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如风X千指】赶尸匠

A+A-

    黔中郡充镇外深山中

    黔中郡地处大山环抱之中,一场春雨刚过,山中弥漫着升腾的雾气。脚下土地松软潮湿,一脚踩下去便是一个深坑。

    路不好走,但这确实一处幽静之处。一颗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树上停歇着不知名的鸟,鸟群叽叽喳喳似在话,声音让这幽静之处有了些人气。

    一个带着斗笠拿着锄头的老者牵着一头水牛踩在泥坑里,往山中的家走去。

    “好一处云深不知处啊。”吕晓尘感叹道。

    唐如风道:“迷路便是迷路。”

    吕晓尘踩在老树延展的树根上,甩了甩靴子上的泥土,道:“你懂什么叫苦中作乐么?”

    唐如风没理会,一旋身跃上参天大树的枝头往远处看去,这里的云太深,山太高,即便立于枝头之上,他也找不到去处,放眼望去仍是层层叠叠的深山。

    他从枝头上跳下来,喊住那位牵牛的农夫,用乡话问:“大爷,我想去湘西,怎么走?”

    那位农夫停下来,道:“这里便是湘西。”

    唐如风道:“我要找一个会赶尸的道士,你可知在哪能找到?”

    农夫道:“有死人的地方就有他。”

    唐如风不解,问:“何意?”

    农夫道:“不如你就近去充镇看看,那里刚过仗。”

    “我们在山中迷了路。”唐如风问:“如何去充镇?”

    农夫指着一处下山的路,道:“不要走偏,一直往南走,树会告诉你方向。”

    唐如风回头看着远处的树,树枝因为光照和风的原因,往南边偏长。

    唐如风对农夫拱了拱手,道:“多谢。”

    农夫摆摆手,牵着牛往回赶路。

    唐如风往农夫的腰包里扔了个碎银子和刻有唐门的竹签,带着吕晓尘往南走。

    吕晓尘问:“给了多少?”

    “一粒碎银。”唐如风道。

    “给多了。”吕晓尘道。

    唐如风道:“还有唐门的竹签。”

    唐如风意不在钱,只在乎如何让唐门家喻户晓。

    吕晓尘却没好气道:“他一个农夫,终日与牛与地作伴,或许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下山,他知道唐门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况且他识不识字还不知呢。”

    唐如风想了想,点点头,道:“确实如此。”

    吕晓尘叹了口气,又问:“你怎么会黔中话?”

    唐如风道:“荆州以南交趾以北的话大致相同。”

    黔中郡与蜀中郡在这一片大山之中,隔一座山便如同隔一座城,但因祖上都同出一脉,总有几个发音相同。吕晓尘抬头看向唐如风,问:“这里与蜀中很近了,你不想回去看看?”

    唐如风没有回应。想不想回是一回事,能不能回却由不得自己。

    吕晓尘抬手想要拿开唐如风的面具,看看他如今是何种悲伤的表情。他有这种恶趣味,别人越不开心,他就越开心,因为他觉得还有人比自己更惨,这样自己心里就会好受一些。

    唐如风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脸,他会羞怯,只有带上面具,他才能随心所欲。他抬手挡住吕晓尘的手,看着吕晓尘,:“不要。”

    吕晓尘收手,问:“你要一辈子带着面具么?”

    唐如风道:“未尝不可。”

    吕晓尘道:“那将来如果你娶了妻子,在床上也要带着面具么?”

    唐如风露在面具外的脸和耳根瞬时变得通红,他撇过头,道:“唐门还未在中原立足,怎可谈娶妻之事。”

    “哼。”吕晓尘嘀咕道:“还真敢娶,你娶一个我就杀一个,娶一双我就杀一双!”

    路很窄,两人挨得很近,吕晓尘再怎么嘀咕,话还是传到了唐如风的耳朵里。

    唐如风缓缓皱起眉头。

    吕晓尘道:“我真的。”

    唐如风道:“你总这样。”

    吕晓尘问:“哪样?”

    唐如风道:“我行我素。”

    吕晓尘回头看着唐如风,突然愤怒,他刚要开口骂,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后跌落下去。唐如风忙拉住他,将他带回怀里,探头一看,发现发现脚下是个悬崖。

    因为树木浓密,难以察觉脚下的悬崖,但悬崖也并非陡峭,下面长了很多树,如果运气好,或许会挂在树上。

    可吕晓尘身体一向不好。唐如风把吕晓尘拉到自己身后,道:“心些。”

    “哎!”吕晓尘推了下唐如风,指着远处,道:“你看那!”

    唐如风抬眼看过去,发现群山包围之中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城镇,因为雾气掩盖了远处的山和镇子,故而看上去仿若海市蜃楼,但依稀能看见硝烟和战火。

    吕晓尘问:“这就是充镇?”

