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他的底线
女孩儿掂起脚,在他面颊边,轻轻一吻。
如微风抚面,似蜻蜓点水,浅浅淡淡,却在两人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迹。
收回前倾的身体,在男孩还有些痴痴发呆的时候,女孩一个轻盈的转身,向家的方向走了。
男孩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
走出了一段儿,女孩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回过身来问:“都是你胡闹的,我都忘了问了,你家里是不是有事?”
于宏波——我胡闹?我哪胡闹了?明明是你忽然亲我
好吧,和女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尤其是和自己喜欢的女人。
于是摇头:“没有,家里都挺好的。”
“你爸工作找到了?去开出租车了?”
“没去,他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个工作,比开出租车好,他正等信儿上班呢。”于宏波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快回去吧,我家的事儿不用你操心,你自己还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忙,我家都好着呢。”
“噢,那就好。”欢颜看了看于宏波的脸色,没什么异样,而且他也是个惯不会谎的人,于是摇了摇,“你也快回去吧,心骑车,早点休息。”
“好,我知道我知道。”男生的声音里带着一点儿不耐,嘴角却止不住地往上翘。
来自喜欢的人的叨唠,谁会不喜欢呢?
他站在那儿,直到女孩的身影消失不见。
嘴角的笑意淡去、消失,将自行车调了个方向,骑上去时,笔挺的背微微有一点儿弯曲,带出几分疲惫与失落。
她不需要他帮她,他知道。
她是个特别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他也的确帮不上她什么,他也知道。
她并不在意他能不能帮到她,和他一样,她对他看的只是真心。
他也不是一定非要帮到她,在她那里有作用才安心
只是,他不能再给她添压力添麻烦,这一点,是他的底线。
和于宏波有了一次深谈,欢颜心里踏实了几分,看他的样子家里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如果真有什么过不过的难事,在那种情况下他应该会和自己。
相处一年,那天是他们最亲近,彼此敞开心扉的一晚。
那个吻,那些话,既是表白,也是诺言。
“毕业季”是很多人的分季,他们却是例外,在即将结束高中生活的时候,他们掀开两人间那一层轻薄却始终存在的“纱”,成为真正的恋人。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明确关系,一是因为于宏波最近的反常,二是因为林欢颜已经做出了留在宏阳,考东辽大学的决定。
以欢颜的判断,于宏波情绪的波动,近期的反常,原因应该是高考压力和毕业前的忐忑,也就是很多同学都表现出的“高考综合症”,与那些同学不同的是,于宏波的压力还有一层,就是她,以及她的“优秀”。
在学习成绩上,于宏波尽全力冲刺,最好的时候也只是班级中等生,而她,努努力是可以冲进前十的。那么,高考时他们要考的大学,毕竟不同,很有可能欢颜会考到外地名校去,两个人会在不同的城市读书,那样的话,原本就似有似无还没挑明落定的一段感情,很有可能就会无疾而终。
这是第一层。
另外,欢颜在校外的生意越做越大,摆地摊时于宏波还能拼着把力气,运货送货,甚至在夜市上有人捣乱时挡在女友前面。到了现在,宾馆酒店那些大生意,他却完全插不上,这难免会让他有些自卑,有些自觉配不上对方的低落心情。
这些,欢颜以前并没有多想,她没时间没精力去想,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想。
毕竟真正的高中生活离她已经十分遥远了,毕竟她只是个表面的“高中学生”,她的内心已经经历过毕业后的十数年。
而经历过人生真正的困苦难艰的人,并不会把即将毕业的那点儿压力太当做一回事。
其实这就和黄老师的心态差不多,不是不爱这些学生,或是同学,也不是不想去理解,可在真实的心理体会上,总差着一层。
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既然无法真正去感受,那么,欢颜就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对方安心。
比如今天和于宏波之间,她就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承诺。
她确认两个人的情侣关系,并且告诉对方,她有信心和他一起走完人生这很长很长的一段路。
她不需要世俗认同的“般配”,她不需要他在事业上助她一臂之力,她不需要他和她有一样的成就,她看重的,只是他这个人,还有他对她的心。
终有一日,当她完成了她的心愿,达到了她的目标,完成了她的责任,她会放下一切,和他一起,携游人间。
其实认真想想,功成名就之后,和心爱的人一起纵情山水周游世界,也真是很美好啊。
那晚,欢颜带着笑意入睡。
很久都没有这样轻松惬意的感觉了。
第二天,神采翼翼地来到学校,认真观察了一下班里的同学,除了那几对儿不再敢明目张胆的往一起凑,似乎没什么大的变化。
撕纸的依旧在撕纸,唱失恋情歌的依旧在唱,情绪莫名低落的、急躁易怒的“同学留言部”在各个同学的书桌里传来传去,大家都煞费苦心想着怎么在上头写出一段,既能表达心情又特立独行让人印象深刻的语句。
还有把自己拍的最美最帅的照片贴在上头的,总之,好似经此一别再见无期,又好似这本“留言册”会被自己和对方保留一生一世,成为往后余生的念想。
欢颜想了想,上一世自己的留言册,好像毕业后一直没时间翻看。那时候母亲意外过世、妹妹病着,着急找工作,后来又是老姨出走,姥姥老爷两位老人相继过世在生活的兵荒马乱中,哪有闲情去追忆过往?
再后来,租房买房,连着搬了几回家,那本子就不知道丢在哪处了。
不过林欢颜还是很尊重同学们这种临别时的情怀,以及对同学情谊的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