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苦口婆心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林同学直觉的敏锐性,多亏当天他们回去后没再坐在一起。
于宏波进教室后,基本上全班同学都已经回来了,黄老师开始了今天中午的“临时班会”。
是班会,基本上就是黄老师一个人对全班同学的“教育大会”,不只是教育,甚至还有些批判警示的味道。
黄老师带二班三年,人严厉也是严厉的,不过大多数时候是对事不对人,都是在某人犯了某件错误时,她才会严厉起来,平时更多的是关心爱护居多。
可今天,黄老师的严厉,却是对着全班的,不管有没有犯错,全都一视同仁。
整整半个时,她的声音里一直带着三分怒意,脸上也一直挂着七分冰寒。
那模样,让卢兴宇这种常被黄老师叫到办公室单独训戒的,都有点儿禁若寒蝉,只敢用心听着,不敢走神作怪。
主要内容是“重视高考、严肃校规、严处早恋”!
高考的重要性自不必,几乎是老声常谈:自己的未来、家人的期望、高中三年甚至是从学起九年的努力、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家长,高度重视这决定整个人生的最关键的一仗,总之,只许胜不许败大有一种一仗功成万古枯,一旦考不好就一生尽毁的意思。
提到校规校纪,黄老师的神色更加凝重。之前校领导专门给高三班主任开了会,重点重申了的问题就是“高三毕业班的班级纪律”,不只重点重申,而且对高三十个班里的六个,进行了点名批评。
虽然黄老师没,不过从她的脸色上看,这六个班里面,就包括了高二二班。
董振在欢颜后面声和同桌嘀咕:“十个班里被批了六个,就算有咱班那也没啥啊,占了一多半呢,再,只要高考成绩好,闹点算啥呀。”
林欢颜估计以董振那音量,黄老师应该是没听到的,但黄老师之后的话却像是在回答董振一样。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离高考就一个来月了,只要考试成绩好,其他都是事儿,而且你们还有一个月就要离校了,二中的校规校纪,对你们的约束力也比以前了。”黄老师吸了口气,像是在平定有些愤怒的情绪,“可是,同学们,你们在校一天,就还是二中的学生,还是我的学生!”
停顿了一下,黄老师勉强把情绪再放平一些:“老师知道,快要高考了,你们心理压力很大,甚至有一些心态失衡,有一种想要爆发想要发泄一下的冲动。可是,同学们,只有一个月了,就一个月,你们就不能消停点儿?被点名的这几个班里,有平时很老实的学生突然结伙打架的、有平时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突然逃学的、还有去校外游戏厅台球室甚至是舞厅的,今天咱们班也出现了类似的事,几个女人打架,全班跟着炸营!”
随着黄老师的话,全班大多数同学都转头往课间打起来那俩女生那边望,那两个都低着头,不好意思往讲台上看了。
“老师理解你们的压力大,可却不理解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在最后这最关键的一个月,变得这么反常!同学们,要放松高考结束你们大可以想怎么放松怎么放松,和家人去旅游、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去玩玩游戏看看电影这些都可以。可现在真是不行啊,你们的心态如果不能真正平定下来,不只是被这些事占了时间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心态!心态啊同学们,以你们现在这种反常的心态要怎么去面对接下来的高考啊,如果考不好,老师和你们的心血不都白费了!”
来去,归根到底还是高考。
黄老师也是苦口婆心了,可她再怎么爱学生关心学生,也还是无法感同身受地去切身体会“高考生”的心理压力,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重复高考对人生的重要性。
林欢颜听到后面的董振压抑地,捂着嘴打了个呵欠。
接下来黄老师的内容,就不再是老声常谈了,董振也不再打呵欠,一下子就坐直了身体,关注倾听。
黄老师的事儿是——早恋。
以前关于这个问题,黄老师和同学们时,基本都是暗示,暗示他们这个事儿是会影响学习的,是不被学校允许的。
这一次,是直截了当,实打实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极严肃认真地起了这个问题。
黄老师一改之前的含糊,非常明确地:“早恋,在我们的校规里,是明确写着的,不允许!高中学生不允许谈恋爱,不允许有早恋问题发生!今天,我在这儿明确地和你们再一次,一经发现,学校一律严处,重者开除。你们还有一个月就毕业了,不要因为这个,影响了一生的前程,学校一旦做出开除的决定,不只不能参加高考了,还会记入档案,伴随你整个人生。”
黄老师以前所未有的锐利的目光向讲台下扫了一圈儿,重点在四五个还坐在一桌的男女生身上停顿了片刻:“我知道,咱们班里不是没有这个问题,以前老师觉得只要你们不影响学习,不过份不过火,有点儿动作也就没做过多批评,尤其是对女孩子,老师总想给你们留一些脸面。但现在看来,不严管是不行了,因为你们还是孩子,有时候自己难免不懂分寸,放纵你们反倒会害了你们。”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黄老师:“从今天开始,一直到你们离开二中,不再是我的学生那一天为止,早恋问题必须严格禁止,一旦被我发现,找家长、送教务处,按校规处理。”
一番话的,掷地有声,没有半点儿含糊、商量的余地。
上课铃声响起,黄老师往教室门口看了看,下午第一节课的英语老师已经等在门外。
边走下讲台,黄老师还边侧头看向她的学生们,又了句:“记住我今天的,在毕业之前,必须严格遵守校规校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