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华夏帝国军事学院

A+A-

    纵深防御就是利用地理优势来设多道防线防御。

    举个例子,如果日军从青岛登陆,目标是南京,我们在济南设第一道防线,枣庄徐州设第二道防线、还有第三、第四道防线等等,把司令部设到最后,每道防线有自己的任务,不求完全阻住敌军,但所有防线加起来要达到消除敌军进攻的目的。

    原时空二战时法国只凭借一道马奇诺防线,结果一旦被突破,再也组织不起有效防御,而俄国无论在拿破仑战争还是二战时采取的都是纵深防御战术,我们平时所的坚壁清野就是一种纵深防御。

    石陶钧只是出声提出这个战略,然后大概了一些纵深防御的大概思想就不再话。

    德国的军官和将领都是经受过完整且先进的军事理论教育的,对于华夏提出的纵深防御体系他们也略微知悉。

    所以很快就围绕建立多条战线进行纵深防御展开了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华夏在东亚几次大型战争中击败了日本和沙俄,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尤其是围绕堑壕战进行的防御和进攻,都是德国军官们关注的战例。

    像是现在德军使用的炮兵集群覆盖,夜间毫无规律的侦察炮击,笨拙却有效的土工掘进,飞艇轰炸都是华夏在战争之中实际验证了可行性的。

    而华夏在芬兰大公国进行的敌后作战和运动战,更是给一向重视关键地区占领和大半国土沦陷就投降的基督世界上了一堂客。

    其中尤以波兰为最,多次被瓜分的波兰人不是甘于屈服的民族,他们一直在德俄两国交恶之后寻求恢复波兰领土和政权。

    华夏在芬兰战场上的游击战让波兰的一些青年看到了会。

    在元旦才过没几天的天津,一艘运载着三十多个青年的商船停泊,然后这些满怀期待的青年被秘密领上了卡车。

    沿途的风

    景他们没有丝毫的心情观看,最多也就是感叹一下华夏非城市地带的发展已经不亚于波兰的乡村。

    他们此行的不是游览风景,他们是为了恢复波兰。

    波兰青年党,这是一个在一战爆发之后建立的组织,华夏的情报人员主动联系他们,并且保证他们可以得到系统学习华夏军事理论的会。

    保定作为华夏军事重镇,这里不仅有着初级和高级军校,还有着一个华夏军校最高学府——华夏帝国军事学院。

    这个学校之前只是华夏军事学院,但是在十年的建设和耕耘之后,已经成为了华夏高级将领的摇篮之一,虽然比不上英法德美等国的名校,但已经在全世界有了不的声望。

    大力发展帝国军事学院是华夏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鼎力支持的计划,华夏内阁给予了不少的支持。

    而现在第一批将要在华夏获得军事教育会的欧洲人已经到来。

    芬兰因为大公是华夏三皇子,所以立场已经可以初步确定为亲华夏。

    让情报部门联络波兰青年党,不过是华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牵制德国发展布下的暗。

    当这三十多人走进宛如园林的帝国军事学院,他们在一个又一个铜质的院系介绍上不停的驻足。

    国防研究、军事思想、军事理论、指挥系、参谋系六个系都一一观看完毕之后,他们才被领到学院的办公室进行初步的入学考试。

    他们可能仅有三五个人入学,因为考试对于他们来不是一般的难。

    如果正儿八经的考,他们是绝对没有入学可能的,但现在他们有着外交和政治层面的考虑,自然会酌情接纳几人。

    其他人可能会进入华夏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东南、西北这几个军校进行学习。

    日本在侵华之前就降低华夏的青年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要求,大力发展亲日派。#

    华夏在军阀混战时期,有很多军官都是在日本留学过。

    而华夏为波兰青年党提供入学会提供军事教育,目的自然不是培养亲华派,而是给德国下绊子。

    虽然这一招不是现在可以用上的,但绝对会在未来能够起到大的作用。

    波兰民族和华夏会不会因为此时关系改善都是次要的,只要让波兰地区掀起武装起义思潮,等到华夏和同盟国共赴胜利之后绝对能给德国找上不的麻烦。

    为了保证这些棋子的稳定性,帝国军事学院将会以他们波兰裔的身份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且不得擅自离开学院。

    韦珣也在担心这些人学成之后找会开溜回到波兰,然后提前发动武装斗争,到时候德国东线的补给可能出现大问题。

    经过半天的考试,最终只有三个落魄的波兰贵族成为了军事学院的学员。

    又一招棋子放在中后,韦珣已经做好了对战胜后的德国进行的所有布局。

    对于战争能否胜利,韦珣是毫不担心的,他担心的是华夏将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别管进攻印度之后英国会不会妥协媾和,同盟国在欧亚大陆和非洲获得绝对掌控权之后,英国和白头鹰想要轻易退场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沙俄外强中干,只要华夏参战沙俄绝对会短时间内战败。

    凭借西伯利亚铁路,华夏可以向西线战场投送大量的兵力。

    最坏的结果就是华夏全面占领印度,英国法国依托殖民地继续死撑着的计划破产不得不妥协。

    韦珣的自信来自于同盟国和后世截然不同的战略态势。

    没有原时空以为战争会如普法战争那样仅是数个月,华夏和沙俄、日本的战争消耗让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在开战之前做了一切尽可能多的准备。

    即便是同盟国在制海权上的劣势,几年的物资积累和正在生产的

    产品,加起来足够同盟国维持两年的大规模战争。

    一旦贯通西伯利亚铁路到中欧再连接德奥的铁路,华夏在未来可以成为同盟国最强的后盾,也将会成为最好的后勤队长。

    当然,这些都是要付钱的。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