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转制

A+A-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要命的是另一宗案子。

    原服装厂车队队长带着他女儿,告朴祥辉ng侵女童。现场内衣被车队队长保留了,另有朴祥辉给的五千块封口费用,女孩子虽然才只有十三岁,但智力已经足够把时间地点经过得清楚。

    至于之后怎么找朴祥辉闹的,又是如何被威胁恐吓,最后又给了五千块钱连哄再逼的让他们家在宏阳城呆不下去,这些就全都由车队队长得一清二楚了。

    人证物证,朴祥辉本人立刻被扣在局里,这一回,再没有了找人顶罪、编造证词证言脱罪的时间了。

    随着朴祥辉被审,有可能倒台的消息传出去,引发了连锁所效应。短短一周,黄河区分局接到关于朴祥辉的刑事案件报案四起,区政府市信访局接到关于朴副厂长的经济案件投诉数十起。

    此事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除了下令市局严查彻查之外,还组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到市服装厂进行专项调查。

    这一查下来,就好似一个大马蜂窝被揭开了盖子,乱哄哄的各种问题纷纷冒出头来。

    国有资产流失、领导层腐败不作为、各种虚账假账坏账,一个看似好好的在宏阳市排得上名号的大厂,内里已经破败不堪,只靠着用各种名目从市财政套出的拨款和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混日子了。

    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年多。

    省市领导紧急召开会议,最后一致作出拆分市服装厂,进行资产重组的决定。

    九二年初夏,宏阳市第一家国有企业转制,第一批国营职工下岗,比林欢颜记忆中的上一世,提前了一年有余。

    虽然明知道这是历史的必然进程,更知道这是市场经济转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可林欢颜心里,还是对这一批下岗职工,有一份歉意。

    提前下岗一年,这又是她这只来自异世的蝴蝶,间接造成的效应。

    好在淮河街宾馆已经审批立项,前期拆迁工作也已顺利完成,林欢颜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在宾馆正式营业后,一定尽可能的多招收下岗职工。

    不只淮河街宾馆,以后只要是她的产业,超市、快递公司、米厂,都会优先照顾下岗人员。

    晚上和于宏波一起从学校往家走时,欢颜问了几回服装厂下岗人员的情况。

    于宏波的父母都是服装厂职工,妈妈是厂里出纳,被划到改组后的新厂里,依旧做的是以前的工作,于宏波的父亲在这次下岗潮中被划入了第二批名单中。

    从于宏波的反馈看,下岗人员的情况倒没有想像中那么糟。宏阳市毕竟是东辽省省会,又是东三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老宏阳人差不多都和于宏波家一样,有自家的房产,从父母那里多少也能继承一些财物,夫妻双职工的话,里也能积攒下一点儿积蓄。

    而且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只要放得下国营厂正式工人的身段,在这座城市里弄一摊子生意,或是找个打工的地方,总能有一份收入。

    比起一些经济落后,除了几家工厂再没有用工单位、也没有其他出路的地区,真是要好上许多。

    其实对这第一批下岗人员来,最难的不是以后的生活,而是心里落差。

    比如于宏波的父亲,初中毕业就到了服装厂,媳妇是在厂里找的,孩子的幼儿园是在厂里上的,本以为就会一直这么着,干到退休,之后连料理后事的丧葬补助都是厂里管的。

    正值中年,就这么突然的丢了铁饭碗了,思想上一时间还真过不去,这几天,就窝在家里哪都不走动,喝闷酒。

    欢颜想了想,对于宏波:“要不,先让叔叔去宾馆那边?过几天建筑队就要进场了,让他帮窦晓峰他们看着场地?”

    于宏波摇头:“不用,我妈让他在家先歇歇,等他自己想通了再出去找个营生。我爸会开车,实在不行就去开出租车,也不少赚,比在服装厂拿死工资还能赚得多呢。”

    林欢颜便也没坚持,以他们现在这种心知却又不能挑明的关系,让于宏波的父亲到她的宾馆去工作,好像终究有点儿,不太自在。

    不光她不自在,于宏波也会不自在。

    于是只跟于宏波让他多关注家里的情况,多帮父母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如果他爸不乐意去开出租,还想要找份工作就随时和她。淮河宾馆那边不行,还有鞋业代理,以及接下来的玫瑰酒店呢。

    于宏波让她别操心自己家的事儿,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接下来,可有得她忙呢。

    这确实也是实情,且不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学校的事情本就够多,就淮河街一个项目,外部设计内部装修,定施工单位,划分经营分区,样样都需要林欢颜拍板。

    窦晓峰跑外场行,到底没有过实际的宾馆酒店经营经验,建筑施工更是一窍不通。

    本来还有个从宏达酒店撤出来的吴艳丽,可玫瑰那边因为服装厂的资产重组,已经确定是要被抛售出来的资产。和服装厂新领导班子打交道,又有市里特别派下来的指导组时时盯着,吴艳丽单是跑玫瑰这边的事,已经分身乏术。

    又赶上东行批发市场营业在即,十个摊子留了两个自用,经营从羊城发过来的宏宇鞋和永久袜,另外八个也要开始招商。

    林欢颜此时无比庆幸自己把那十个摊位交给妈妈,虽然招商广告,出租价位这些大事总要来问林欢颜的意思,但总算有个负责实际操作的人了,而且这人还是自己亲妈,更让林欢颜放心。

    十个档口把徐彩霞忙了个脚不沾地,暂时把买房的事儿放在一边,母女三个在市委招待所一直住着。

    也不是她们住得习惯了,而是实在没时间去找房子。

    吴艳丽之前看过的房子里有一个三室,虽然面积比林欢颜预期中的要一些,但好在也在教师大院里,周围的环境和居住人群都比较好。

    于是交了订金,只等那家人三个月后给腾出房子来,再交剩余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