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心生一计
于是,智云长老自己先轻抿一口,然后将茶杯放到案子上,转脸轻声问和尚:“那边账房里几位僧人出门化缘回来了?”和尚答应着是都回来了。
智云长老听了,吩咐道:“过去问问他们,从去年化缘到现在,攒下了多少银钱了?”和尚答应着去了。
这时候,智云长老就叹了一口粗气,:“唉——,寺内去年不幸,不知那位僧人得罪了天道,一场雷电过后,竟然将藏经楼失了天火,把一面楼顶劈开了,藏书几乎焚烧干净至今四处化缘,收钱修复藏经楼,却是一直没有攒够资金。”
智云长老到这里,只见和尚进来汇报,是那边账房管事僧人了,已经攒了六千多钱了,照这样下去,恐怕再等一年,也不见能攒够修葺藏经楼的资金。
智云长老听了,叹一口粗气道:“惭愧惭愧。”
张猛听了,心有所动,感觉到了这智云长老的用心,一想,觉得这智云长老虽然是在调拨自己,却是觉得,应该资助一下这老和尚:“这老和尚不同俗人,又和司马懿经常接触,不定能歪打正着的帮上一忙,也不敢。”
张猛想到这里就问:“敢问长老,修葺这藏经楼,一共需要多少资金?”
智云长老听了,伸出一个指头来比划一下:“阿弥陀佛,有一万钱就足了。”完淡淡的自语道:“已经攒了六千钱了,尚缺四千,不知哪年哪月能积攒够了。”
张猛听了,笑道:“这样吧,长老,我,张某人,捐献四千钱给长青寺,资助藏经楼早日修葺完成。”
智云长老听了,顿时面露喜色,感激道:“阿弥陀佛,若是施主肯施舍,那真是天大的造化啊。等待修葺成功之日,本寺一定勒石颂德,张老板当属榜上第一名。”
张猛听了,谦辞一番,于是辞别智云长老,带着麻三儿回到自家店里。
第二天一早,张猛就带着四千钱,送到长青寺,交给智云老和尚。
智云见了,自然又是一番赞颂,接着就吩咐管事的和尚,马上派人购置木料石头,外出聘请能工巧匠,择日开始修葺藏经楼。
从这日开始,张猛经常带着麻三儿来到长青寺,有时候过来拜见智云长老,交谈一些向佛修身的话题;有时候也不来见智云,只是带着麻三儿在寺院周围看山观景,游览一番。
但是,来到这罗蒙山最多的时间,还是停在藏经楼修葺现场,观看工匠们施工作业。
这些日子,张猛除去来罗蒙山游览,再就是常常带点日常生活用品财米油盐之类的东西,过来接济司马昭一家子,这样三个月下来,张猛和司马昭一家以及长青寺智云老和尚等人,便混成了无话不谈的熟人。
再这司马昭一家,尽管早已把张猛当成乐善好施的友好邻居看待,但是,谈话的内容,依然停留在日常生活范围之内,张猛的话头一牵扯到国家时事,不用司马懿,就是司马昭弟兄俩也都会急急忙忙的把话头转移到别的方向。
这么长时间下来,张猛实在是焦急,“得赶快服司马懿反水啊,不能这样拖延下去了,看看半年的时间了,诸葛丞相那边肯定焦急了。”
这些日子以来,张猛常常自己这样催促着自己,但是,一直找不到打开僵局的会。
这一天,张猛带着麻三儿在野外闲逛,春风暖暖的,吹的人身困乏,张猛见面前的枯草堆积的厚实,就来了躺下打盹的念头。
于是仰面躺在枯草地上,看着天上轻盈漂浮的白云想心事,转身向北望的时候,透过柳林,正好看见司马懿家的屋角。
“救命恩人!”谁知道张猛怎么就在这时候,心中蹦出了这四个字,于是就接着着四个字往下思索:“我怎么就能成为司马懿一家的救命恩人?要是那样,事情肯定就好办了。
司马懿一定会听我的话,跟着我回到诸葛丞相那边,和诸葛丞相一起为剿灭曹魏复兴汉室而工作。”
张猛想到这里,又看看远处的司马懿家的房屋,猛然心生一计,自语道:“我不信还有烀不烂的猪头!猪头不烂,就是火候不到,好了,再烧几把火,非把司马懿这个老猪头烀烂了不可。”
住了两天,这一日天气突然降温,南风改成了西北风,虽然是春风日暖的季节,但是这一降温,激烈的西北风刮起来,这天气冷的也是令人不好承受,这时候,张猛就窝在店里开始动收拾司马一家了。
他先把高玲刘莹赶到别屋做针线去了,然后自己在店里坐前台,一切安排就绪,吩咐麻三儿:“快去请瞎叫驴夏老板过来,就我有急事。”
麻三儿答应着去了,一会的功夫,带着瞎叫驴急急忙忙的来了。
于是,张猛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对瞎叫驴吩咐了一番,然后,打开抽屉,拿出一包银钱来,往瞎叫驴面前一推,一声:“你接着,事成以后,还有重赏!”
此时瞎叫驴也不客气,接过钱袋子,揣进怀里,拍拍胸脯道:“张老板放心,三更以后,必有消息。嗯,今天晚上,这北风刮得急,正好办事。”瞎叫驴完,对着张猛施了一礼,然后转身而去。
这天晚上,张猛请高玲刘莹一起做了几个菜,提过一壶老酒来,吩咐大家一起坐下:“外边的大风刮得呼呼作响,夜里又没有什么事情,过来,大家一块坐下,喝个酒话儿。”
于是,点上一根胳膊粗的蜡烛,满屋子照得通亮,四个人围着案子坐了下来,开始喝酒吃饭。
张猛非要逼着高玲喝酒不可,高玲不喝酒,但是不爱和张猛争执,就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下去,轻拭秀口,对张猛:“谁再逼我喝酒,我就不吃饭了,睡觉去。”
张猛知道高玲的脾气,她是到做到的,于是不再啰嗦,只是一个劲的逗弄着麻三儿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