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件事情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周浩叫来余师爷。
“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告诉人。”余师爷这算的上是柳暗花明,苦尽甘来了,功成名就!呸呸!这都什么跟什么。反正任何成语都不足以表达此刻余师爷因为被重用而肝脑涂地的心情。
可能是真的有些过于喜形于色了,周浩看着余师爷的也难免的有那么些许愧疚,毕竟人家才是这个县衙里正统的师爷,自己却一直有些‘任人唯亲’了,这样不好。
于是本来只是想着咨询一下情况的周浩这会儿也有些想法了,于是问道:“今个我看往年服劳役,都是在冬天的时候,这个有什么法吗?”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因为很久没跟县令大人接触了,为了避免再次被入‘冷宫’,余师爷想的有些久。
“回大人,服劳役到是没个时间要求的,但是一般县令们都会按照往年的例子来办,所以冬天服劳役就这么一年一年的延续下来了。”
“要有什么方便之处,据人这点微薄所知,因为这个时候农忙刚完,百姓们也都无所事事,所以才会选取这个时间点吧!”
这话的也有道理,周浩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本来就是农耕社会,当然是一切以田里的庄稼为准,看来时间上是不能够变了。
可是大冬天的干活会不会太冷了。因为有这样的忧虑周浩就向身边的人求教。
余师爷心的看了眼,这大概不是笑的,那就更难回答了。
大人这真的完全就是推己及人了,虽然是好意,但是也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别余师爷对自己的回答还真的有些拿不准怎么话了。
“怎么?”周浩本来是随口一问的,却没想到竟然让余师爷为难起来了,看来里面有些问题。
余师爷怕忍耐了大人,但是更怕被大人看做是没用的人,于是略一思考就回答:“大人,服劳役的时候倒是没见到几个冻着的。”
“嗯?”周浩没想到这个情况,更好奇了:“你看,是什么情况?”
“这整天干着活应该是冻不着的!”话里还留有余地。
别周浩这个也没多少经验的还真信了。不周浩的关心没对地方,就是余师爷也是半懂不懂的。
这个情况一开始周浩没发觉,后面再问更细致的情况,就清楚了。
本来想着自己实际考察一下情况,还是看到旁边余师爷有些恳切的眼神,这才想起自己好歹是个县令了,有了官威,跟百姓们亲近都显得亲近不起来了,再加上这本来就是县里给的配置,也不能事事都自己亲力亲为,至于这个余师爷到底能不能够让自己满意。
反正服劳役的事情还早着呢!就算临到头有什么问题再改也不晚,就让他看看这个人的能耐到底如何!
“余师爷,既然你对这件事情也有几分看法,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看看百姓们到底会在冬日里服劳役有什么需要,尽量的要减少伤亡。这个可能是需要用心去走访的。你能做到吗?”周浩还是有些不放心,即使是给他的一场试炼,还是告诉了他自己的期待,看在自己这么殷切嘱咐的份上,应该会好好做到的吧!
以后不敢保证,至少这回听到大人分配给的任务,余师爷激动的不得了,当即就保证道:“现在百姓们有大人的关心,还有医院里的大夫们给治病,肯定会好好的熬过去整个冬天的。”
“希望事实如你所吧!”周浩也期望会这样。
这边周浩按照自己的步伐来一步步的实现他的目标。
而朝廷里因为现今天子对改革派的支持,整个朝堂之上不全是改革派的官员,也是占据了大多数,整个氛围都耳目一新了。
现在下放到地方当县令的不是改革派也没多少保守派,毕竟这个官职是最体现圣上圣意的地方,怎么会不先从这个地方整改呢!
今天正式改革的开始。
“陛下,臣有本奏!”看着周衍神情严肃的话。
公治舟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从圣上亲政开始就跟太后在政治上有所分歧,当时自己虽然觉得不妥,但是大丈夫当然要坚持自己的所做作为了。
却让圣上跟自己渐渐疏远,让周衍有机会上位。好不容易寻到他的错误,让周衍一直呆在地方上远离朝堂,还是不能够阻止他的上位,毕竟圣上心有此意,而改革派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公治舟是什么心态暂且不提。
只为了这一天周衍可是准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有很多政令圣上即使支持自己也不一定愿意就大动干戈,还多亏了自己在地方上所见所闻这才服了圣上,于是才有这么一天。
“臣在地方上多年,发现很多历法初时是好的,但是随着年月的变换,时间的推移却越来越不合时宜了。不仅如此,有的成了百姓的负担,商人们暴利来源的根本,只是这些却苦了寻常百姓们。因此臣这些年每每有所得都记录在案,到了今日终于能够上书,一臣对这些旧法的意见了。”
“哦!那卿就看你的所见所得。”很显然这是给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听的,因此大家都默不吭声的等待他的发言。不论是激动的想要立刻实行的人,还是想要推翻这里面的荒谬所在,都在耐心的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