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夜市练摊儿

A+A-

    徐羊险些被闪了腰。

    按现在的行情,买一辆新车价格在50-300之间。二五成新的一般5、60可以拿下。

    但成色特别新的,也得上百了。

    这价格,简直就离谱。

    这是对她搞扶贫呢?

    “你开玩笑呢?”

    对方“嗤”了一口,带些轻微的不屑,“要不怎么你运气好呢?人家着急走,东西都是打包卖的。看在同学份上,才有这样的跳楼价。不过,你要相不中,也别勉强,我就给别人了。”

    徐羊:“”

    别我、我要了。

    真20?

    “麻溜给钱,”赵屿一张,脸上有点不耐,“还忙着呢。”

    “哦,对了,”他不知从哪又拎出个打气筒,“赠品。”

    徐羊:“”

    这天晚上,徐羊骑着自己的黄车,准时在校门口和苏沐会合——他们相约一起去燕大听陶教授的讲座。

    今天是第一课。

    苏沐心细,一眼就注意到了徐羊的新车:“新买的?很漂亮。”

    徐羊呵呵:“二的,不值钱。”

    路上很顺利,黄车很好骑,一蹬就脚下生风——陶教授的讲座也令人受益匪浅,回去的路上,徐羊和苏沐边骑车边讨论。

    一直到上床睡觉,徐羊都觉得:嗯,今天收获不错,加油啊,徐羊!

    等第二次去听讲座,更已经轻车熟路。

    而且,因为陶教授有事,今晚的课提前结束——时间够宽裕,徐羊和苏沐两个,就在路上慢慢蹬着车闲聊。

    半路途径一个灯火通明的广场——这是附近人气比较旺的一个夜市,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人头攒动,各种摊贩儿挤挤挨挨。

    徐羊忍不住伸长脖子瞅了一眼,苏沐便道:“反正时间还早,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

    夜市果然人气旺盛,吃喝拉撒,卖啥的都有,特别鼎盛——苏沐请客了一个大棉花糖,徐羊也大大方方的接了。

    啃着棉花糖的徐羊,正饶有兴趣的围观一个卖鹦鹉的贩喂食,结果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耳熟的声音——“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南来的北往的,去过美国的,到过香港的,甭管您去过哪,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哈!”

    徐羊呆了呆,抬头就见前方不远处簇拥着不少人——鬼使神差的,她脚步就迈了过去。

    越靠近,那嗓音益发清楚到耳熟能详——

    “人人买得起,家家用得上!面对面,现对现,当着朋友们的面作试验,不好不要钱喽!”

    徐羊扒开人群,就见是个卖零碎饰品的摊点,摊子铺的还挺大,东西摆的挂的玲琅满目——顾客都是年纪轻轻的姑娘们,好多都是学生,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正挑选的不亦乐乎。

    而摊主是个笑起来颇痞气的青年,只是那份痞气,却偏偏无损他的气质,只给清俊的五官增添了一份略显油滑的亲和力。

    总之,一张巧嘴+好看的脸,效果显而易见——即便不买东西,女孩子们也都爱过来跟他搭讪几句。

    “帅哥!这两个,我戴哪个好看?”

    “嗳,这位美女,我这可不是闭着眼睛瞎。跟您在着撂句实话,瞧这水钻,粉色的!南非水钻!多闪!咱眼睛这么大,皮肤这么白,戴粉色漂亮一准!不定,还能招桃花!!”

    于是,皆大欢喜一交钱一交货——妹子东西买到了还不肯走:“帅哥,看你人怪实在。只要东西好,赶明儿我可把姐们都领过来!”

    “嘿!那敢情好!先谢谢美女了哈!到时候,保管给姐妹们个亲情价!”

    棉花糖有点化,那根棍捏在掌心里,有点黏黏的。

    徐羊围观的叹为观止。

    话,这重来一遭,人设还会变不成?

    倒腾二自行车,夜市练摊儿,舌灿莲花和气生财——这一回的赵屿和上一回,可谓大不同了。

    就还怪新鲜的。

    苏沐从人后挤过来:“徐羊!”

