头,认为他完全没有必要在社会底层工作上花费这么大的力气。
李伟觉得他们对形势的严峻估计不足。与邪派势力斗争的关键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因为邪派势力现在处于科技领先地位。
领先了很多。
李伟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啥。那么他现在的主要精力用在哪方面上呢?
用在保持气氛上,让晨风市政府工作人员始终较好的融入社会底层。这是全新的工作方式,可是很有必要。
李伟的伙伴们是能够明白其中的价值的。
而想做好群众工作,每天都会特别繁忙。
他摆出了姿态,那么老百姓们有事确实会来找他,向他反映。
于是琐事就会大堆大堆的出现。
当战争真的发生,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肯定跟平常不一样。
需要他这里的政府职员进行管理和分配,而工作流程需要逐渐理顺。
老百姓愿意配合,那官员就得安排的足够好。
老百姓与权贵之间存在冲突,老百姓内部还存在冲突。
现在正在征调老百姓进行一些施工,大家要熟悉这种工作形式。真的打起来,可能类似任务非常多。
这种气氛可以稳定民心。接着晨风市的气氛会显得比别处好,于是更多的人会赶来。
确实有不少人对李伟这些行为进行抹黑,结果是来赶来这里的外地人经过了筛选,更适应这里的气氛。
发展的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那么自然的就会拥有更多人口。
李伟不确定自己从冷冻舱苏醒之后哪一年的生活更艰难。
这个时代既显得混乱,贫瘠,又存在希望。
聚合体技术便带来很多希望。它真是神奇,有希望让大家生活的特别好。
只是现在带来了很多的混乱。或许混乱之后等待着大家的便是快乐。
雷伯认为,聚合体技术能够延缓衰老,使得多种老年疾病变得不再那么令人担心,此外也能够把一些人的力量变得特别强大。
“我们完全可以制作出一些改造人,他们不需要喝水,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呼吸氧气。给他们准备一个包,里面有几十斤化学物品,他们就能够利用它们生活一年甚至更久。他们是不是很适合去火星移民?他们作为先锋队,先降落火星搞建设。携带几吨化学物品,就够他们生活几十年的了,我们也方便给他们提供补给,比发射火星探测器还容易。此外他们体力特别足,做重活一点都不累,对极冷、极热的环境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是不是很了不起?”‘
确实很了不起。
如果这些人的寿命还很长,能够活两百年,那更是神奇。
不仅如此,一些改造人可能拥有特殊的能力。
比如,身上可以长出植物来,并且这植物还能开花结果,甚至可能产量很不错。
有的人身上可能长出特殊的聚合体,用于愈合伤口的时候有奇效,能够让断肢在两天时间内完全恢复。
有的人可以与怪物融合,然后拥有无比可怕的战斗力,一个人便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而身体内部能够长出高能武器。
可是相关技术非常难以实现,需要非常多的研究工作。
一些实验违背伦理道德,必须偷偷的进行,相关成果也不会跟别人分享。
李伟这里在尽量维持实验室的良好气氛,方便大家快点出成果。
他对此有点不大拿,原因他科研工作者不容易融入老百姓之中,他们可能经常会嫌老百姓太蠢。
他的观点是必须对科研工作者保持耐心,他们如果不出成果,他就得接受现状,做好各种准备。
比如现在,做好了打不过邪派势力,不得不出逃打游击的准备。
尽量给科研人员减少压力。
暂时不出重大成果并不要紧,先尝试改善民生,让大家生活的更好一点。
让科研人员融入社会底层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几乎可以做不到。
他自己的严谨程度不及科研人员,可是他融入社会底层花费了接近十年。
而融入的难度高,想出成果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