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073
“见,谁拿金帖子来,我就见谁。”天师还学会了玩儿文字游戏。
110
既然天师都这么了,孙瘸子点头:“我知道了。”
他知道怎么办,才能让人挑不出错。
第二天,天师又去上课了。
今天开始继续练车。
这次给他们练车的,是一辆非常先进的车,里面有各种系统,还有倒车可以看得屏幕。
“我提前让你们适应一下现在车辆的一些设备,你们要好好的学。”高大壮教练在车里指着各个设备道:“这是行车记录仪,这是倒车。”
各种装备非常齐全。
甚至还有隔着物体只要近达两米远的距离,它就会鸣叫示警,以免撞上去。
“这个好啊!”对于这种相当高明的智能设备,天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比起独孤浩炎那开车熟手,他们这样的生手,太喜欢眼前的高科技了。
只可惜,只开了一天,下课的时候,高大壮教练就了:“这个只是给你们试验一下,下个周末上课的时候,还是开普通车子,要知道,再智能的东西,也是死板的,不如我们人,可以随机应变。”
天师对此有些不舍:“有那个东西开着,就感觉像是有人提醒一样,方便多了。”
“不能依赖这个。”独孤浩炎给他拿了个青橘子,让他吃,自己开车,顺便教导天师:“要自己技术过关才行。”
“我技术什么时候能过关啊?”道淼觉得自己遥遥无期了。
独孤浩炎聪明的改了个话题:“今天周末,我们回去吃饭。”
“好啊!”回家吃饭,这一点天师很积极。
因为回到老宅,就能吃到好多好吃的,自己跟独孤浩炎在问道斋住的话,要么吃孙大哥的订餐,要么就出去吃,自己做饭有点麻烦,饭后还要扫厨房。
最主要的是,自己做的未必有外面的好吃。
回到老宅,果然,家里已经开始摆桌,饭菜要好了。
“快去洗手,一会儿开饭了。”独孤夫人正在热锅,她要做一盘的尖椒炒肉丝。
秋天了,红色的尖椒上市,配上绿色的,一起炒个肉丝,看着就有食欲。
“好。”俩人赶紧去换了一身衣服,去洗手间洗漱一番,收拾妥当了才下楼坐在餐厅里。
胖大厨已经端了好大一个瓷盆放在桌子上:“这是今天做的啤酒鸭,尝一尝。”
“这是上次刘大哥送来的鸭子吗?”天师看着那一大瓷盆的啤酒鸭,就想到了刘爱民。
他家自己养的鸭子,在八月节的时候,送给天师的节礼,当然,道淼给他回了礼,自己画的护身符。
“是啊,这是自己家养的柴鸭子,不肥,是做啤酒鸭的好材料,我就一锅给炖了。”胖大厨得意的道:“这啤酒鸭的鸭子,是不能用肥的鸭子,北京烤鸭才用肥的鸭子昵。”
闻到了香味儿,天师吸了吸口水,胖大厨很满意自己的杰作。
等大家都来齐了,就坐后开始动筷子。
独孤夫人给天师夹了一筷子素拌菜:“明天下班后,去剪一剪头发,好像长了不少。”
“是吗?”独孤浩炎摸了摸道淼的头发:“是有点。” 鬓角已经到耳朵边了。
道淼捂着头发摇头:“我不想剪,夏天剪短了凉快,现在都秋天,马上就冷了,我会冻脑袋的!”
“傻孩子,剪短不代表非要给你理一个平头,我们多留一些头发,不会冻脑袋。”独孤夫人乐了:“再了,头发剪短了会长出来的。”
“我也要去剪头发。”独孤翁老爷子也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一起啊!”
