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舌之吻
三百只热气球在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上空肆意倾砸着陶油罐。
西安夜袭,已然让满清知道武锐军拥有空中打击的段,只不过不知道具体是何等段罢了,然而居庸关上的热气球终于让这些从白山黑水当中走出来的土鳖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神乎其技。
几乎通神一般的段传到多尔衮耳朵里的时候,让这位大清国摄政王,满清的绝代枭雄终于感受到了什么是深深的绝望。
既然已经暴露自然也就没了藏着掖着的必要,所以在大军抵达山海关的第二日,明知绝无可能招降的前提下,统兵主将袁老四,即刻下令攻打山海关。
面对雄城坚关,没有什么是比火攻更完美的战法,而用火什么能比得上热气球?
袁老四一次性拿出五成储备的火油直接倾泻在了山海关之上!
天下第一雄关顷刻间成了天下第一火关,西安城墙上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只是远比那一次更加惨烈。
原因很简单,打西安的时候是夜间,西安守军只有少量在城头上宿卫,加上李过见的快,所以哪怕是城头守军都逃掉了不少,但是山海关不一样。
面对来势汹汹的武锐军,清军如临大敌,光是关墙上准备御敌的汉旗兵马就达七八千之多。
而且袁老四还用了绝户!
武锐军投掷火油罐并没有直接投在关头之上,而是投在了清军退路上面,那些守御关墙的清军什么时候见过这等阵势,一个个的直接都看呆了去,等到号丧着发觉不退,几十根火把从天而降,瞬间便是冲天大火。
随后热气球极速升空,否则冲天而起的热浪非得将热气球给冲掉下去不可。
很快又是无数的油罐砸在关头上面,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火把,同样的冲天之火。
山海关关头倒没有被火焰彻底吞噬,但是没有被火焰笼罩,挤满了守军的区域,只会更加惨烈。
铺天盖地的火焰连空气都被焚烧一空,挤在空地上的守军最终的下场只会是窒息而死。
和在火海当中翻滚哀嚎的守军相比,活生生被憋死或许还算好些,至少死了不会成为一具焦炭,但是死后那恐怖狰狞的面庞足以让任何看到的人心惊胆战,夜夜难以入眠。
随军参赞庄不疑默默念诵着佛经,似乎是在为惨死于关头上的守军往生超度。
“二哥在成都的时候总是喜欢一些莫名其妙还自相矛盾的话,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还以杀止杀,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无辜百姓免于战火之灾,本将耳朵听的都快起老茧了,也觉得本将已然足够铁石心肠,可看到眼前的火海炼狱,竟然会泛起一丝不忍”
西安夜袭之火和这山海关之火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个是在夜间,而且出动的就只有飞天军,夜色之中看到的只有通天之火,对于炼狱之景体会的终究有限。
而且西安守军当时被烧成焦炭的也仅仅只有数百,当武锐军漏夜杀上城去,又哪有闲情逸致去看那些焦尸。
可现在不一样,大军就在数里之外观看飞天军在山海关上的表演,那关墙上上万守军浑身冒火,四处乱窜,跟下饺子一般砸落关下,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即便隔着数里远都声声入耳。
山海关守军已经彻底疯了,还没被烧死被憋死的守军哀嚎着从关头上接连不断的往下跳,八里长的关城四处都是惨叫着摔落城下的守军。
山海关高近五丈,那可是接近十五米,从这种高度摔下来,除非漫天神佛保佑,否则就算侥幸不死也是骨断筋折,在战场上重伤几乎等于是宣判了死刑。
镇守山海关的乃是努尔哈赤第七子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和三顺王之一的怀顺王耿仲明。
满清三大顺王之一的智顺王尚可喜随阿济格西征,在绝望之余,选择拼死一战,最终如愿以偿死于西安之役。
如今怀顺王耿仲明步上了尚可喜的后尘,不过想来耿仲明在临死前一定会无比羡慕尚可喜,因为至少尚可喜死的还像个男人,他是死在冲锋的路上,虽死不冤。
可他却是被活活给憋死了去,死的憋屈无比,也狰狞无比。
阿巴泰死的更加惨烈,飞天军升上山海关之时,他就意识到不妙,等到飞天军投掷油罐时候,惊骇欲裂的阿巴泰立即撤离关墙,然而还没来得及退出去,火把从天而降。
刚才踏上火油路的阿巴泰瞬间被火海吞噬,身边护卫的几十名亲兵谁也没能逃过火舌之吻
袁老四有些不满,于是脑子里面又想起了老二的话。
还记得当初在成都的时候,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的操练,不少将士都心存不满,认为武锐军足够强悍,早就该拉出去征战天下,为二哥打下这大明的花花江山了。
然而二哥一直强压着,最终还在崇祯殉国之后将蜀王扶上了皇位。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武锐军高层目瞪口呆。
当初弟兄们潜入成都,有惊无险的拿下蜀王府,那个时候他们还需要蜀王这面大旗来遮风挡雨,也是吃定了崇祯皇帝在当前形势下,就算明知道蜀王或者冯恺图谋不轨也只能咬牙忍耐。
要不然如何?派兵攻打四川?那也得有兵才成
但是武锐军兵强马壮,战将如雨,甲士如林,蜀王的利用价值早就没了,那个时候就算冯老二一刀把蜀王杀了,自己坐上皇位,崇祯帝又能如何?
但是冯老二咋的?
他蜀王的价值不在成都不在四川,而是在天下!
他不惜一切代价锤炼出武锐这样的强悍之军目的何在?
不在战争,而在威慑天下!
还过武锐军一旦出川,不会经历太多的大战、恶战,至少不会有太多两军正面冲杀的会,因为只需要几战,就足以让天下间任何一支军队胆寒,包括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建奴!
至于蜀王称帝,则是大义,是名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天下传檄而定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