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车祸
孟奶奶在电话里听了孟逸泽的讲述,又抓住几个未来发展点重新确认了一下,问孙子:“这些真是一个姑娘预测出来的?”
孟逸泽答:“对,和我转诉的是张浩然,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出这些来。”
“带那个姑娘来见我。”
孟逸泽有点儿为难:“我和她不算太熟,想让她跟我去您那,可能有点儿困难。”
“那就想办法和她熟起来。”孟奶奶在那边沉吟了一下,“她能看到很多未来的发展,就一定有许多事想做,做大事会需要大笔资金。你以个人名义给她投资,我会和你三叔打招呼,随时给你支钱。”
孟逸泽家里每一房都有自己具体负责的业务,也都有自己的资金库。三叔主管的是整个家族的财务,从他里支钱那必然不是数,动则上亿。
自己的奶奶,竟然要以这样的力度去支持那个林欢颜?只为了让自己和她接近,把她带到她面前去?
“钱的事你不必考虑,她要做什么你都要跟进,孟家不会因此受损失,反倒会有收益。”
孟逸泽也是这么觉得,最多不过是“有收益”吧,那丫头鼓捣的生意,孟家还真看不上眼。
“最重要的是成为她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要成为她最信任的朋友,然后,把她带到我这来。”孟奶奶完,挂断电话。
孟逸泽知道奶奶今天和自己的已经够多的了,她老人家在孟家向来一言九鼎,只下命令,从不解释。
孟家人对此也从无怨言,因为,只要是她老人家要做的生意,就从无失,她这一生不只创建了孟氏财团,更是创造了无数奇迹。
孟奶奶在孟家,在一些知情人眼中,就是个“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孟逸泽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才能达成她交待的任务。
林欢颜并不知道,现在有一个目的不明,但财力雄厚眼通天的财团,准备要给她投资,要成为她的合作伙伴。
她只是每天努力前进,为进一个“好大学”做着准备。
同时,也关注着公司的经营情况,默默计算着,在春节前她能拿出多少资金来做另外一件大事。
给省医院的捐款,随着展宏业务的逐渐稳定,也渐渐固定下来。
还有每隔三日去夜市旁的路边,买老人的工鞋垫,也成了欢颜的一个固定工作。
时间长了,老人也问过欢颜为啥买那么多鞋垫,有点儿感觉出这姑娘可能是想帮她。
欢颜自己想帮曲奶奶是一方面,曲奶奶这鞋垫做的特别好,特别经用也是一方面。
她一开始买了这个送人,后来家人啊朋友啊都来管她要,还有很多是给她钱让她代买的。
曲奶奶看着姑娘话特别诚恳,觉得她可能是真有用,不然任谁家多有钱,也不可能白花钱买一堆鞋垫在这里搁着不是?一次两次的是帮忙,像她总来买,那肯定也是有用场。
一老一少,就这么形成了默契,隔三天见一回,欢颜买完东西还能和老人家聊一会儿。
“曲”不是老奶奶的本姓,是她婆家的姓氏。东北的老习惯是,谁家娶的媳妇就称呼她“谁家媳妇”,比如一个女人嫁了张家,邻里间就叫她“张家媳妇”。
等年纪再长,就是“张家婶子”一直到“张家奶奶”什么的。
所以,曲奶奶实际是“嫁到老曲家的奶奶”。
曲奶奶的丈夫过世的早,她守着儿子一直没再嫁,后来儿子长大去了唐山工作,也在那边成了家。
再后来,在二十多年前那场著名的自然灾害里,儿子儿媳妇都没了,只剩个孙子,被曲奶奶接到宏阳来,又给拉扯大了。
在心里算了算,曲奶奶的孙子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于是就问:“奶奶,您孙子现在干嘛呢?还在上学,还是工作了?”
“唉,”老太太叹口气,“不上学也不上班,不学好,天天在外头和一群半大子混。按他爸也是我带大的,正正经经工作正正经经成家,轮到他这儿,我就管不了了。唉,年纪大了,的那一套人家年轻不爱听,我一他就好些天不着家。”
难怪老人这么大年纪还要缝鞋垫,还要出来赚钱,连夜市里那点儿摊位费都省着不想花,就在街边坐着。
“曲奶奶,有会的见到他的话我和他聊聊,我们差不多大,也许我话他能听得进呢。”欢颜。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我那孙子,要是有你一半,有你十分之一懂事就好喽。”曲奶奶看向欢颜的目光里满是慈爱。
这姑娘长得好,心善,曲奶奶是打心眼里喜欢。
所以呀,每隔三天姑娘来一趟,别还买东西,就算不买,能陪她这老婆子几句话,曲奶奶也是高兴的。
等林欢颜来,成了曲奶奶的一个盼头。
那天都九点多了,姑娘还没来。
已近十月,晚上天凉,夜市散的早,这会儿路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了。
曲奶奶觉得,姑娘今天可能不会来了。
收拾了剩下的鞋垫,曲奶奶拎着东西刚要往马路对面走,就听见尖尖的女声喊:“奶奶心!”
然后,眼前忽然大亮。
整个人摔倒失去意识前,曲奶奶的最后一个念头是——那亮的,可能是汽车前头的灯;喊自己的,是林家姑娘,她来了
林欢颜从另一条街转过来就看到老人往马路对面走,颤颤威威的刚走两步,身后的十字路口就冲出辆客车。
然后,她直觉般喊出来,让老人注意。
可是,那车还是撞上了,她眼睁睁看见曲奶奶倒在了车前。
冲过马路,林欢颜先蹲下身看曲奶奶,额头在流血,身上其他部位暂时看不出来。
人,已经昏迷了。
用尽全身力气想扶老人,可刚把她上半身抱起来,后继的力气就不够用了。
尽量放轻动作又把老人放回去,林欢颜起身转到客车驾驶室一边,大力拍车窗:“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