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人类的对策
第二个方案很快也被否决了,正如姜宇所,这么做很容易变成个“扶贫项目”。
万一象征着人类技术结晶的设备,意外被其它还未具备物质流发动的智慧文明截获,那么很快他们的科技会上升一个新台阶。
有人建议,有目的地发射暗物质收集设备,也被大家否定了。
因为在突如其来的黑暗森林打击面前,人类只能仓促逃离,到时候该怎么跟能源采集系统汇合还是个难题。
如果跟它们相隔太近,容易受到连带打击,如果太远就会脱离人类的控制,很可能又会变成“扶贫项目”。
很快又有人提出了第三个方案:技术保留。
提出这个方案的战略部副部长道:“我们在未来的5个行省当中,可以把其中一个,完全建设成核动为主要技术的世界。
“始终保持对核动的应用,才能保证其产业链,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但紧接着有人认为这个方案也不可行:“万一最先遭受打击的,就是那个核动世界呢?”
郝莹也道:“这个方案几乎不可能实现,有了更先进的设备,有了更美好的生活,谁还愿意待在那样的落后世界里?
“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世界在几十年或上百年之后,会变成一座‘鬼城’!”
提出这个方案的人被这么一,也觉得不可行。
于是大家都看向了姜宇,希望姜宇能有进一步地提示。
姜宇松开抱着膀子的双道:“可不可以换个思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新技术与旧技术共存的问题。
“而不是一味的在更先进技术的环境下,保留旧技术的问题。”
众人陷入了沉思,特别是郝莹这些执政府高官,在心里暗暗为姜宇这个思路喝彩。
在从政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整件事就明朗了。
按照这个思路,姜宇道:“我有个想法,大家一起参考一下。”
众人再次都看向姜宇。
姜宇道:“在暗物质收集技术非常成熟后,大幅度降低核燃料的价格,或者干脆把核燃料的生产,当做一个政府福利部门来运作。”
大家短暂地沉默了一两秒钟之后,开始自发地给面壁者鼓掌。
郝莹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治大国如烹鲜!
在这方面,姜宇早已经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掌声过后,战略部部长笑道:“这个办法我觉得可行,没有需求,我们就创造需求。
“核燃料价格足够低之后,大部分民用设备,以及型企业或单位会继续选择用更划算的核动。
“而高新企业,军中产品等高品质产业,则因为技术需求全部用暗物质为能源,这样极有可能让两者共存。”
郝莹也跟着道:“不光是核动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比如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等等,我们都能采用类似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
“毕竟这些能源就在我们的身边,随着技术的进步,它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廉价。
“为了以后能顺利实施这个计划,我建议现在就要开始一直保持这些能源的价格,或者稍微调高一点。
“等暗物质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后,就稍微降一点,如果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就多降一点。
“要始终让大家感觉到,用核动比用暗物质设备划算一点。”
姜宇皱着眉头道:“这么做的话,会出现一个新问题:不利于新科技的普及!
“等于我们在给新科技加包袱。
“所以我建议,现在核燃料等等的价格,始终按照市场价。
“在今后一两年,找一个时间,向民众公布我们新总结出来的黑暗森林法则,并简述我们的计划。
“当暗物质时代清晰地到来的时候,核燃料再做断崖式降价。”
郝莹点点头:“是我考虑不周。
“散会后我让能源部设计一个可行性的方案。”
姜宇命令道:“战略部也要参与到其中,要尽可能保证新科技的发展,同时保留核动的技术体系。”
接着他提高了声音道:“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我们这么做是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是我们认为核动的技术是好的,是代表未来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保留核动的相关技术可以起到避险的作用。
“但不排除以后我们有了新的,规避突如其来的黑暗森林打击的方法,到时候一些老旧产业该淘汰还是要淘汰。
“我们不能为了一些旧的意识或者思想,加重我们自己的包袱。
“最后我再提醒一下大家,我们的初衷,是人类受到灾难性打击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有足够东山再起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对老旧技术的保留问题。
“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方向!”
银河0年3月,青女星的夏季到了,外面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度左右。
在一个多水的星球,这个温度就相当高了,出去一趟就好像是在蒸一遍桑拿,没几个人在这个最炎热的季节出门。
爱晒太阳的姜宇也不例外,自从新的黑暗森林法则公布之后,他就有些闲暇,只要上午去一趟办公室,一般下午就会待在家里看书。
对于应对新法则的方案也已经通过了最高议会的表决,其中关于能源的部分,因为暗物质产业刚刚起步,所以暂时不会实施。
另外还有保存艰苦奋斗的文化的措施,从现在就要开始收集材料了。
战略部认为应当把开拓新行星系的所有过程都记录下来,在未来如果人类真遇到了什么不测的话,也不至于一点参考的文献也都没有。
同时跟这个资料一起保留下来的,应该还有建设新行星系时候的奋斗精神。
往往这种精神在做建设工作的时候,还没觉得怎么样,到了后世才会感到建设时期的艰难和可贵。
这些姜宇都没有过多地关注,他更关注寻找意识形态的平衡点,不要太保守,但也不要开拓地太快。
要积极地接受新技术,但不表示旧技术就不要了。
往往这种抽象的东西,才是最难以拿捏的。
不过回到家里之后,姜宇就不去考虑这些了。
工作和生活,他一向很分得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