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汤和

A+A-

    正所谓含苞吐蕊芬芳尽,雨打芭蕉欲还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便和常彤羽一起去慈庆宫拜见了马皇后和朱元璋。

    留下常彤羽和马皇后话,朱标跟着朱元璋走了出来。

    “大婚以后就算是正式成年了!”

    “以后也算是可以帮我多分担一些事情了!”

    朱元璋笑着感慨了一句,话音一转道:“之前刺杀你的人,可查出什么眉目了?”

    “父皇之前的没错,具体的线索都被人掐断了,想要靠线索追查难如登天!”

    “不过我倒是有了一个怀疑的对象。”

    朱元璋闻言扭头看向朱标,父子俩个相视一笑,心里都明镜一般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

    如果现如今灵气复苏对什么人影响最大,其实武者还要稍微往后靠边站站,那些传承久远,历经千年始终不败的道门才是真正的受益匪浅。

    根据锦衣卫的线报,这两年龙虎山、阁皂山、茅山这三座道门祖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兴旺迹象。

    特别是龙虎山,信众明显增多不少,而且期内已经确定有开辟出气海的道士存在。

    如果这个天下还有哪里有希望存在气海的完整修炼之法的话,那龙虎山无疑是其中最有希望的一个。

    所以这也难怪,朱标和朱元璋都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了。

    “龙虎山身为道门执牛耳者,信徒众多,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达官显贵,士绅豪族,可不好对付!”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采,笑道:“标儿准备从哪方面下?”

    朱标闻言咧嘴一笑,轻飘飘的吐出了两个字。

    “度牒。”

    “我准备在护龙司下设一个分支构,叫做大明道教管理局、以此为契在全国范围内清查没有官方度牒的假道士。”

    “另外就是对持有前朝度牒的道士进行一次考核,把那些藏在道士群体中的滥竽充数之辈给揪出来。”

    “这件事就交给张三丰张真人去具体实施。”

    “哈哈,这个办法好。”

    朱元璋大笑起来:“既然你已有计划,那我就不多过问了。”

    “不过既然查了,那就和尚、道士一起查好了,和尚庙虽然不似道士那样勾连了众多士绅富豪,但对底层百姓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儿臣领命!”朱标朝朱元璋拱了拱。

    和朱标这一番交谈,让朱元璋心情一片大好,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又道:“既然我儿这么能干,咱这里还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朱标:“!”

    好的躺平让老爹带飞呢?

    朱元璋可不理会朱标内心的吐糟,笑呵呵的道:“今年是武举和科举同考之年,科举这方面你不用操心,咱让李善长去管,武举倒是需要你去站个台,而且这一次的武考考生中也有不少好苗子,你也可以挑几个听用!”

    听到是主持武举殿试,朱标倒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倒是一个好活。

    对于马上就要进行的武举和科举殿试朱标当然清楚。

    这件事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度了。

    朱标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今年因为科举录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还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但现在显然就不存在这个隐患了,因为老朱直接就把一直到宣德初年才确立的分卷制度拿了出来,给南方、北方、中部地区的考生分别设计了一套考卷,这样以来就不会存在北方没人考上进士的尴尬局面了。

    而武举同样也是朱元璋改变历史弄出来的制度。

    在原本的历史上,武举在洪武朝根本就没有,直到宣德八年才正式开始,而且一直都没有殿试,也就不存在武状元的法了。

    可以在整个明朝,武举都没什么存在感。

    但现在不同了,朱元璋让他这个太子亲自主持这一次的武举殿试,显然是有了进一步提升武举人地位,给国家军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想法。

    未来的大明朝,或许会是武举和科举并驾齐驱的时代。

    洪武四年,九月二十八。

    朱标准时出现在武举考核的地点,一处位于南京城外的驻军校场之内。

    “见过太子殿下!”

    一个四十多岁,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笑容,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看到朱标,直接丢下中的事务,快步走来见礼。

    “汤叔叔,这就见外了!”

    “还是和时候一样,叫我名字就好。”朱标笑着道。

    “殿下,礼不可废!”汤和神色稍稍正了正,认真的开口。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