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A+A-

    到家后,每个人又被李玉凤逼着喝下一碗姜茶。

    张春英织套的速度真是让苏笑笑叹为观止。

    午饭的时候她已经织出来两双,她先把最那双给豆包带上,豆包长这么大第一次带套,举起两只爪子弯着眼睛奶声奶气:“谢谢舅妈”

    “不谢不谢,乖得哟。”张春英摸摸他的脑袋。

    宝从就是个嘴皮子特别溜的大嗓门,话一直粗声粗气,从跟他爹学“我是个大老爷们”,有时候还故意压低嗓门话,张春英第一次接触豆包这样男孩,已经开始幻想她要是生个女儿估计也是这么软乎乎地招人疼。

    另外一双给谁都不好,反正下午也能织出来两双,大宝没那么快回来,他的明天织也是可以,就让他们自己决定。

    苏笑笑也很好奇,拿着套问他们:“你们准备怎么分呀?”

    宝摆摆:“我是个大老爷们,我不怕冷,你们戴吧。”

    饭团和柱子瞪着他异口同声:“谁还不是个大老爷们!”

    苏笑笑失笑:“好了几位学一年级的男子汉们,要不要猜丁壳决定呀?”

    宝摇摇头:“饭团戴,他最。”

    饭团不是那种为了争一口气让自己挨冻的傻蛋,反正这里除了豆包他最,大家不跟他抢,他就非常开心地欣然接受:“好吧,妈妈给我吧。”

    饭团美滋滋地戴上,和豆包大掌对掌击掌:“豆包,我们的冷不着啦!”

    豆包眯着眼,开心地鼓着掌围着哥哥们转圈圈。

    韩城在房间看书,苏笑笑倒了杯,这时候,苏卫民和苏振华抬着分到的鱼进屋,崽崽们围了上去。

    饭团把套摘了,蹲在大木桶前戳戳胖头鱼的大脑袋:“姥爷,这胖头鱼的脑袋好大呀。”

    豆包也蹲下去,学哥哥的样子摘了套戳了戳,可是鱼一动,他又害怕得赶紧缩回来。

    苏卫民乐呵呵道:“可不嘛,得有十多斤重,光一个鱼头就得好几斤,这天气冻在外面多放几天也不怕,咱留着慢慢吃。”

    苏卫民挑了两条一点的皖鱼和鲫鱼装起来让宝送到后面去。

    饭团他们也要跟出去玩,李玉凤担心太多过去影响不好,就只让宝一个人去。

    这时候家家户户沉浸在今年多分了好几斤鱼的喜悦里,在家里忙着炖鱼尝鲜,宝拎着鱼一溜烟往后面去,愣是没有一个人看见。

    宝敲门,声喊:“婆婆婆婆”

    此时,一个两鬓斑白看着比苏卫民稍微年长一点的清瘦老人走过来,四下看了看:“宝你怎么大白天过来?快进来,别让人看见了,是不是挥春不够了?”

    灵的宝一溜烟钻进屋里,把里的鱼给他:“不是的杨爷爷,我爷爷让我送鱼过来。”

    杨南怀愣了下,旋即摆摆:“使不得使不得,你奶奶昨晚才送了肉过来,怎么今天又给送鱼?你家里是不是来了客人?快回去招待客人。”

    宝摇摇头:“不是客人,是我姑姑和姑父他们回来啦,”宝张开双臂比划到最大,“我家里还有那么大一个胖头鱼,够吃啦。”

    杨南怀摸摸宝的脑袋,这家人心地真好,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好,他们一家三口被逼躲到这个地方来避风头,难得遇到这么一个早慧的好孩子,都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他。

    杨南怀不免想到自己只见过一次的大外孙和一次也没见过的外孙,大外孙今年应该也和宝差不多不大,离开边疆前他收到韩城叫人带过去的物资和书信,信里娶了个还不错的续弦,对两个孩子都极好,让他们放心,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把两个外孙教得和宝一样好。

    董明月听到宝的话,从厨房里出来:“宝你这时候来有人看见没有?”

    宝摇摇头:“没有人看见,董奶奶放心,我回去啦,家里等着我回去吃饭。”

    董明月方才去鱼塘凑了下热闹,隐约看见有对夫妻带着几个孩子,宝也在其中,男人很高大,上抱着个孩子,雨伞遮住了他的脸,她看不清楚,女人身材娇眉目温柔,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转,这两人想必就是宝口中的姑姑和姑父。

    董明月多嘴问了句:“你姑姑家三个男孩?”

    宝点点头,掰着指头数数:“姑姑家的饭团,柱子,豆包,他们三个是亲兄弟,我们全家还要加上我还有大宝哥,我姑姑肚子里还有个汤圆,我娘肚子里也有个宝,哇,算起来我们真的好多兄弟哦。”

    杨南怀和董明月听到饭团和豆包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家两个外孙的名也叫饭团和豆包,但是转念一想人家是三个亲兄弟,肚子还怀了一个,饭团豆包这种名就跟铁蛋狗蛋一样常见,苏队长这样的人家应该不会让女儿去给人家当后妈,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没再往下问。

    董明月摸摸宝的脑袋:“你姑姑真好福气,儿子和侄子都这么乖。”

    她女儿没福气,留下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宝点点头,笑着:“因为我姑姑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姑啊,我姑姑最疼我,全家人我最喜欢的人就是我姑姑啦,哦,现在还喜欢我姑父,还有我的兄弟们,杨爷爷和董奶奶我也喜欢你们,你们也会有好福气的!”

