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因果

A+A-

    步临薇一个人在外面漫无目的的走着,她看着远处坍塌的桥梁残骸,叹了口气。

    青州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水位不可遏制的上涨,河道两岸都拉起了一道阻隔线,不让人靠近。河岸经过雨水侵袭,变得柔软,若是靠近,很容易陷入淤泥之中,难以拔出。

    步临薇绕着河岸走了一圈,眉头紧锁。

    不远处的岸边站着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看着河流。

    步临薇走过去,“老爷子,这么大的雨,您怎么不去屋子里避雨?”

    “啊?什么?”老人迷茫的转过头。

    步临薇又问了一遍。

    老人叹气,“我的房子啊,被水冲垮了,无处可去了。”

    步临薇撑着伞,“朝廷拨款建了临时住的地方,怎么会没地方去呢?”

    “那不是我的房子。”老人执着道。

    “等到雨停了,洪水过去,朝廷会另外给您分配房子的,不用担心。”步临薇安慰道。

    老人却摇头,“这雨啊,停不了。”

    步临薇一愣,“为什么?”

    “当官的没有良心,不管天时去种粮食,土地啊,承受不起。这些年啊,要么干旱要么洪涝,没一年收成好的,那些官儿又一味的逼着收税,怎么可能不出事?”老人叹道,“土地受不住,这天自然也看不下去,这几个月的雨,不就这么来的吗。”

    步临薇没太懂,“种地不是只能种那些吗?千百年来都这样过的,地怎么受不住呢?而且,这雨和种地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老人瞧了她一眼,“你们这些女娃,没下过地,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关节。这地啊,它的忍受是有限度的,若是超出了这个限度,它可是会生气的。这老天呢,又是和这地是一体的,地不好过,天自然也不会好过。它不好过,就要发脾气的。”

    步临薇沉默着,这话越听越离谱了。

    老人指着远处坍塌的桥梁,“看到那座桥了吗?”

    “看到了。怎么了?”

    “那桥啊,修了二十几年了,一直很牢固,这一个月的大雨下来,它却垮了,知道为什么吗?”

    步临薇摇头,“不知道。”

    “地啊。女娃,是地啊!”老人道,看着她一脸不解的样子,更是着急,她怎么就不开悟呢,他都的这么清楚了!

    “河两岸的地,松了。”老人看她不开悟的样子就像着急教不会的孙子一样失望,“种东西太多了,土地的养分就会少,土地养分少了,就没有之前那么肥,再加上大雨一直在下,本就没有多少土,还给冲散了。这桥是建在土地里面的,还有一部分架在河流上。连打基础的地方土地都没有了,这桥怎么可能还站得稳呢?”

    步临薇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老人言下何意,“老人家,您的意思是,大雨毁了土地,所以桥才会垮塌?和桥本身没有关系?”

    “对,就这个意思。”老人见她终于明白了,松了口气。

    步临薇脸色一变,“这场雨下了一个多月,青州又普遍是平原和与河流”

    “所以啊,洪灾啊,避不开。”老人叹道。

    步临薇心念一转,“老人家,咱们先去屋子里带着吧,这外面雨太大湿气重,对身体不好。”

    老人摇了摇头,“老头子没多少活头了,只是想看看这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地。这雨啊,停不了”

    步临薇向后面招,走过来两个侍卫,半劝半拉的将老人带回了屋子。

    步临薇则走向苏寄云所在的地方。

    苏寄云刚看完长孙承晔整理出来的目前青州的情况,眉头死死地皱着。

    “苏大人,苏大人。”步临薇放下伞,跑了进去,“这场雨,必须停下来。”

    苏寄云抬头,“是否下雨,非人力可控,怎么停?”

    “我刚刚遇见一个人,他,这是天灾,同时也是人祸。”步临薇严肃道,“不能再让这雨这么下下去了,否则青州的千里良田,怕是要在这场大雨里面毁掉了。”

    苏寄云放在折子,“具体点。”

    步临薇将刚刚与那老人的对话重复了一遍,苏寄云听完沉默了。

    她与长孙承晔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

    天灾从来都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天灾一向都是人引来的,这世界万物相生相克一环扣一环,到最后谁也不清到底是谁的问题。

    “青州的赋税额,在大晟并不算高。而且因为土地肥沃,适宜种田,所以每年的赋税还有富余,这一点在百姓之中也是可以求证的。既然赋税不高,百姓也能得到富余,那么当地的官员,为什么还要让佃户种更多的粮食?他们把这部分粮食放哪里去了?”苏寄云看着长孙承晔,问道。

    长孙承晔扫了一眼步临薇,斟酌道:“青州的赋税,是双重的。”

    苏寄云睁大了眼,“什么?”

    “除却走公账的赋税,还有一重税收,不止针对当年的粮食出产,还有各种其他作物,再加上各类动物。这一重税收,直接上交皇室。”长孙承晔道,“但这部分的占比不大,一向只有公账的四分之一。所以根本不至于构成如今水土流失的情况,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苏寄云欲言又止,她只知道青州表面的赋税额,没想到皇室在私底下又加了一些。虽然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但长孙承晔是四分之一就一定是四分之一,不会超出。制定数额的时候一定是估算了百姓能够承受的程度的,皇室再想剥削,也会有所顾忌。

    “既然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苏寄云皱眉,“难道当地官吏在此之外,还另外增收了赋税?数额一旦超出,户部很容易就会查出来。我过了大晟各个州府的赋税册子,并没有这种情况。”

    “不是所有账册,都会上呈户部的。”长孙承晔提醒道。

    苏寄云沉默了。

    前段时间英国公和霖郡王,不就是鲜明的例子吗?从他们府邸找出来的那么多东西,还有那些藏的严实的账册,背后流通着多少钱款与罪恶。

    账册可以不上交,也可以造假。

    苏寄云恶狠狠道:“青州的官儿们,等着我的彻查吧,谁也别想跑。”

    步临薇上次看到她露出这样的表情,还是宁王凌迟之前。

    她默默后退了一步,提前为青州的官员们默哀。清白的自然不用担心,那些要是有些许贪墨的,就等着完蛋吧。

    长孙承晔看着她变了的脸色,无声笑了笑。

    青州的官员们,遇上他们俩算他们倒霉。

    帝京。

    苏虞收拾好了东西,向家里交代了两句,便带着人奔赴青州。在路上遇见了女帝所派遣前往青州的使者,两拨人便结伴同行,一起前往青州。

    苏寄云刚和长孙承晔一起巡查完各地的安置点,苏虞便赶到了。

    “姐姐!”苏虞跑过去。

    苏寄云看到他,沉下脸,“你怎么来了?”

    苏虞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生气了,“我来帮姐姐啊。”

    “胡闹,青州现在千头万绪,你来干什么?快点回去。”苏寄云把他往外面推。

    苏虞不动,“陛下让我来的,姐姐你不能忤逆陛下的旨意。”

    苏寄云瞪他,“你翅膀硬了,还会找人来压我了?”

    苏虞不话,只是固执的站着。

    长孙承晔走过来,看着斗鸡似的俩姐弟,心下无奈。

    “人都来了,再撵回去也需要时间,再了,这里事务繁杂,他能帮一点算一点。他跟着沈三学了好几年武功了,也该看看成效了。”

    从未感受到二月份赶稿如此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