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易中海在行动
何雨柱走出食堂办公室,摇头失笑,没想到昨天给了食堂主任一包中华烟缓和关系,今天就见效了!
以前只给张师傅的美差,现在他也可以去了。
之所以是美差,第一是差旅补助,这样吧,每天的差旅补助是每天工资的两倍,按照何雨柱半个月的出差额度,这就多出一个月的工资。
何雨柱一个月工资35元,只是出差半个月,纯赚三十多块钱!
关键还不是苦差事,无非是去修分厂做一顿全猪宴而已。
反而是如何做好全猪宴的同时,又在分厂待足半个月,不让下面的人话才是个智商活!
第二出差花销一律报销,但实际上有个潜规则在于,总厂的人去下面分厂出差,几乎没有例外,你需要什么,分厂的人都帮你解决了,不会让你花一分钱。
但你一切花销的票据还是你的!还是可以回去报销的!
这个有多大的收益,那真的就看个人的操守了!
一般有上进心的人这方面比较注意,顶多报销来回车票钱,反之,没啥上进心的,那肯定变着法子多能票据报销。当然这样的人很快就会被关注,以后这样的美差也不会再有他了!
总之,这方面必须有个度。
第三,总厂的人去分厂,那肯定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一切舒舒服服,自然是美差了!
何雨柱回到后厨收拾一下,顺便把出差的事情告诉了麻花他们,麻花等人也替何雨柱高兴。
以前何雨柱虽然艺好,大师傅们都佩服,但一旦食堂有什么好事,肯定轮不上何雨柱,麻花这帮徒弟也知道是食堂主任故意的,作为何雨柱的徒弟也是脸上无光啊!
但他们也没辙,旁观者清,本来就是何雨柱脾气倔,一味地和食堂主任对着来,食堂主任能有好脸才怪了。
也就是食堂主任心胸还算可以,不是那种迁怒别人的人,否则他们这帮徒弟恐怕也要跟着吃瓜捞!
现在何雨柱有了改变,还让食堂主任主动示好,他们也觉得以后跟着何雨柱的前途光明了许多。
其中有些想着改换门庭的家伙也暗自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放弃改换门庭的想法了。
这些想着改换门庭的家伙喊何雨柱师傅,但不包括胖子和麻花他们,这两人喊何雨柱师父!
别看只差一个字,其中内涵大不相同。
师父,在古代是对老师的通称,也是对出家人的尊称。尊师重道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在古代,师生之间情同父子,老师是真教,学生是真干,老师把学生当自己孩子,学生则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第二任父母。老师的子孙、家事,学生会帮忙照顾,学生家有什么困难,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帮忙照顾,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甚至有些行业,一旦拜了师父,就得全面由师父管教,做父母的都不能干预,甚至几年都不能和子女见面。到了汉唐时代,为了体现出人们对这种师生关系的重视,逐渐形成了正式的拜师礼仪,叫做拜师礼,弟子拜师时要给师父行三拜九叩大礼,并且要跪献红包和拜师贴,以及其他具体礼仪。
像麻花和胖子都是行过拜师礼的,正式成为何雨柱徒弟的人。
师傅,在古代是徒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人的尊称,有一定的感情在内;也是对一些有专业艺的工匠的尊称;到了现在,我们对普通的男性劳动者,也习惯的尊称为师傅。
例如古代太子的老师,就叫做太师、太傅、少师、少傅,都是对老师的尊称。对某些有专门技艺的也称师傅,表示尊重,比如:司师父、木匠师傅、修鞋师傅、修电动车师傅等等。
在五六十年代,工人进厂都有个学徒期,一般有车间主任指派,何师傅新来的学徒你来教吧!
这是厂里分派的任务,处于工作范畴!单何雨柱,除了胖子和麻花,其余的徒弟都算是学徒,都是食堂主任分配给何雨柱的。
这些学徒为了学艺,也对何雨柱毕恭毕敬的,但少了那种师徒真正的情分,再加上何雨柱在食堂老是受针对,让他们学不到东西,还脸上无光,这才有了换师傅的想法。
现在何雨柱貌似很受食堂主任重视了,这帮人也就把这种想法打消了。
至于麻花和胖子那是一辈子也别想换师父了,除非何雨柱将他们开了,不在承认他们是何雨柱的徒弟,否则他们以后无论有多大成就,多大年岁,见到何雨柱也要称呼一句师父!
何雨柱可不知道一次出差无形中消除了他一次危,临走嘱咐麻花每天给他家和雨水送一次盒饭,有什么算什么。
后来走到门口又想起摔断腿的秦淮茹,毕竟以后还是个好炮架,要是养不好崴了瘸了,不是影响自己的体验嘛!
何雨柱出于这个想法,还是让麻花近些日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