    人声明明这么嘈杂,赵屿却是头猛的一抬,眼神一扫,就精准的落去了目标物身上。

    一开始他还有点发愣,那模样有点滑稽,徐羊只好冲他招了招。

    苏沐站去徐羊身边,抬头一瞧,也一脸惊讶:“赵屿?”

    徐羊就见那人眉毛一挑,脸上重新挂出那种痞里痞气又满不在乎的笑容,悠悠哉哉的走过来。

    “我道是谁那,原来是自己人。”

    这人妥妥滴一副生意人嘴脸,“话相逢不如偶遇,这自己人都来了,不照顾照顾生意啊?”

    徐羊刚想没啥需要的,赵屿随就拿了个兔子耳罩往她脑袋上一卡:“这个好,听天气预告了没?眼下很快就来寒流!这东西又挡风又暖和,保证不冻耳朵!还好看!最适合骑车戴了。你看,毛多长!还是兔子造型的,只要是女生都喜欢。”

    “给你拿个镜子瞅瞅?”

    徐羊:“”

    她刚要抬摘下来,身旁苏沐赞道:“的确挺好看的。”

    “价格多少?”他问赵屿。

    一时间,徐羊觉得赵屿的表情颇有些玩味,连笑纹都僵硬了几分。

    他拧过头去,“给5吧。”

    徐羊:“”

    一辆二自行车20,一个普普通通的耳罩要5!

    这人生意也做的忒没谱了!

    徐羊赶紧把耳罩给摘下来,放回去,冲苏沐摇头:“我不太习惯戴这个。

    “戴戴就习惯了,”

    那边赵屿偏锲而不舍,推销做的一把的好,顺居然又塞过来一个,“天然安塔尔长兔毛,皮毛一体,耐用又保暖,这样的好东西,居家学习必备之良品哦!”

    “同学,都一个班的,我坑谁也不能坑你啊!”

    徐羊:“”

    怕了你了,还不成吗?

    看这模样,一副她不买就誓不罢休的劲头。

    徐羊只能赶紧自己掏钱出来:“行了我要了。”

    “识货!”

    这人眉开眼笑:“也甭包了,直接戴着走吧。”

    完,又是往她脑壳上一卡。

    和苏沐继续并肩骑行在路上,苏沐的声音变的比之前朦胧而模糊了:“没想到这儿能碰上赵屿,他脑子聪明,人也活气。还是大一新生里第一批进学生会的,本来班主任想发展他当班干部的,没想到他死活不肯,也是很有个性了。”

    “而且,他学生会里混的也不错,不管学校、团委,还是老师,都的上话。我们班干部要是碰见啥要紧事,拜托他反而更方便。”

    徐羊“嗯”过一声,权当附和。

    脑子里想的却是:那人居然不是王婆卖瓜——耳套真的很暖和,稳稳的包围被围巾照顾不到的耳朵。

    本来骑车是很方便,但大冬天里,最冻得是耳朵。

    眼下,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了。

    然后,她又后知后觉想起苏沐方才的话——

    是了,上一回的赵屿,为人不羁,最讨厌的就是虚与委蛇。学生会这种工作,是打死都不会干的。

    再比如上一回的他,虽然家境也没多富裕,但为人仗义,疏财疏的很痛快——学校为患白血病的同学募捐,他就因为跟人打过几回牌,一下就把三个月的伙食费给捐了出去。

    哪像这一回,一脑门的生意官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多缺钱必须得勤工俭学。

    可徐羊知道的是,赵屿的父亲在工厂干高级技术工,母亲则经营着一家卖部,他上头还有个哥哥,早早就工作了。

    所以在当地,还算家境不错的人家——对赵屿这个在外求学的儿子,也向来从不曾短缺什么。

    上一回他俩谈恋爱,虽然徐羊不花他的钱,但他也从未,在这方面委屈过她。

    所以,重来的这一回,不光她变了,就连对方,也大大不一样了呢。

    临睡前徐羊洗漱,沾水的指划过脖颈后——然后,指尖在耳边停顿下来。

    她耳后被鱼钩划的那道口子,已经结痂并且掉痂了——如果不是仔细摸,那道浅浅的痕迹几乎已经快摸不到。

    但就这一瞬,徐羊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