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2,天下局势2

A+A-

    “对接下来的行动,各位有什么看法?”

    时光匆匆,转眼已到了大业八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封山属下抓心恢复民生,又有封山以道力兑换粮食,使得治下已经初步安宁,虽然还有叛乱发生,却没有引发更大的动荡。

    而也在过去的一年里,余下诸侯联军也练兵秣马,并各方协调,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

    联军中以杜伏威为盟主,统筹各方联军调动,又分四方兵马。

    东方大军以洛阳朝廷派遣大将杨公卿为帅,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四位为大将。

    西方大军以长安李阀李世民为帅,下不止有天策府猛将谋士,更有李阀重要人物李神通支持,可谓是四军中做强之人。

    南方则是李密属下,本来最适合做李密中领军帅才的非徐世绩莫属,可他半路为魏征右拐投效了封山,最终李密只能迫于无奈亲自带兵前来!

    当然!

    李密此人也不是单纯的下无帅才可用,他作为曾经呼声最高,最有可能称为天下霸主的人物,底下还是几个拿的出的人才的,之所以要亲自前来,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跟杜伏威争盟主这个位置。

    盟主的重要性,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也有着很多隐形好处,比如名正言顺,这东西在古代是好处无与伦比的,不止能占据大意,还能引来无数人才投靠。

    可惜!

    李密的算盘打的很好,他也确实有资格争一下这个盟主的位置,毕竟其他诸侯可不会亲身前来。

    但是!

    所有的诸侯代表没有傻子,他们怎么可能让李密多了这个名分?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怕杜伏威占据大意,那是因为能称为诸侯的人几乎都能看出,杜伏威此人虽然是为枭雄,但却没有争霸天下的能力,尤其是在他的兄弟跟他分道扬镳之后,他的势力减弱了不少。

    又加上此次联盟的地盘是杜伏威大本营,他先天就占据一部分优势,还有寇仲狠心抛出了杨公宝藏的秘密,并许诺用杨公宝藏中的所有金银财宝,金戈兵甲来支撑这场对封山的战争,最后其他势力不愿意让李密占了便宜,最终同意杜伏威当上了这个盟主。

    到此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交代一下。

    寇仲、徐子陵确实如愿取出了杨公宝藏,并在各方势力协调下逼李渊低头,同意让他们将宝藏中的金银铁甲运出,而在这个过程中,邪帝舍利还是最终被邪王石之轩给抢走,并借修复了自己的精神,称为了江湖上第五位无上大宗师。

    等这段时间诸侯联盟终于准备好了一切,下一步就五路其出攻伐封山之时,扬州城内的封山也开始了他的部署。

    杨广曾经的书房中,封山端坐在首位至上,下的第一位正是此刻他下文官之首的魏征,更下方则是几个文士。

    这些人的名字,封山并没有在他的记忆中找到曾经的痕迹,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庸碌之辈。

    就像双龙的军士虚行之,在这个时代还是有许多被埋没的人才的。

    这些人有着投之心,又经过魏征的考验,最终确认了不是些酒囊饭袋后引入封山势力,并迅速被委以重任,站稳了脚跟,为封山这一年中底盘的安稳做出了不菲贡献,所以这次会议,封山也让这些人参与其中。

    众人落座,封山率先开口,让这些人发表一下对如今局势的看法道。

    “主上!这一场不好打啊!”

    再做的这些人都是封山下谋士,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也多次推演过这场战争的走向,最终结果都是胜率不大,毕竟联军不管是从军队的数量,武将的质量,兵甲的优劣,人口的基数,长久战的支撑,封山都远逊色对方良多。

    之所以这些人没有绝望,一是因为对方毕竟是数个势力的结合体,绝对无法做到一个整体的令行禁止,第二个就是封山的无敌战绩,还有封山的神奇段,才能让他们还有一点信心封山会赢。

    起封山的神奇段,在场之人都是感受着。

    封山的势力可谓膨胀的太快,两年的时间就打下了偌大的底盘。

    俗话得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这其中的问题可不止源自外地,内耗才是拖垮整个势力的根本。

    就比如,如今天下战乱不断,又有杨广空耗国力,天下间平民早就苦不堪言,又有各大诸侯世家的层层剥削,想要活下去都千难万难。

    封山想要搞好民生,首先要做的是让百姓填饱肚子,这就需要巨量的粮食,显然封山从各大诸侯抢来的那些粮食并不足以填补这些窟窿,更何况封山还在常年两面用兵,这其中的消耗更是让底下的平民苦不堪言。

    但!

    这种问题在封山身上仿佛不算什么,当那个地方出现粮食危的时候,封山总能弄出一批粮食来,这些粮食不足以让治下之民丰衣足食,却能保证他们饿不死。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封山可以是曾经的储藏现在拿出来用,整整支撑了一年,等到此时治下之民种的粮食收获之后,他才宣布,自己积攒的粮食被消耗一空,这种法谁信,谁就是傻子。

    显然!

    能坐在封山面前的这些人没有傻子,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头靠着这个主子有不知名的段,或者庞大的势力支撑,所以他才能做到这一步。

    只因这样,这些人明知道封山此战胜负渺茫,却还有一丝希望不愿意离开,只等着未来封山揭开所有谜底。

    退一万步将,就算封山没有什么段,这一仗封山败了,这些人有在封山下担任要职的资历,投靠各大诸侯,也能谋一个好职位,总比他们一步一步往上爬要节省不知道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