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进山城

A+A-

    闻公良脸上灰败一片,冯恺一桩桩一件件将他这两三年间犯下的罪孽数了一遍,证据确凿不确凿无所谓,因为他很清楚,只要冯恺让他死,他就活不到明天。

    “绑起来,遂宁公审!”

    闻公良彻底尿了,公审!

    成都公审何其惨烈,他光是听了一遍就浑身发颤,但凡被公审的最后的下场都堪称惨不忍睹。

    冯恺竟然要公审他,他会是什么下场。

    这时候硬气屁用没有,闻公良一边大声求饶,一边后悔,半个月前,这遂宁城里的大户就已经纷纷出逃,尤其是作奸犯科的豪绅更是逃的一个不剩。

    豪绅之所以要逃,其实原因很简单,张献忠那老贼都杀到眼皮子底下了,不逃?难道等着被张老贼抄家灭族?

    就算张老贼没杀来遂宁,可成都那边的冯恺呢?

    这年头从来都不缺聪明人,他们知道武锐军的政策,更知道冯恺会用什么段对付地方上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不跑快一点基本上就是等死。

    所以一个个溜的比兔子还快,逃的快的,三个月前就已经举族迁徙了

    这些狗贼要逃,冯恺一时半会还真鞭长莫及,但是跑的了和尚可跑不了庙,别以为逃到了其它地方改头换面甚至隐姓埋名就能躲得过去,冯恺中的鉴查院专门盯着那些举族迁徙的富商大户,一旦核实

    那就等武锐军入城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道理身为读书人岂能不懂。”冯恺冷笑看着闻公良道:“你懂,但是你和这天底下大多数的贪官污吏一样,管不住心底的贪,贪久了贪多了也就习惯了,于是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段,为了贪渎可以枉顾律法,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啊,不是没有报应,是报应来的太晚,拉下去。”

    章谷山轻颤道:“大王,下下官有罪,那茅谈风两个月前便举族离开遂宁,家中土地能变卖的全卖了,无人问津的也全都弃之不顾,茅家在如今遂宁已无一人。”

    冯恺冷哼道:“遂宁城里作奸犯科乃至罪大恶极的可不止茅家,就算全逃了也无所谓,左右多活几天罢了,按照本王的规矩,如果不逃,最多死个家主和大恶之奴,其余族人充作军奴罢了可逃了一旦逃了,就算逃到天涯海角,只要被捉住,首犯凌迟,其余皆斩!”

    章谷山打了一个冷颤。

    这次出征,随行的读书人多达两千余,这些读书人都是在公务员考试当中落选,然后进入冯恺特别开设的公务学堂当中进修了好几个月的。

    让这些读书人进修的目的就是为了撒满天下。

    如遂宁这样的州城,毕竟离成都比较近,所以对冯恺颁行的政策都很熟悉,就好像这章谷山一样,即便没有熟悉川西吏治的读书人从旁协助,也能将事情办理妥当,但是川外呢?

    所以他把这些进修好了的读书人带在身边,为的就是将他们安排在各州各府,建立起全新的具备成都特色的行政体系,并且完善公务考试,选出合适的底层吏员。

    原本的胥吏若是有能力可以适当保留,若是能力不足或者干脆就是蛀虫的,自然全部开革!

    章谷山在遂宁做的不错,可毕竟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公务学习,自然也就无法真正领会新的政治体系当中蕴含的精髓理念,于是冯恺还是留下两人协助,毕竟遂宁没有兵乱,体系还算完整,整饬起来必然也会多费一点脚。

    料理完遂宁之事,冯恺连进城的兴趣都没有,大军直接开拨,朝重庆进发。

    四川地势复杂,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法,在这样的地势上行军,就算武锐军再强,可一旦中伏,那结果也必然是灾难性的。

    对于冯恺而言,急功近利最不可取,稳扎稳打,平推一切敌才是最正确的战略规划。

    重庆又叫山城,乃是依山而建的雄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附属于重庆的钓鱼城在南宋时候更是阻挡蒙元大军长达数十载,南宋亡了,钓鱼城依旧不动如山,期间甚至还干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让整个蒙古形势发生根本性逆转,间接替大宋延续了至少十年以上的寿命。

    但是明末不是宋末,宋末面对的是想要奴役华夏万民的异族,天下汉人视死如归也要和异族血战到底,这和满清入主华夏之后,抗清起义几乎绵延贯穿了有清一朝一样,至于清初那段时间,为了抗清,更是涌现出一大批的豪杰志士。

    但是现在重庆面对的不是满清异族,而是祸乱天下长达十四载,如今建立大西国的枭雄张献忠。

    明廷腐朽,社稷飘摇,官场、民心早已不稳,甚至不少人都盼着改朝换代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明朝将士能有什么必死之战的决心,更何况大明将领倚仗的都是家丁亲军,寻常兵丁的死活哪里会被放在心上。

    将无战心,兵无斗志,就是此刻重庆守军最真实的写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