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人间传奇

A+A-

    欣缩了一下脖子:“也不是我干的,是振哥”

    看了姐姐一眼,马上改口:“振哥这么干也不行!下次他要是再敢这样胡闹,我一定劝住他,劝不住就跟姐姐告状!”

    欢颜看着妹妹一脸义正严辞的模样,却把她那点儿“心思”“聪明”看得清清楚楚的。

    觉得挺好笑,也挺可爱。

    这样有“心思”“聪明”的妹妹,真好。

    姐妹两个在外头吃的晚饭,然后一起去的市场,买了好些青菜水果,肉类买的不多。没有冰箱,青菜水果放在北阳台反到好存放一些。

    又买了欣爱吃的零食,带子也租了几盘。

    回到家又给了妹妹两百块钱,让她自己留着,生活上的花费欢颜另外给徐丽了,留了家里的钥匙,明天欣放学前徐丽就会过来住。

    安排好了家里,又给自己收拾了些衣物,已是秋季,带的衣服要比暑假去海边时多一些。

    第二天依旧是欣上学后,孟公子来了。

    跟着他下了楼,才知道同去的并不只是他们两个人,开去的车也不是一辆。

    两辆车里各坐着一位司,其中一辆里头还坐着个穿牛仔装的短发女子。

    无论是司还是那女子,身子都坐得直直的,目不斜视,有一种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气质。

    孟逸泽带林欢颜走到那辆只有司的车边,司立刻下车,给两人拉开车门,又把林欢颜的行李放在后备箱。

    车子开动后孟逸泽:“两辆车,中间开累了可以换换,后边车里两个人互相替换,这辆我和司可以换着开。”

    停了下又:“开两辆比较方便,困了可以在后面的座位上睡一会儿。”

    林欢颜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三个人不只是司,也都是专业保镖,很有职业操守。”孟逸泽又。

    林欢颜觉得今天的孟公子有些不一样,好像急着要什么,又好像没到重点,一直在“暖场阶段”。

    然后,重点来了。

    是重点,只是林欢颜的一种感觉。

    在孟逸泽那里,却是一种闲散悠然,讲着一个古远的故事一般。

    的确很古远。

    讲的是他们孟家的历史。

    孟家,在清代之前一直是一户平常的殷实之家,在当地不算大户,但家有田产和几个铺面,也是衣食无忧。

    每一代都会出几个读书人,不过天赋所限,都没有考取过像样的功名,至多出过三两位秀才。

    进士探花什么的是完全没有,也都没被放过实缺,不过是得个名头,在乡里能得些面子和尊重。

    大生意也没做过,经营最好的是镇子上的两个杂粮铺子和一个铁器铺子,生意多的时候孟家店主也要挽起袖子和伙计一起干活,大斗盏的卖粮,或是抹着汗珠子在炉子边打铁。

    听到这里林欢颜眼前出现画面来,铁匠铺子,是她自就十分熟悉的。

    那的确是个辛苦的营生。

    由此可见,孟家也的确不是什么乡绅大户。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中叶,一九三八年,孟逸泽的祖父孟志远从外面带了个女子回来。

    那女子不是本地人,也无父母亲眷,问她来历姓氏,又都不清楚。

    她是外地逃难来的姑娘吧,人却又是端庄雅致,满腹经伦的。

    连当时孟家最有学识的四太爷爷,都对这女子叹服不已,这要是个男子,定能金榜提名,至少能在殿试上得个“天子门生”。

    孟四太爷可是孟家三代人中唯一的一位秀才老爷,连当地县太爷都要让他三分。

    如此来,这女子就定是大家族的姐,家里或是蒙了难遭了变故,私自逃出来的?

    可又不像,身边跟着四个丫头,起居饮食、焚香弄琴、伺候笔墨,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的配饰都各有各的精巧,各有各的讲究。

    连喝茶的碗,喝汤的盅,净面的脸盆,都是那姑娘自己带来的精巧物件。

    家里蒙难仓促出逃,有把东西带得如此齐整的吗?

    这姑娘的姓名是个谜,这姑娘的来历是个谜,可跟这些比起来,还有一个更大的谜,那就是,这谜一样的姑娘非要嫁入孟家,嫁给孟志远为妻!

    孟家本就是个极普通的家族,孟志远在整个孟家更是个极普通的后生。

    也入过私垫读过书,可因为资质一般,也不过读了三五年,连乡试都没进过。

    也进过家族的铺子,可因为经商的能耐一般,做了数年依旧是个大伙计,并不在家族日后管理铺面的人选之列。

    也是个长相齐整的后生,可也只是长相齐整而已,并没有潘安宋玉之貌。

    当然,孟志远也有他的长处,老实本份,为人宽和,在他那一代的孟家后生里,人缘是一顶一的好。

    也就是,吃了亏也会一笑了之,受了委屈也不争辩,颇有些“不争不抢、万事随缘”的黄老之意境。

    可这个“缘”也来得太忽然,连孟志远自己都无法解释,无法相信。

    用他的自己的话,他不过是在邻县偶遇到这位女子。

    那女子问了他的姓名,又和一边的四个侍女嘀咕了几句,就跟着他到他家里来了。

    的是要和他们家的铺子做一笔大生意。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笔生意不是粮油、不是铁器,而是——他本人。

    无名氏姑娘以两百金、三万银,外加古器字画数件,“卖”孟志远这个人。

    并不要他卖身为奴,也不要他入门为赘,姑娘如是:“这些,都是我的嫁妆,我要堂堂正正嫁入孟家做志远的妻子,为他开枝散叶,生儿育女。”

    孟家长辈聚在一处商讨了一整夜,第二天终于决定——娶!

    且不管那女子是何来历,会不会给孟家带来祸事,那金那银那古董宝器,孟家数代积累也难及万一。

    无名氏嫁入孟家,随夫姓,自取名为“孟静鸾”。

    过门数日,带了孟家父母及孟氏直系亲眷,到川蜀之地探亲。

    没见到她娘家亲人,却有良田大宅。

    数间商铺随便拿出一间来,也抵得上孟家所有资财的数倍。

    孟家父母亲人留在蜀地,反向的“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