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只知道县令就是整个县里最大的长官,估计是什么事情都要做主,但是真的看到了当上县令需要做到的地方有基本的维护治安,掌管着县里的行政、司法、财政、民政、军政、教育等等方面与一身。
周浩先被吓到了,随后就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都是自己要承担起的责任啊。定了定神,正准备问问大致上怎么做的问题。没想到丁兄要先带自己了解当一个县官要被考核的各种问题。
考核?周浩虽然想要了解,但是还是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前面给自己提的县令富有的权利和它所带来的义务。至于考核,只要做到了前面的事情。或者周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当一个为民的好官。
不过随着丁广深的越来越深入,周浩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这哪里仅仅是考核而已啊,明明就是用来告诉县令每年必做的工作,还有监管他们。当然现在自己也是里面的一员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是周浩却很开心,越是这样有规章制度,那么政治上即使再不清明的人,也会做到最基本的工作,县里的百姓们越是会得到实惠的。
在这种制度的治下,就算没什么作为的县令也会做到作为县官的基本政绩。那么对于普通百姓来,可不就都是他们的父母官了。
周浩这是被古代的官员制度给惊倒了,想到现在就发展的这么完善了,以后朝政情况还不是会越来越好。其实不然,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措施来使得县官做到政治清明,毕竟这是最基本的管理百姓的官员,想要整个江山社稷都稳固的话,县政清明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要是一切这么简单的话,那岂不是等到制度最完善的时候,就不会有朝代的更替了,到了后面的某个朝代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其实不然。
周浩现在看到的种种好的方面当然是对的,但是前提是这个监管是有力度的,要是随着朝廷发展到后期,整个朝堂的氛围都会变得沆瀣一气。而皇帝就算不是昏聩之君,也掌控不了整个朝廷,更何况算的上是山高皇帝远的县令呢。
要交接的地方还真的没有那么多,毕竟其他的总总都是要考核丁广深的,更何况他正要去述职,在这之前的任职情况可都和这次的考核等级是挂扣的,所以不存在没什么没干好,甚至没干完的地方。
周浩只需要知道他去年的各种政绩完成的情况,心里有个底就行。真正麻烦的还是一些没有审完的案例,这是让他对这里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要开始办案了。
这才让周浩注意到刚才丁广深的话,县令是当然的有断案的权利,应该谁都没有,就只有县令才能够判定的。谁让他是这里最大的官员,谁敢越过他去办案呢!只能都怪现在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还没有分开来。
这边周浩在接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也尽力的学习着,就怕自己一个弄不好就别光想着当个好县令,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到,那岂不是让百姓们受苦,自己连其他的本本分分的完成工作的人都比不上。
更何况他还承担着一份重任,那就是圣上的信任。虽然他心中对这些君君臣臣的东西并不是多信服,也不代表着他不清楚封建皇朝里的老大的支持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自己算是有一方面入了他的眼,以后只要顺顺利利的完成他对自己的基本期望,仕途最起码是顺畅了。
虽然周浩在乎的并不是这些东西,也不代表着他不知道很多人的羡慕甚至是嫉妒,古代可不像现代一样,这是家天下,即使实际上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的局面,也不代表着皇帝的权利就了。
当皇帝厌烦一个人的时候,那么那个人此生出头都无望了,除非他的名声足够响亮,但是也最多让他有不受别人闲气的能力了,毕竟谁知道哪个达官贵人会不会想着借着踩他一脚来让皇帝对他另眼相待呢!
而皇帝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看古往今来的这么多佞臣就知道了,位极人臣不在话下。
自己决定好的路还充满着荆棘,虽然有了很多的支持,但是要是不努力的话一切的辛苦都会白费。就像是之前的一些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众所周知的是古代社会从很久以前就有科技发展的苗头了。比如机械方面的墨家,医学方面的扁鹊,还有毕昇,华佗,祖冲之等等等等。科技的这条路上从来都不是靠的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在前任的积累上发展的,这已经是一条很好走的路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呢!
很多人回想着这是不重视的缘故。但是周浩思考的多了,就会对这个结论产生疑问,难道欧洲那里新兴起了现代科技之路,就是因为足够重视吗?不,当然不!只是有需求罢了!
那么这又牵扯到了另一个地方,难道每项技术发展之前,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当然有,只是比之较为麻烦罢了。但是在新的技术还没有出现之前,肯定是最有效的办法了,那么又怎么会想到要改善呢!
周浩想了想,有那么一点浅显的认知。
往后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前面技术的支持,所以之前的技术手段也很重要。
而人的重要性就更别提了。要不然为什么有的人有那么一点灵光一闪,而其他人则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