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孟达焦急

A+A-

    张猛就问到这里军队的情况,滕老板就了,是军队里边的情况,我是知道的,因为我的侄子就在这军队里边当差,“十天半月回来一趟,回来就告诉军队里的情况。

    军队里现在人心不稳啊,今天听要调军队去洛阳驻扎。

    明天又要是张猛上将军带兵杀过来了,朝廷有可能迁移到上庸这里。

    还听太守孟达和新城金城太守申耽申宜等将领,都是心情低落,对前途失去信心”

    张猛了解了这些东西,心中就有了底,于是,回到客栈就决定:“明天,明天就去找孟达,开始行动!”

    第二天早饭后,张猛一行来到上庸郡衙门,哨兵进去报告,是有一位姓张的山货商人带着一群伙计求见。

    孟达一听,十分惊讶,出来从门缝偷看一下,认得是张猛,心中一震惊喜,自语道:“张猛此来,大事成矣!”

    急忙出门迎接,施礼已毕,把张猛引进屋里话。

    大家刚一坐下来,孟达就迫不及待地问张猛:“上将军这次过来,有何吩咐?”

    张猛听了,看看孟达,笑道:“怎么啦,孟达将军,没有吩咐就不好来啦?呵呵,我是过来看看,顺给你发送大礼来了。”

    孟达一听,直愣愣的看着张猛,问道:“大礼,嗯,上将军,什么意思?”

    张猛:“孟达将军,前年您要举事,被诸葛丞相给您压下去了。呵呵呵呵,您想一下,当时诸葛亮给您压下去什么事情,使您没有成功?”

    孟达一听就明白了,笑道:“哦,上将军,末将明白了。现在想起来,诸葛丞相不让我起事是对的,幸亏当时没有行动,否则,后果难以预料啊!”

    “但是,在今天这个形势之下,您看看,现在举事怎么样,有几分成功把握?”

    孟达思考一会,:“现在举事,成功是必然的啊!”

    “何以见得,来看。”

    孟达就把当前的局势简单概括一下,:“当年丞相不让我起事,主要是是担心魏国发兵镇压。另一个原因是,丞相兵出祁山,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现在呢,上将军您带兵攻取了长安,蜀国已经迁都长安,天下大势,已经朝着蜀国方面倾斜,洛阳城中乃至整个魏国,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您在潼关屯重兵,兵锋直指洛阳,我如果这时候带兵直取宛城,洛阳以东数日之内就将收复。

    呵呵,上将军,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这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

    张猛听了,:“孟太守分析的很透彻。嗯,天下局势已经定了。所以,我这次过来,是给您送来了大礼,您看看,对不对?”

    孟达听了,就笑起来。问道:“上将军的意思,我们现在就起兵吗?”

    “哈哈哈哈,天下局势一定,不在此时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孟达听了,高兴地站起来,踱了几步,一挥胳膊,:“为了这件事情,我孟达在这里隐名埋姓坚持了数年,呵呵,终于到了出头之日了。

    上将军,我马上就着准备,联系申耽申宜他们,集结三郡兵力,择日进攻宛城。宛城一破,洛阳就在眼前。您呢,兵出潼关,两下夹攻”

    孟达正到兴奋之处,张猛冷着脸摆摆止住他的话头,问道:“申耽申宜,他们真心愿意跟你举兵起事吗?还有,这上庸城里,你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都是你的心腹人物?”

    孟达听了,信心满满地:“上将军,在这里举兵起事,多年之前,我就和他们商议过。

    嗯,男子汉处世,谁不想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我的这几个朋友和亲戚,早就摩拳擦掌等着这一天来到了。哈哈哈哈。”

    张猛听了,自语道:“从目前的形势来分析,申耽申宜和邓贤李辅他们,一心一意的追随孟达起事,是一定的了。

    但是,我要见见这几个家伙,考擦一下。

    嗯,当面提出行动目的来,听听他们的想法。”

    张猛想到这里,吩咐孟达:“这样吧,我要见见申耽申宜他们,还有您的外甥等闲部将李辅,我也要见见。

    孟太守,你从这边举兵起事,干系不轻啊,如果成功了,便可直下洛阳;反之,就不那样容易攻克洛阳!”

    孟达听了,心中有些反感,觉得张猛到了今天,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是,考虑到张猛又是蜀国上将军,肩负着剿灭曹魏复兴汉室的历史重任,不听他的行吗?

    所以,只好有几分委屈的答应着,:“好的,上将军。明天,我现在就下通知,请申耽申宜两位太守过来拜见您!”

    张猛嘱咐道:“你在通知中不要提到我,只有要事过来商讨就行了!”

    三天以后,申耽申宜兄弟俩一起来了,来到衙门,先过来拜见孟达。

    嘻嘻哈哈的寒暄已毕,孟达话了:“这次请二位将军过来,直了吧,就是要落实之前约定之事。”

    孟达到这里,看看二人,只见他们坐在那里,专注的听着自己话,没有什么反应。

    孟达继续道:“之前我们约定,等诸葛丞相从西边进攻长安得,我们三郡就从这里起兵举事,兵锋直指宛洛,天下一举而定。

    这乃是是剿灭曹魏复兴汉室第一大功。很遗憾,当初诸葛丞相觉得我们这边举事时不成熟,就按下了我们的事情。

    现在,张猛上将军已经带兵占领雍州,蜀国已经移都长安,天下局势朝着蜀国方向倾斜。

    在这种形势下,诸葛丞相支持我们从这边起事。二位考虑一下,是否有信心带兵攻取宛城?”

    申耽申宜听了,面面相觑一会,申耽咳嗽一声,清清嗓子,:“眼前的形势已经明朗,张猛上将军带兵进攻魏国,势如破竹。我们从这里起兵配合,两下作战,当然可以加快取胜的步伐。

    但是,我们这里是偏僻山区,粮少兵弱,短时间组织人马起事,不太容易,太仓促了,太仓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