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A+A-

    不过现在方大夫一点也不担心家传不家传的问题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了,周浩也不强求些什么,人总要有个过程来接受那些新奇的东西。

    就比如自己一开始办的学校一个人也不来,现在可好都知道是好东西了,各个抢着要进学校,自己已经让考试变得很严格了,就是怕那些比较有钱的人钻了空子,可是还是有很多没钱的穷人考试失败的刷下去的比较多。毕竟他们回到家里估计都没时间去学习了,这让周浩看着不爽快,要不是二哥在一旁拉着,肯定再办几所学校的。

    当然这些都是周浩自己想的远了。这边方大夫想了想又制定了目标给周浩听:“马上就是换季的时候了,现在医院就开始着手准备应对伤寒的措施,争取到时候降低得病的人数。”

    “对了,大人到时候册子别忘了发下去。”

    “嗯,你们尽心尽力的去写,一定要是大家都懂的语言。到时候我让每个地方的里正去办,争取让每家每户都知道平日里的注意事项。”

    “用的就是平常话的语气,用大人的话是口语,对吧?”听到周浩强掉这点,方大夫一下子就想到了学校里面根据大人的要求,反正不是以靠科举为己任,只是为了方便当学徒,所以学的东西按照大人的不是书面语,而是口语。

    道这个,当时周通是真的怕他弄出来的这个东西被读书人攻击,本来这个学校就很不伦不类了,现在再这样,周通真的是很心累。

    还好周浩后来给他们区别划分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反而让读书人感受到了尊重,这个事情才没有闹大。周浩可不知道二哥整天为了自己的只要稍微出格一些的想法提心吊胆的,但是有因为这本来就是周浩获得圣上青眼的根本,也无法他,只能自己在那里担心了。

    至于周浩,他会有那个心思嘛!

    “大人,我把目前的计划定为减少外感风寒的人数,也正确能够多多的治愈疾病。”

    这个目标很好,可是这是在感冒根本没有很好的治愈方法的古代,周浩也不好让他们就这么付出,于是算是提议:“你们先研究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有为了防止被感染,像这种疾病就单独在一个房间里。”

    这点不用周浩吩咐,方大夫也会注意的。

    不过周浩还是希望能够隔离的很彻底:“你们自己也要注意些,尽量带一些遮掩的东西。”

    “这样专门剪裁一件衣服罩在外面,还有口鼻都要盖住,手部也要注意,总之只要是暴漏出来的地方都要多多注意着。”周浩这也是着着就想起来了。

    方大夫当然不知道则只是周浩照搬后世的想法,还以为是大人的关心,对这些这么关注才会想起这么多保护的措施,可以非常感动了。

    周浩见此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并没有尽力,因为对这些的了解只是流于表面,就像之前还在木匠铺里插手,后来就希望的是把人手都培养出来,因为知道自己除非在那么灵光一点想到一个又简单有实用的发明,否则自己在研究发明上面就没什么作用了。

    因此也有点拨他的意思:“你自己在看着办,注意一下你们自己也要保护自己。”

    “是,多亏大人的关心了。”大概是被这样细致的关怀,方大夫不仅干劲十足,还充满信心:“我回去就让大家一起努力。”

    周浩当然是鼓励啦!

    就这样在大家的联合起来,特别是今年也不是什么荒年灾年,虽然仍有换季的风寒来袭,在总总的应对措施之下,还算是控制得体。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当初办的学校可起了大功劳,再怎么平常话的语句,毕竟还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大众来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更何况去做到呢!

    里正虽然有派人每个村子都去讲解,但是毕竟都是不识大字的老百姓们,能够理解一些就不错了,至于记得全部,按照规矩做到全部,可靠的就是他们村里去学校里上学过一段时间的娃子了。

    “他爹,今年要多拾些柴火知道不?”

    “今年已经顺利很多了,很多张家,刘家和王家大老爷都允许咱们去劈枯树,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肯定会比前年好过的多了。”娃他爹正发蹲在自家门口愁家里服劳役的事情呢。

    “那就好。”听到他爹这样,就放心多啦!“老爷们今年可都够善心的!”这可是心里话,平时能够让他们在山里拾些柴火就很和善了,今年还让动那些长在土里的树,虽然是死的。

    “哼!哪里是老爷们善心够啊!”娃他爹在完这句话后就压低声音道:“要我啊这都是咱们托了县太老爷的服气了。”着还往远处一拱手。

    “你看看从这个县太老爷来了以后,看病也不要银钱了,读书识字都有人免费交,每天中午还有白面馒头吃,我看铁蛋可幸福得很啊!”

    “是啊,多亏了咱们铁蛋努力,听咱们附近几个村的几乎都没有在那里读书超过一个月时间的。”道自家的娃,孩子他娘也骄傲起来了。

    孩子爹也骄傲的不行:“你以为是为什么啊!咱们家铁蛋一回家,就让他自己背书,要不用树枝在地上写字都行,天天刻骨的练习着,这才让他能够保持的住名次,没有在最后几名里,现在不是越学越深了。”

    想到自己当初的远见,孩子爹现在还骄傲的不行:“你也不看看现在整个学校里能够保持住名次,留在学校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什么人?”孩子娘想了想:“是不是都是那些沾亲带故的!”想到这还有些愤愤不平。

    “你啊!想的不够深。”这样着,还有已故深深的骄傲感,都是因为自己看的够身,不被眼前的一点利益迷惑啊!

    看着她求教的眼神,一副那你没办法的样子,还是解释了下去:“都是在家里刻苦读书的。”

    这么一还真对!

    “我让咱们娃子一回家就啥都不干,就只管读书。看看村里出了王大娘家的孙子,还有谁跟咱们铁蛋一样能够留在学校的。”

    王大娘家那是家里的劳力多,不在乎孙子是不是非要去赶牛放羊的,他们家的孙子也是个聪明的,听在班里的名次比铁蛋还高。

    “当家的,还是你懂得多!”

    “那当然,当初要不是我凭着多卖一些力气也不让咱们娃子好好读书,也不会让县里当铺的掌柜看上了,非铁蛋适合在他们那算账。”孩子他爹一个高兴漏了嘴。

    “什么?”孩子娘从来没听过这个事情:“那你怎么不让铁蛋去,要是早去的话,铁蛋肯定能够挣很多钱了,这样以后亲了也好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