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争议

A+A-

    苏寄云若有所思,看着热火朝天的戏,似乎有一点明白为什么天子脚下都能排演这样的内容。

    启发民智,除了一代代的教育,还有各种文化的无形熏陶。有的人看完戏只图一乐,有的人却开始反思。民智开化,兼容并包,这个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银月,我们走吧。”苏寄云拿帕子擦了擦,站起来。

    银月麻利跟上。

    国子监结束考试之后,所有卷子被送往礼部,与入院考试的卷子待遇不同,两百个书院第一名的卷子被单独拿出来交给礼部尚书本人批改,再由尚书上呈陛下。

    礼部尚书一大早到礼部点卯,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批阅室。

    陛下要求这两百份卷子由他单独批改,也不考虑一下他的工作量。慕予怀感叹着自己的苦命,拿出已经叠好的卷子,开始自己的工作。

    批阅试卷是枯燥又重复的工作,因为没有题目,所以内容写得是五花八门。

    “但凡给个题目,也不至于还有人写帝京的地势。”慕予怀吐槽道,他也没想到,绝大部分都在围绕着政事讨论的时候,还有人写地理。

    时间很快流逝,等到太阳西斜,终于只剩下十份卷子。

    慕予怀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在心里打腹稿,待会儿怎么去和女帝诉苦。

    一份字迹清秀的卷子映入眼帘,慕予怀活动了一下脖子,拿起卷子开始看。

    前面的内容中规中矩,写到中部却笔锋突转,直指当下的政事,重点放在了女子入仕之上。慕予怀皱眉,这篇策论写的太危险了,如果遇上个激进的考官,估计第一轮就被打出去了。

    文章的结尾居然是一段问句,这是完全不符合策论格式的。

    “私以为陛下推行女子入读书院之策圣明之至,然女子入仕是否于朝堂有益?殿堂之上的臣子们是否会接受女子进入仕途,以分裂他人的权位?如何保证入仕女子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女子升迁会是否与男子等同?女子进入朝堂,那普通的女子地位能否提高?”慕予怀喃喃道,他难以相信,有人居然敢问出这些问题。

    女帝这些年大力推行女子进入学堂,不仅仅是为了让百姓提高学识,也是为了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以充裕朝堂,带来一些新的声音。朝堂数百年来由男子把持,从没有女子进入过朝堂。

    这一举措在提出时受到了极为激烈的反对,直到现在也有顽固派表示拒绝女子进入仕途,甚至阻挠女帝开设女子学院。可女帝铁血腕之下,各州府还是陆陆续续开设了很多学院。

    可即使是这样,真正进入了朝堂的女子,也寥寥无几。

    慕予怀叹气,敢这么写的,也是有几分胆气了。他很快批阅完剩下的卷子,然后挑出几份,带着进宫去见女帝了。

    长孙承晔整理完奏报,准备去找女帝汇报,路上遇见了急匆匆的慕尚书,他迎上去,“慕叔怎么这个时辰还往宫里赶?”

    “劳碌命呗。”慕予怀指着上的卷子,“刚批完,这几份需要陛下过目,方好排名。”

    “那两百个第一名的卷子?”长孙承晔往他里瞅,“这几份是最好的?”

    “也不能是最好的,有一两份是有争议的。”慕予怀看他这么好奇,“一起?”

    “也好,我也正准备去找陛下。”长孙承晔点头,和慕予怀一同进入未央宫。

    女帝批完今天的奏章,正准备去用膳休息,就看到自己儿子和臣子一同进来了,她眼前一黑,这顿饭又得延迟了。

    “母亲。”长孙承晔行礼。

    “参见陛下。”慕予怀将里的卷子呈上去,施施然站着。

    凤南卿看着卷子和奏章,无语的扶额,“你们吃饭了吗?”

    “尚未。”两人答道。

    “那就边吃边。”凤南卿走下来,派人去备菜,摆在水榭。

    她拿着奏章走在前面,大致翻看了一遍,“写得很详细,看来你这几个月过的很充实。对了,慕南泽不是和你一路吗?他的奏报呢?”

    “应该还在写。”长孙承晔道,“回帝京之后儿臣就没有见过他。”

    慕予怀不好意思的干咳一声,“那个,犬子顽劣拖累二皇子,我把他关着反思呢。”

    凤南卿笑道:“南泽还,没必要对他这么严格。”

    “归,也得管教。”慕予怀摸摸鼻子,“明天把他放出来写奏报。”

    凤南卿拿着卷子坐下,趁着菜还没有上齐,看了一张,“写得不错,该有的都有。主要的名次都排出来了吧?”

    “差不多了,就剩这几份。”慕予怀答道。

    菜色上齐,凤南卿放下卷子,一心扑在吃饭上。

    寂然饭毕,凤南卿揉揉肚子,觉得吃得有点撑。“天色也暗了,宫门估计要下钥了,尚书今日留宿宫中吧。”

    慕予怀正打算拒绝,却被凤南卿一个眼神给逼回去了,“臣遵旨。”

    凤南卿满意的收回视线,看向自己儿子,“你怎么还不走?”

    长孙承晔:“”为什么尚书可以留下来,我却要被赶走?

    “儿臣想看看此次的第一名。”长孙承晔维持着笑容。

    凤南卿奇怪的看着他,打开卷子,扒开密封的名字一栏,一个个看过去,果然看到了苏寄云的名字。她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行吧。刚好今天君晚回来了,你还能去找她聊聊天。”

    长孙承晔点头,“好。”

    慕予怀看着凤南卿挑出来的卷子,才看到名字,“怎么,陛下知道这个学子?她的卷子很有问题,所以拿来给陛下过目。”

    凤南卿笑了笑,意味不明的扫了一眼长孙承晔,对着慕予怀道:“刚回帝京的苏刺史,哦,现在是御史中丞,他的女儿。唔,按照辈分,应该是你表外甥女。”

    “没记错的话,她今年应该十三岁?”慕予怀回想了一下前不久才看到的资料,“这个年纪写出这样的东西,倒是出人意料。”

    “她写了什么?”凤南卿更好奇了,大致将卷子浏览了一遍,看到最后的那一堆问句,也是大吃一惊。“这孩子,确实出人意料。”

    长孙承晔探头去瞅,凤南卿把卷子递给他,拍拍他的肩,“你这一趟,也算是收获颇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