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师太

A+A-

    接下来的一段行程里,冰咖啡起了作用,林欢颜没有再睡。

    两个人也没有多少交流,欢颜试了几回,比如和他聊聊自己对玫瑰会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什么的。

    孟逸泽倒也没阻止她,可总是带着几分心不在焉。

    欢颜自己便也渐渐没了兴致。

    临近目的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窗外的景物变得朦胧模糊,再加上林欢颜后世来这里已经是二十年之后了,所以尽管她努力辩认着,也很难和记忆里的普陀山一一对应。

    只依稀辩认出走的应该是东南方向,这个方位应该是锦屏山的所在。

    果然,孟逸泽要去的并不是普陀山的主道场,沿途越来越清静,行人越来越少,也没有普济寺之类大型寺庙。

    车子的目的地是一处中型寺庙。

    是寺庙,又不是很像。

    外观是寺庙的模样,守着院门的却都是俗家人,而且着装统一整齐,站姿笔挺标准,和路他们三个有些相像。

    见两辆车开到院门外,门边站着的四个人里立刻有两人去推开高大的院门,另外两人走到车前,向司打着势,指引着他们将车开入院内。

    院门正对的是大雄宝殿,借着车灯光亮,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里头端严宝相的三尊大佛,合称横三世佛。前面香案上瓜果糕点齐备,油灯烛香袅袅。

    停好车,引路的两人中一人跑至孟逸泽林欢颜所乘的车边,恭敬打开车门。

    这情形让林欢颜想到之前去的那个酒店,还有那处山庄。

    莫非这里也是孟家产业?

    类似于“家庙”那种?

    多半是了,如果孟家只是这寺庙的大供养,捐了大笔善款进来,大约也不会有如此侍遇。

    孟逸泽下了车,林欢颜也随之走到车外。

    开门的男子躬了躬身,向东侧示意:“妙可师太在客堂等候,两位请。”

    的是“两位”,其中也包括了林欢颜。

    孟逸泽也向林欢颜示意了一下,林欢颜上前一步,从跟在他身后,变作与他并肩而行。

    妙可,师太?

    是位女师父?

    难道就是孟逸泽的奶奶?

    孟奶奶出家皈依三宝,做了比丘尼了?

    侧头看向孟逸泽,对方脸色少有的庄重,不仅收起了平时的戏笑调侃,连半点暗示也看不出来。

    很快就看到了那人口中的“妙可师太”。

    她站在客堂门前,注视着向自己行来的两个年轻人。

    两个年轻人也注视着她。

    看到这位女尼时,林欢颜心里暗暗赞了一声。

    倒不是对方长得有多漂亮,其实就算她年轻时会很漂亮,到了这个年纪,也再不可能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妙可师太大约有六七十岁的年纪。

    身材削瘦,灰色僧袍下可以看到肩骨的轮廓。

    整个人像一株青竹,却又不是普通的青竹。

    有着青竹的强韧,却无青竹的单薄。

    这消瘦的女尼,站在那儿,竟有一种“如如不动”的端庄、“如须弥山”般的厚重。

    单是这气度,便让人忽略了她的相貌,只有满心的敬重尊崇。

    师太向两人点点头,脸上没有笑意,却有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气场。

    孟逸泽双合什施的是佛家礼数:“阿弥陀佛,师太好。”

    女尼也合什回礼,的是:“阿弥陀佛,孟施主好。”

    前半句用的都是寺庙里最常见的招呼方式,后一句则是俗世间常见的问好。

    而且看两人的表情也都并没有祖孙至亲久别重见的激动。

    女尼是出家人,没有也罢了,以孟逸泽对奶奶的敬重爱戴,数年不见,没可能掩示得这么好,不带半丝异样。

    林欢颜边合什向女尼作礼,边在心里想着。

    行至客堂内,林欢颜就更坐实了自己的猜想。

    女尼给两人斟了茶,用的是紫砂茶壶,泡的是凤凰单枞。

    壶是好壶,茶也是好茶。

    但和孟逸泽之前的“奶奶喝茶大有讲究”却相距甚远。

    茶需两泡为佳,女尼给他们斟的却是第一泡。

    此时已是晚八时许,距睡眠时候也不远了,尤其是寺庙僧尼,更不会和红尘男女一般夜夜笙歌地晚睡。

    那么此时,就不该喝单枞。

    单枞是好茶,价格也很贵。

    却也是最能提神的。

    前一世别人送过林欢颜一盒,因为没有喝茶的习惯一直没动。

    直至某夜在家加班做文件,咖啡豆告罄,抓了一把茶来应急。

    做完文件上了床也难以入眠,一直精神到后半夜。

    第二天和送茶的人笑言,这单枞还真提神。

    那位问她用了多少茶叶。

    林欢颜右五指虚掐,:“就这些,十几片吧。”

    那人是同事里有名的爱茶人,听后皱眉了句:“就不该给你好茶,牛嚼牡丹!”

    后来在上查了,单枞不是那样喝的,不同的单枞有不同的味道,有花香型、芝兰香型,蜜兰香型凡此种种,每次只须取三两片即可。

    看了看中茶汤的颜色,林欢颜觉得,这位师太,对茶的了解,可能也和自己差不多

    没敢表示出来,轻吮了一口,放在桌上。

    桌子是黄花梨木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拿出去以现在的市价也要在万字后加上一个零,后世再加一两个也有可能。

    轻轻用指在上头抚了抚,又不经意地向这客堂四周扫了扫。

    那晶莹白玉塑的观音有一尺高吧?

    那和黄花梨木桌同质同款占满了整面墙的架子,上头古色古香的摆满了的,每一件都是有来历有年代背景的吧?

    还有身侧那面墙,上头都是书,线装的,都是古籍经典?

    这得值多少钱?

    面前的这张桌子还真就是这屋里最不起眼的。

    想想后世那些把家里弄得金碧辉煌的,根本就都是些没见识的土财主,大金牙。

    看看人家这奢华的。

    要是没几分见识还真就看不出来。

    妙可师太一直端正地坐着,没和两人寒喧,目光却不经意地在林欢颜处停留过几瞬。

    此时见林欢颜看向一侧的书架,开口道:“女施主看似对这些书籍很有兴趣。”

    用的不是问句,而是陈述。

    林欢颜点头。

    是很有兴趣,我对这屋里的所有东西,都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