“好,一起去。”一老一少就在餐桌上约定好了去剪头。
晚上又有家庭保健医过来,给独孤翁老爷子拔了火罐,道淼凑热闹,也被拔了一后背的火罐。
临睡前,还跟独孤浩炎嘀咕:“拔完了很舒服的。”
“嗯。”独孤浩炎摸着他的后背:“就是一个个看着不太美观。”
道淼笑了:“除了你,也没人看我后背。”
独孤浩炎一想,也是。
第二天周一,大家都忙碌了起来,吃过早饭后就一哄而散。
独孤浩炎将爷爷跟爱人载去了理发店,最后爷三个一起剪了头发,然后去了一趟工地。
独孤翁老爷子没下车,他在车里坐着,就独孤浩炎跟道淼下了车,去工地看了看。
道淼不露面,工地负责人心里没底气啊。
实在是这工地,是个很有名的“凶地”。
至今为止,还有不少人在观望,谁知道他们这边都已经开始建设了,也没发生事故。
工人们的底气就更足了。
有些工程队,现在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没事了,接了这个活儿,能干三五年。
工作有保证,工资又高,真是失策。
看过了工地,道淼故意指点了一下,让工人们安心,这才跟着独孤浩炎上了车。
看了看时间,独孤浩炎建议:“我们去吃点东西啊爷爷?”
已经快中午了。
“去吃什么?”老爷子问独孤浩炎。
“吃您想吃什么?”独孤浩炎反问了回去。
“不知道。”老爷子看向了道淼:“你吃什么?”
“火锅!”天师倒是会吃:“就我们仨个。”
嗯,他这句“就我们三个”很让爷孙俩高兴,于是决定去吃火锅。
爷三个找了个海鲜火锅店,外面已经有人穿着风衣了,这个点吃着火锅暍着酸梅汁儿,道淼还要了个百香果汁。
一顿火锅,爷三个吃的高兴,下午独孤浩炎翘班,带着爷爷跟爱人,去了透笼街。
逛街,可能是让老爷子跟天师苦不堪言,甚至畏惧这种活动,全家也就独孤夫人喜欢逛街。
但是逛透笼街,一老一少却积极的很。
谁让这地方是他们的最爱昵。
“道淼啊,你看这个怎么样?”老爷子在一个地摊上捡了个木头雕刻的簪子:“看起来像是挺不错的手工艺品。”
这根簪子古朴雅致,微微弯曲,包浆晶亮。
“还可以,这个看起来像是民国时期的东西。”天师看了看那木头簪子。
“你可别胡啊!我这个可是明朝的古董。”摊主一张嘴就开始吹大气:“很值钱的。”
“你可拉倒吧!”独孤翁老爷子撇嘴:“国家规定,乾隆年之后的东西,可以随意贩卖,之前的一经发现,除非是个人拥有,是不予买卖的,你这要是明朝的,你可得吃官司了。”
独孤翁老爷子一看就是个有气度涵养的老爷子,福福泰泰的是有福气的那种富贵养老的老人家。 加上他大半辈子都是掌握大权的家主,他话,贩果然就有些胆怯了。
“那就是清朝的嘉庆年间的!”
独孤浩炎都忍不住了:“你倒是会计算时间。”
贩也知道自己的有些不能取信,讪讪的到:“好歹是个古物。”
“我们这还没问价昵,你就瞎折腾。”独孤翁老爷子问他:“多少钱啊?”
“两万。”贩没敢要高价。
“两百。”结果独孤翁老爷子给了他致命一击:“这东西拿回去之后,也就把玩一下,现在谁还戴这种东西?”
贩也卡壳儿了。
这样的东西,连盘头发的都不会戴,因为现在各种仿古的簪子,可比它漂亮多了。
搞得想要喊个高价都不行。
古董也没有一根簪子卖高价的,除非那是有证明的簪子。
而且这簪子古朴的很,也没什么高级的精细雕工。
什么都没有,要高价都要不上来,但是从两万到两百块,是不是砍价砍的太重了?
“一万八?”贩底气不足的降价。
“一百八。”独孤翁老爷子饶有兴趣的道:“我买回去就是把玩而已。”
“行!”贩干脆的道:“成交。”
他怕再下去,再降价,一百八都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