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据河洛取天下

A+A-

    冯恺迈步进入参赞室,众参赞立即起身,站如标杆。

    “都坐下吧。”冯恺压了压看向徐老五道:“看,什么大事竟然让咱们武锐军一向淡定从容的徐军师这么般紧张。”

    徐老五肃声道:“大帅,刚刚得到两个最新消息,堪称石破天惊!”

    “嗯?”

    “就在二月二十二,闯王攻打开封!”

    冯恺并不意外,李自成攻取洛阳杀了福王之后不久便率领大军进攻开封,这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事,而且是大事,他自然不会不知道。

    都崇祯十四年是明末农民起义转折最大的一年,而这个转折的点就是洛阳沦陷!

    洛阳城陷,不仅仅意味着农民军从战略逃窜改变成为战略进攻,而是意味着农民军将领思想上的根本转变!

    在洛阳之战前,农民军虽然声势极其浩大,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然而这几十万大军九成都是被裹挟的流民,是乌合之众都算是抬举农民军了。

    面对这样的农民军,朝廷依旧拥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以洪承畴、孙传庭、左良玉为主要军事力量的明军采取的各种战略谋划对农民军围追堵截,迫使农民军只能四下逃窜,最惨的时候,李自成仅剩十八骑逃进商洛山,张献忠更是被逼假降。

    然而当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几千兵马杀出,张献忠降而复叛之后,在和明军的游斗鏖战当中,农民军逐渐从败逃转变成为战略。

    白了就是在一场场转进作战当中牵着明军的鼻子走,让明军疲于奔命之时,一点点消耗力量。

    随即便是李自成克洛阳之战,这一战充分明李自成已经拥有了攻打重城的军事实力,同样更是思想意识上的极大转变,明闯军已然意识到流窜的最终结局就只能是被剿灭,所以迫切的想要寻找稳固地盘,并且拥有站稳脚跟,抵御明军围剿的底气!

    洛阳失陷,对崇祯,对大明而言是无比巨大的打击,对明军的士气则是堪称断崖!

    同样,因为攻占洛阳的巨大胜利,让农民军开始有计划的对重城开始下,那么和洛阳不过四百里的开封,自然而然首当其冲成为李自成的下目标。

    不过开封和洛阳不一样,冯恺记得很清楚,李自成前前后后三打开封城,前两次面对坚固的城防和不惜血本的周王朱恭枵,最终只能是铩羽而归,第三次其实也差不多,李自成奈何不了同仇敌忾的开封,于是用了绝户计

    掘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倒灌开封城,最终把开封军民全部喂了鱼虾,进而夺城!

    “开封没那么容易被破”

    徐老五包括众参赞皆是一愣,要知道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众参赞议论的方向并不是李自成能不能破开封,在他们看来,能攻取洛阳的李自成,拿下开封不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讨论的是李自成夺开封之后的下一步战略计划,以及会对武锐军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然而大帅现在开封不会破,而且语气极其笃定!

    冯恺微笑道:“福王镇守洛阳,然而朱常洵此人贪财好色,穷凶极奢,这些年在封地酷虐百姓,横征暴敛,早已经闹的天怒人怨,李自成打洛阳之时,福王也确实不蠢,拿出大量钱财来征召勇士抵御农民军,只可惜洛阳百姓早就和他离心离德,甚至深恨之,农民军的到来对于洛阳百姓而言,或许根本就算不上坏事,在王失军心、民心,仅仅靠着文官支持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守得住洛阳,所以洛阳城破,本帅并不意外。”

    众参赞觉得大帅这话属于典型的马后炮,是在为洛阳城破,牵强附会的找借口,不过这毕竟是大帅的见解,就算再如何不屑,不认同,这脸上是肯定不会表露丝毫的。

    “而开封不一样,因为镇守开封的乃是周王”朱厚炜叹了口气道:“周王素有贤名,在开封也以善待百姓而著称,大灾之年开仓赈济之举更是不少,李自成兵临城下,周王就是主心骨,只要他肯疏财犒军,那么开封军民一心,凭借李自成的力量还不足以破开封。”

    “大帅仅仅因为这些便能如此笃定?”徐老五忍不住问,实在是觉得这番分析过于草率。

    冯恺呵呵笑了笑,他总不能他是穿越者,所以明末的一些大事件他清楚的很吧,于是摇了摇头:“不是本帅笃定,而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本帅闲来无事便喜欢分析,得出多少种推论,然后从这些推论当中选择一项最为合理,也最是可能出现的结论。

    李自成打完洛阳,那么下一步目标必然是郑州和开封,很显然开封的影响力比郑州更大,若是攻下开封,那么就能实现‘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构想。

    此时李自成拥兵十万,然而想要攻取重兵驻守,还要面对肯花银子得民心的周王镇守的开封,很显然没那么容易,甚至是不可能,在本帅看来,李自成绝无可能强攻取开封城,想要破开封城,只有一个办法

    掘黄河之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