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1

A+A-

    王礼能看出来,杜玉章前半篇字,确实字体百变。可万变不离其宗,他再怎么变,都离不了本身的潇洒才子气。唯独其中一种字体是大开大合,气象雄浑,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字体,混在其中特别醒目。

    王礼伺候李广宁多年,一眼便认出,这是陛下的字体。是杜大人模仿着李广宁,痴痴描摹下来的……

    陛下字体疏朗,但性子也有些不羁。他平时落款从来草草带过,不肯端正写字。显然,杜大人这个字不会是模仿他平日落款而来。

    这些年,只有一次,陛下肯端正写了一个落款,还叫绣娘们绣成了锦囊……恐怕,这就是杜玉章模仿字体的来历了。

    那锦囊背后的故事,别人不知,王礼却是一清二楚。

    ——当初还是东宫太子的李广宁,甄选侍书郎时,最中意的本来是白皎然白大人。可白大人考中进士了,却不顾众人劝,一定要去翰林苑磨砺学问。

    听他不能参加甄选,陛下兴致一下子就败了。那时候的陛下还是个肆意妄为的少年,当即将预备好的见面礼丢回仓库,不想赠给新任侍书郎了。

    其中,就包括了那只锦囊。

    却不想,甄选之日正是桃花最盛时。繁茂桃花掩映下,杜大人一袭白袍,长身玉立,教人见而忘俗。陛下原本百无聊赖的神情,就在见了杜大人起,变成了凝神静气,眼中满是惊艳。

    之后的诗词、政务,杜大人更是对答如流。眉宇间带着几分少年气,洒脱又风流。陛下当时自己或许不知,但王礼却看得清楚,他眼神里的惊艳与欣赏,根本掩饰不住的。

    甄选到末了,这一场里十几个少年,其余人竟然好像只是陛下与杜大人的陪衬似的,连句话也插不进去。那二人谈笑自若,惺惺相惜,眼中更是没有旁人。

    最后,陛下亲自取出了那一方锦囊,又亲自替杜大人挂在了身上。杜大人回以飒然一笑,当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一场君臣对,谁不是一段佳话?

    ——谁又能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

    杜玉章对陛下的情意,王礼早就知道了。但他却不知,早在七皇子叛乱前,杜相竟然就在偷偷描摹着陛下的名字!

    难道那时,杜相就对陛下……

    王礼猛然想起东宫中的七年。七年里,两人酬唱诗对,品评时局,每日形影不离。既然杜相心中从一开始就有了陛下的影子,只怕是早就情根深种了。

    可就在那样好的七年后,他冒死雪夜送信,一心只想救下陛下——却被陛下翻脸不认,整整受了三年的摧残!

    那三年里,杜玉章心中,该是什么滋味?他还会愿意旧事重提吗?

    陛下那样认死理的性子,若是知道自己摧残最看中之人三年,却只是因为一场歹毒诡计——他又怎么受得了?

    若是杜大人真的眼盲了……真的认不出陛下了……那么让伤心往事随李广宁这个名字一起逝去,再不让杜大人想起,难道不是件好事?

    “王礼,你还在此间做什么!”

    王礼还在犹豫间,却不想一个沙哑声音突然响起!他一抬头,却看到李广宁迈步进了房间,一脸震怒。

    李广宁一进房间,正见到王礼捧着那些信笺,登时火冒三丈。

    “朕不是叫你将这些东西都处理掉吗?你这是抗旨了?”

    王礼慌忙磕头请罪,

    “陛下,臣罪该万死!”

    “算了,朕不和你计较!赶紧去处理——永远别叫朕再看到这些东西!”

    李广宁转过头去。他自己不看,自然也不愿意旁人知道杜玉章的不堪往事。这种事交给王礼处置,他一向是放心的。

    他却没想到,王礼心中纠结万千。不知该将这些信封存起来,还是真的销毁。

    “陛下……杜大人情况如何?”

    “对朕客气得很。看样子,是真的将朕当成了个陌生人了。”

    李广宁一声叹息,眼神惆怅。王礼只好宽慰道,

    “这不是陛下所求么?”

    “是啊,确实是朕所求。只是……”

    ——只是事到临头,自己多年爱恨牵扯一身的人,眼里却再没了自己的位置。怎么想,都开心不起来。

    “罢了,不这个。叫你去延请名医。你办的如何了?”

    “禀陛下,老奴已经派人去请了。这西南几个州郡,最好的大夫名为成无尘,据一语断生死,医术极为高明。只是距离这边有几日行程——此刻,大概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

    “那就好。”

    “另外,老奴也着意探访了附近的名医,其中有一个人,似乎才在平谷关落脚不久,但医术高明,已经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病。”

    听了这消息,李广宁一下子转过身,急切地,

    “那你还不赶紧将他请来,替杜玉章看看?”