    董明月写满风霜的脸满是宽慰,她弯腰抱了抱宝:“是,遇上你们一家都是我们的好福气,我们也好喜欢宝。”

    他们在边疆农场受尽白眼和欺凌,以至于他们都差点忘了这样的善意,当地的农场主每天都给他们安排干不完的最脏最累的活,短短几年的时间,原本还不错的身体已经被压垮,要不是他们正好生病,韩城那边找人运作了一下,他们肯定现在还在边疆受苦受累。

    来了这里他们尽量低调,尽量不跟社员接触,也做好了受苦受累的准备,起码这里的气候比边疆好了不少,他们也能少受一些罪。

    但没想到能遇到苏大队长这么好的一家人,他们一家尊重知识分子,给他们安排好的住处,看他们身体不好都是安排最轻公分却最高的活,在这里他们非但没有受罪,还时常受到他们一家人的暗中照顾,还让宝跟他们来往,在苏家村这段日子是他们下放一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大恩不言谢,这样的大恩大德,他们真的无以为报。

    他们什么都没有,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如今是不能换饭吃饭,但是他们始终相信这种黑暗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他们这些知识分子也总会有重见光明的一天,读书一定有用,知识永远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勤奋好学的宝,让他知识传承下去。

    董明月看着宝飞奔的身影,感慨道:“老杨,你咱家的饭团和豆包是不是也和宝一样聪明好学?”

    杨南怀点点头:“韩城和杨梅都是聪明人,他们的孩子又怎么会差?就希望韩城新娶的媳妇能善待他们。”

    董明月望了望天:“会的,韩城这样厚道的人一定会给孩子们找一个善待他们的后妈。”

    雪持续下了两天,这样的天气在苏家村真的很罕见。

    转眼便是年二十八洗邋遢的日子。

    今年的河水结冰,没法想往年一样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河边去清洗,只能在家里烧好热水用布稍微抹了一抹,再除一除屋顶墙角的蜘蛛,扫干净每一个角落就算完成了大扫除。

    年二九终于停雪,这一天是也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天,这一天稍稍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会备一些过年吃的油炸食品,就算舍不得下油炸,也会多下一点油去做点煎饼,包一些糯米糍之类。

    虽然韩城和苏笑笑带了桶油回来,但过年那么一大家子人吃饭还不如留着多下一点油炒菜,让菜更好吃,加上韩城和苏笑笑带回来的糖和饼也足够多,所以她也不舍得开大油锅炸油糍,只用个锅炸一点糖环和木薯酥应节。

    木薯酥是苏家村这边特有的吃,就是用自家种的木薯粉用水化开后做成跟河粉厚度差不多的粉皮晒干,然后剪成火柴盒大的菱形下油锅去炸。

    做出来之后就跟二十一世纪的虾片差不多。

    这东西好吃是好吃是好吃,就是特别费油,一把扔到油锅里瞬间就浮起来变成满满一大锅,锅里的油也跟着瞬间少了一截。

    因为苏笑笑也特别爱吃,李玉凤只好忍住肉痛咬咬牙多炸了一点。

    孩子们也都特别喜欢又香又脆入口即化的木薯酥。

    不过这东西上火,苏笑笑也不敢让他们多吃。

    苏振中一家也通常是这天放假回来。

    宝往年这个时候会跟着爷爷奶奶去县里采购,难得天气转好,他就嚷嚷着要去县里买年货,还要接大宝哥哥回家。

    李玉凤没好气地:“你也不看看今年姑姑带了多少东西回来,哪里还用去买?”

    宝鼓着腮帮子:“可是还有鞭炮没买啊,我答应过饭团和柱子带他们去炸牛粪的,我不能话不算话!”

    张春英听到儿子要去炸牛粪,当场气得不行,扭了扭宝的耳朵:“你还敢提炸牛粪?上回没让你爹揍你不长记性是不是?”

    宝捂住耳朵躲一边去:“我这次会注意的,一定不会弄脏衣服!”

    饭团以前没见过牛粪,听宝还挺感兴趣的,自从那天看到那乌漆嘛黑又臭又硬的一坨之后瞬间失去了兴趣。

    这东西要是炸得到处乱飞弄到衣服上他估计会恶心到连饭都吃不下。

    饭团:“宝,我并不想去炸牛粪。”

    柱子也摇了摇头:“宝,我也不想去。”

    宝鼓起腮帮子:“你们两个叛徒,不带你们玩了!”

    苏笑笑也不知道宝为何会觉得炸牛粪好玩,看家伙都快气成河豚了,揉揉他的脑袋安抚他:“好了,让姑父开车带我们去县里买烟花鞭炮,但是不能炸牛粪,那东西太脏,姑姑受不了。”

    好吧,姑姑什么是什么,能坐姑父的车去县里宝还是很开心的。

    李玉凤他们不想去,如果回来还要带上苏振中一家的话车子也坐不下,苏笑笑和韩城就带着四个孩子浩浩荡荡出发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