    唐如风道:“应该是。”

    吕晓尘望了一会,喊道:“剑客。”

    剑客闪身过来,抱住吕晓尘跳下悬崖,踩在一颗歪脖树上,接着借力攀住岩壁,又跳向另外一棵树的树头,循序跳下去。

    唐如风足尖一点,跟上去。

    刚历经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剿灭战,充镇千里之外的山坡上尸体堆积如山。这些都是一些地方的戍卒,装备不甚精良。晋国的大军已经撤退,这里尸体多是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成汉势力军。

    两人走进战场的残局里。乌鸦停在断剑和已经破败的战车上,残肢断臂和残破的盔甲兜鍪散落一地,有些人似乎永远没想到自己就这么死了,瞪大的双眼里还藏着震惊,潮湿的土地尽被鲜血染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血腥味,仿佛人间地狱。

    吕晓尘跨过一具尸体,道:“真惨。”

    “这话从你口中出来,似乎也没那么惨了。”唐如风道。

    两人正着,就听到一阵铃声从雾中传来。

    这里在深山,常年有迷雾,再远一点,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听到铃铛的声音。伴随着铃铛,还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呜呜啊啊的声音。

    吕晓尘和唐如风站住脚,望向铃声传来的方向。未多时,人还未看清,两人就感觉到身边的尸体动了下。

    吕晓尘以为出现了错觉,忙低头去看,发现不是错觉,这些尸体真的动了。他脚下一个胸口中箭的尸体佝偻着背以一种诡异的姿势缓缓站起来。

    “啊啊啊啊啊!!!!!”吕晓尘吓得大叫。

    剑客随即将他抱起,旋身离开,刚一站稳,发现身边的尸体全都站了起来。

    唐如风忙甩出几枚手刃,手刃插进尸体的身体里,尸体却无动于衷,仍旧如傀儡一般站起来。

    唐如风跳到吕晓尘身边挡在他的身前。

    吕晓尘推开剑客,伏在唐如风的身上。他发现这些尸体没有活,只是站了起来。

    两人相视一眼,知那赶尸匠要来了。

    唐如风指尖夹着两枚手刃。吕晓尘按住他的手,道:“先看看。”

    唐如风点头。

    吕晓尘对唐如风张开双臂。

    唐如风:“???”

    吕晓尘道:“先躲起来。”

    唐如风搂住吕晓尘的腰,旋身跑出战场,躲在一处山丘上查看。

    雾气渐散,两人就看见一个身穿黄色法袍,头戴黑色冠巾的赶尸匠手里拿着铃铛走进了战场内,他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是在念咒语。

    那些死去的尸体犹如听见了召唤,全都站起来,一一排队,跟在赶尸匠身后。

    吕晓尘看赶尸匠的方向似乎是往城里去,他拉住唐如风跑出去,道:“跟上跟上。”

    两人跟在队伍最后,吕晓尘从尸体身上扒拉下来两件盔甲,其中一件交给唐如风,自己穿上一件,随后对剑客道:“你先进城。”

    剑客身影一闪,消失在两人身边。

    队伍一路前行,往城门而去。

    守卫的晋军大老远看到一队尸体,忙拉开弓弦。

    一名晋军跑下来拦住赶尸匠的了去路。

    守卫的晋军见赶尸匠身后带着一队汉军,拔出剑,问:“干什么的?”

    赶尸匠道:“送尸体回家。”

    “送尸体回家??”那晋军皱了皱眉头,走到赶尸匠身后,用剑抬起一个汉军尸体的头。汉军双唇苍白,脸上已经出现了尸斑,且他们身上无一例外要么中箭,要么缺胳膊少腿。

    但那晋军怕有诈,对赶尸匠挥了挥手,道:“出去。”

    “军爷有所不知,所谓落叶归根,这些尸体我必须送回他们各自的家里,各自在家里埋下。”赶尸匠拱了拱手,和气道:“况且,他们败了,这不是连战场都没清理么,我,顺手把战场清理了,也免得劳烦军爷。”

    吕晓尘歪了歪头,看向前方。

    唐如风声道:“这边的传统,家里死了人,就在家里的后院埋下,不能往别处埋。”

    那晋军可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可城里正在观望的百姓们此时看见赶尸匠带着尸体回来,都蜂拥挤到城门边,问那赶尸匠可有自家男人或者自家的孩子。

    吵吵闹闹的人群让这些晋军头疼。

    赶尸匠为难地看着那名晋军。

    一个副将推开拦截百姓的长枪,走过来问那晋军怎么回事。赶尸匠跟副将一明情况,副将又看了眼身后列队的尸体,再回头看一眼望眼欲穿的城中百姓,对赶尸匠道:“把他们的衣服扒了,如若有任何一个生人混进去,你也别想出城。”

    赶尸匠点头,摇了摇铃,吕晓尘就见这些尸体开始自己脱衣服。

    唐如风皱了皱眉,有些不大乐意。

    吕晓尘跟着有样学样,把衣服脱了,然后把前面那句尸体身上的箭掰下来,在剑头抹了点黏土粘在自己胸口。他回头一看唐如风还没脱,忙道:“快脱了。”

    唐如风道:“我自有办法进城。”

    着唐如风一闪身,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吕晓尘喊都来不及喊,他哼了一声,在地上抓了把土抹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