    “可是陛下,如果杜大人与陛下心结不解,就算治好了病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你什么意思?”

    “奴才是想……若杜大人身子好了,总要四处活动的。陛下就算保持着富商身份,却还是要回到京城,回到皇宫。皇宫规矩那样大,杜大人又是在京城多年下来,怎么会捕捉不到蛛丝马迹?”

    “这种事,到时候再!”

    李广宁却是一声呵斥——他当然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难道让他自己承认,自己注定会再次失去心爱之人?

    “陛下,老奴以为……若是能够将杜大人心结开,或许可以峰回路转,再续前缘。”

    “王礼,你不要自作聪明!朕怎么与他再续前缘?当年朕那样好言相劝,用尽办法恳求他留下,他都不肯!他对朕铁石心肠,你不是不知道!连朕的性命他都不在乎,朕还有什么办法?王礼,你该知道——他对朕毫无眷恋,哪有什么‘心结’……心结难开的是朕,是朕舍不得他,放不下他……”

    李广宁越越颓丧,一拳狠狠砸在了墙壁上。

    “陛下!”

    王礼犹豫挣扎片刻,还是将手颤巍巍伸向怀中。

    “您,您看看这个吧……”

    “拿走!王礼,朕早知道他对朕无情,难道非要让朕亲眼再看一次,再痛苦一次?!”

    李广宁一声怒吼,一把推开王礼伸过来的手,怒目瞪了过去——可他的怒容却瞬间凝固在了脸上。他眼睛盯住王礼手中软绵纸张,嘴巴渐渐长大了。

    “他的字迹……写的是……”

    李广宁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礼却替他完下半句。

    “陛下,这正是杜大人亲手所书,字字句句,都是陛下的名讳。”

    李广宁吸了一口气,呼吸急促起来。他手指颤抖,慢慢伸向那张纸——鸿毛之轻的一张纸,他捧起来的样子,却好像千斤之重。

    等到他展开,看到纸张全貌,他呼吸更急,两眼如在梦中,痴痴傻傻望着那些字,一句话也不出来了。

    许久,他才叹息一声。

    “这是在东宫时候,他惯用的纸笺。那时候他吟诗作对,都用这个。”李广宁像是想起了什么,神情恍惚着,“那时候他写了新的,总要先给我看。若是夸他写得好,回去才会抄写好了刊刻,给别人看。若是稍微迟疑,他当场脸色就黑了,一声不吭转头就走。这纸笺也丢在我那里,直接不要了。”

    李广宁露出一丝微笑,

    “所以那时候我有特别喜欢的,总是故意犹豫片刻。到现在,外面流传他的诗集,人人夸赞才华横溢。却不知,他最好的几首诗,都只有朕一人看过。”

    完,李广宁带着一脸怅然神色,将那纸笺郑重叠好,收在怀中。王礼见他没别的什么,竟然转身想走,不由急道,

    “陛下!”

    “还有何事?”

    “这可是东宫时候的东西啊!那时候杜大人就暗中描摹陛下的名讳,甚至还模仿陛下御笔。怎么想,杜大人对陛下都是情根深种。”

    “情根深种?”李广宁笑了笑,“他那时候,确实与朕亲近。见了这东西,我相信他不是从头到尾都在骗朕,其实心中已经很安慰了。只是人心善变,际遇莫测,后来他在权位争夺时,不还是放弃了看似被动挨的朕,选了那时候如日中天的老七吗?”

    “……”

    “王礼,朕知道你的意思。朕这次不会再旧事重提了,你放心吧。失而复得,朕往日那些得失计较心都淡了许多,只要他好好活着,能留在朕身边,往事朕都可以不与他计较。”李广宁着,单手抚摸过胸前藏着那纸笺的地方,笑容带着怀恋,

    “真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这个,也算是有心了。朕赏你黄金百两,表彰你这份功劳。”

    竟然因为献上一纸纸笺,就得了李广宁的重赏——不过这也不奇怪。这几年李广宁像是疯魔了一般收集杜玉章曾用过的东西,就连当初批阅的折子,写过的谏言,都被他宝贝一样藏了起来,成晚守在书房里读,当真疯魔了一般!

    那不过是普通文墨。这一次,可是亲手书写他本人的名讳啊……

    可正因为感受到杜玉章对李广宁的重要性,王礼更叫心焦。他一咬牙,终于直白了出来,

    “陛下,老奴的意思是,陛下恐怕错怪了杜大人了!杜大人对陛下钟情在前,痴情一片,从未曾背叛过陛下!”

    李广宁神色一凝,慢慢抬头。他脸上是许久不见得冷厉神情,几乎凝成了寒冰!

    “王礼。你在朕身边许久,该知道什么话能,什么话不能。”

    “老奴知道!”

    “你也该知道,有些事能……有些事,就算是你,若是妄议,也绝无可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