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不想上学,想在家里玩

A+A-

    寒冬腊月,北风呼呼的刮着。地上厚厚的铺了一层积雪,洁白无瑕。

    大山深处的向阳村,村民们已陆续起床。住在村中心的文家此时早已忙碌开来,大儿媳正在催促自己年仅四岁的女儿文夕颜吃早饭。

    “祖宗哟——”文家大儿媳妇纪瑞香猛地一声惊呼,吓的文夕颜差点把碗掉地上。

    “你倒是吃呀?吃完了得去上学呢?”纪瑞香无奈的坐到桌子边上,用手敲了敲桌子。

    文夕颜看了看母亲,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鸡蛋炒米饭。这在八十年代初的向阳村,已经是很好的早饭了。在纪瑞香的监督下,文夕颜总算是把早饭吃的粒米不剩。

    背起书包,穿上胶靴。纪瑞香给文夕颜一根柴火棍:“拿着,当拐杖用。”

    “我不要。”文夕颜嘟囔着嘴把黑漆漆的柴火棍扔到了门后面。

    “你就是犟,年纪犟的像头驴。这是随了谁呀?”纪瑞香用手指戳了戳女儿的额头。

    “再耽误下去,就不用去学校呢!”纪瑞香的婆婆贺蕙兰提着一桶泡好的黄豆搁在堂屋。道:“你快送夕颜去学校,回来我们还得豆腐呢!”

    “哎——”纪瑞香答应着婆婆,牵了夕颜的手就往外走。

    “伞,伞。”贺蕙兰从门后旮旯拿过一把长把子黑伞递了过去。

    母女两个撑着伞,在没过脚踝的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离家约一公里的向阳村学走去。一路上竟不见一个人影,到处都是皑皑白雪。

    “妈妈,我们回去吧?你看,我已经迟到了。”文夕颜往回拽着妈妈的手,用哀求的眼神看着纪瑞香。

    “没有迟到。”纪瑞香耐着性子,用尽量温柔的语气给女儿解释。

    “你看,路上是不是只有雪,一个脚印都没有,明没有人走过。你看我们后面,是不是有脚印?”文夕颜回头看看,撅着嘴巴点点头。

    “那就是我们走过后留下的。夕颜今天是第一个到校呢!”

    “我不想上学嘛?我想在家里玩。”

    “不上学就是文盲,长大了就是傻子。”

    “那萍和强子咋不上学?”文夕颜的问题一下子就难住了纪瑞香。

    萍和强子是村里的孩,都只有五岁。山村的孩子都是八岁才上学一年级,有的甚至九岁才开始上学。

    现在国家政策好,又有了学前班,但是上学前班的孩子实在是少的可怜。

    一是家长们目前对孩子的学习还不够重视;

    二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孩子八九岁直接去上一年级。

    四岁的文夕颜是全校最的学生,因为文家是向阳村有名的书香人家。

    据是五十年代家族落了难,老一辈举家搬迁至这里就既来之则安之呢!

    文夕颜的爸爸文冬青那是县里头的高中老师呢!

    文夕颜的爷爷也是县里的初中老师。这在向阳村可是了不得的人家,方圆五百里就只有文家有公家人,还是父子俩人。

    在这个还有些重男轻女的时代,文夕颜的出生虽没有给父母带来太多的喜悦,但是作为父母的长女,文家的长孙女。

    文夕颜也是被家里给以了希望的。在她呀呀学语时,爷爷文益智就用个棍在门口的黄土地上画一个个的方格,工工整整的写上阿拉伯数字1、2、3……并且不厌其烦的教着文夕颜。

    别人家的孩子开口的第一个字要么是「妈」要么是「爸」再不济也是爷爷奶奶之类的称呼。

    文夕颜开口的是「1、啊、3」,把爷爷文益智高兴的手舞足蹈。满世界嚷嚷我家孙女会数数呢!

    两岁半的文夕颜已经开始握笔学写字呢!同龄的孩子还穿着开裆裤抓着泥巴玩呢!

    听学校有了学前班,爷爷文益智愣是不顾家里人阻拦,硬是要把四岁的文夕颜送到学校去上学。

    拗不过老爷子的犟脾气,四岁的文夕颜只能懵懵懂懂的和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正儿八经的做了个学生。

    “妈妈,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为什么萍和强子就不用上学?”文夕颜生气的甩开被纪瑞香牵着的手,站着不动。

    “我的祖宗哟——萍和强子又不是咱家的人,我怎么知道?”纪瑞香试图去牵女儿的手。

    文夕颜扭着肩不让她牵,纪瑞香有些生气,一把拽过来在她屁股上拍了两巴掌。

    「哇哇」挨了的文夕颜立马哭了起来。

    “再哭,我就用棍子揍。”纪瑞香是真生气了。婆婆还等着她回去磨豆腐呢!

    这在路上耽误着,时间久了,婆婆还以为自己故意偷懒呢!

    被吓唬的文夕颜用手背抹了抹眼泪,主动抓着妈妈的手向学校走去。

    到了校门口,文夕颜“妈妈,我迟到了。你看,操场都没有人。”

    “那是同学还没有来,你快去教室。中午我来接你放学。”纪瑞香完转身就走了,再不快点回去,真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