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不报案
郑铠接收到林欢颜的“闭嘴”指令之后,果然乖乖的一直没话,等到欢颜她们排好了班,确定今晚先由徐彩霞留在医院,欢颜先回大湾村之后,才找了会开口。
边往停车的地方走,郑铠边试试探探地问:“老太太不让找人来私下解决,那咱走正规程序?去当地派出所报个案?”
按郑公子的想法,这是个退而求其次的法子。这事找公安来公事公办,怕是只能把那人抓进去吓唬吓唬,最多拘几天?
毕竟没有财物损失,连屋都没进,入室抢劫肯定算不上。农村人有了矛盾,半夜跳墙进院砸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院子里的看家狗,也就是这么个事儿。
就算找找人走走关系,也就多关几天,忒不过瘾。
不过老太太不让闹大,不用他的法子,他也没辙。
没想到退而求其次的建议也被林欢颜否了:“不用,这事儿不用你管。”
在病房里头还带着笑哄着老太太,从病房里走出来就开始板着张面孔,脸上跟落了层寒霜似的郑铠那是多聪明多能领会精神的人啊,看了看嫂子的脸色,就没敢再话。
坐上车,林欢颜又了句:“今天你受累了,要不是你们跟过来我姥也不能这么及时的送到医院来。”
郑公子这才咧着嘴乐了:“那行,等回了宏阳你请我吃饭,还有我张哥。”
“吃饭是事,不以前,就今天的事儿一顿饭都太敷衍。”想了下,林欢颜,“等玫瑰那边营业了,我给你留张贵宾卡,最高级别的。”
郑公子更高兴了。
听张浩然过一嘴,玫瑰那边以后要改成吃喝玩乐一条龙的,还有些红酒吧、雪茄吧、高尔夫室内练习场,那可都是整个宏阳城都没有的。
这个可太对郑公子的胃口了,吃喝玩乐啊,到时候楼上楼下喝酒玩牌看歌舞,喝着红酒吸着雪茄,好玩不,关键是最高级的贵宾卡,那出去倍儿有面儿。
忙不叠地了好几声谢,然后又听林欢颜:“回去什么都别和张浩然,就村里人的一点儿矛盾,我姥的身体也没事,这事情我们自己都解决了。”
郑铠想都没想就连连点头。这时候,也顾不上张哥了,一是得到了最高贵宾的待遇,郑公子现在心里正乐着呢,另外,郑铠好像有一种感觉,跟着嫂子混,以后能比跟着张哥混得还好,还有意思。
回到大湾村,把郭碧玉的情况了,胡铁匠胡彩芸都松了口气,欣肿着眼睛要去看看姥姥。
欢颜他们走后欣又哭了好几场,两次是因为担心姥姥回不来了,还有三回一次是看着那些死鸡被装进编织袋里,一次是看着它们入土,另有一回是在埋了它们之后,回到家里对着空空的院子哭的。
有村民建议把那些死鸡弄了吃了,不是鸡瘟也不是病鸡,在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肉的乡下,这可都是好东西。
欣一副要拼命的架势护着,后来张浩然借了辆自行车,给拉到老远的地方埋的,欣出的主意,怕埋得近了有贪嘴的村民给挖出来。
林欢颜挺平静的这事就是村里一点儿矛盾,不算大事,让吴艳丽和张浩然他们先回宏阳,她在这儿呆两天就回去。
除了欣要给大红冠它们报仇,其他人都没提出什么异议,张浩然吴艳丽都依着欢颜,坐郑铠的车走了。
走前吴艳丽有事就给她电话,张浩然交待欢颜注意休息,卫常理找了几个朋友和他们一起住东厢房,让他们多住几天,先别回去。
林欢颜送出院子,目送车子开远了。
车上郑铠觉得挺奇怪的,张哥一向对嫂子的事特别上心,这回怎么就没象自己一样,要替她出头呢?
仿佛看懂了郑铠的意思,张浩然:“一地有一地的风俗,有自己的习惯,虽然大湾村离宏阳市不远,可在村里办事有村里的章程。这不是欢颜自己的事,有她妈她姨在,还有两位在这儿呆了半辈子的老人,他们知道怎么处理最好。而且,我们要是强插,就算是把那人弄进去又怎么样呢?村里人可能会觉得欢颜家仗势压人了,反倒从被同情的一方变成了欺负人的一方,他们家人还怎么在村里呆下去?”
郑铠在心里一细品,觉得张哥的还真对,难怪人家是市长的公子呢,自己家就是个做买卖的,这考虑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吴艳丽也对张浩然有些另眼相看的感觉了,以前就觉得这伙子挺正义,现在才知道想的还挺全面的,不是个爱冲动的性子,挺成熟稳重,以他的家世人品,要是真和欢颜成了,还真是那丫头的福气。
只是可惜了那个长得比姑娘家还好看的帅哥。
在吴艳丽心里,于宏波除了长得好,其他方面和张公子真比不了,按欢颜的能耐外加上那份心气儿,那帅哥怕是配不上她。
存了这样的心思,一路上就和张浩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等到了宏阳市内,心里又多了几分肯定,这位张家公子到底和普通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不一样,虽然还没正式走上社会开始工作,但见识的确不一般,对欢颜也是真上了心。
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时候,张浩然有了林欢颜这边的第一个支持者。
那晚林欢颜和胡彩芸一起又把院子里收拾了一遍,怕姥姥回来又想到今天的事儿,把那鸡窝也拆了,木头砖瓦都收到偏屋去,欣跟着姐姐姨在院子里转,看她们拆鸡窝时又掉了回眼泪。
胡彩芸哄外甥女,等再买了鸡来再让她老姨父给搭一个新的,要更好更大。
林欢颜站在院子里,看着夜色中更显破旧的正房:“咱家这房子有二十多年了吧?”
胡彩芸算了算:“还是我妈怀我的时候建的,快三十年了,我和你老姨父结婚那会儿修了一次。”
“等我姥回来把东厢房收拾收拾,先搬过去住一阵。趁着天气好把正房推倒了重盖吧,盖个二层的楼座子。”原本是想过把姥姥一家都按到宏阳去,可卫常理包了米厂,至少还要在这边呆上几年,等到米厂经营上了规模再选新址,到时候再全家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