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说干就干

A+A-

    “你们俩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如何赚钱?是不是遇到什么大生意想要带着我们一起赚?”胡云云嘴巴快,看着刘云飞问。

    “赚钱的门路是找到了,只是有些辛苦。找你们不找其他人的原因,就是看你们几个这段时间学习很认真,字也认识不少了,这些字,学会了不用可就浪费了,要在使用中才能加深印象。当然,陈三幺不存在,让三幺和我们一起,主要是我过段时间就要去教书去了,没时间和大家一起打拼,三幺和你们在一起做我更放心。只是不知道三幺你媳妇同意不同意。”刘云飞了半天,也还没到主题上。

    “刘云飞,不要买关子,正点。什么时候话学会婆婆妈妈了。”陈三幺笑了一下,盯着刘云飞。

    “好吧,是这样的,我们准备在我们村成立一个农产品收购站,只要是农产品,我们都可以收购,具体由张二嫂负责。这边把农产品收购到一定量后,我们就运到高原市中心去,在那边卖。”刘云飞简单地介绍。

    “刘云飞,你想过没有,这里离马场坪客车站这么远,运输是个大问题。要把农产平运送出去,不解决运输问题,根本就住不下来。”陈三幺还是看到了这一点。

    “这个我们已经想过了。从皮匠弯村运一百斤东西到马场坪区公所,一般2元到3元就可以了。你想想,背50斤马铃薯到马场坪街上才卖2块5毛钱,给我们背一百斤货物到马场坪就能赚2块钱,谁不愿意?”刘云飞分析着。

    “是啊,这个我愿意。去年冬天,我们从十公里以外的坝村背十根甘蔗回来,需要一天时间,再用一天时间背到杨梅树区去赶场,卖完赚块5毛钱,背的人还不少。这个钱,大家肯定愿意。”李淑芬目光晶亮地看着大家。

    “问题是

    这样把运费算下来,还能不能赚钱?城里真那么好卖吗?”陈三幺还是有点不相信。

    “三幺,这两天我和云飞弄了000多斤南瓜和500多斤红豆到城里,除去全部费用,我们每人赚了200多块,你赚钱不?”胡珊珊直接用现实的案例来服大家。

    听赚了200多块,大家一下兴奋起来。

    “刘云飞,你想让我们怎么做?你安排,我们和你一起做。”陈翠花高兴地看着刘云飞。

    “这样,先由陈三幺带着陈翠花在城里负责销售,张二嫂、胡云云和李淑芬负责在皮匠湾村收购,之后负责找人运送到了马场坪区公所。由于人有限,我算过,就算发动我们村的全部劳动力,每次也只能运送一到两吨左右,但一天可以运送两次,也就三到四吨。我们也不能坑老百姓,这边的市场价是多少,收购的时候就给他们多少;最主要还是发动大家种植农产品,带领着大家一起致富。比如马铃薯,虽然他们背到马场坪买五分钱一斤,我们在这里给他们收购五分,到城里卖一毛到一毛二,除开运费和车费,一百斤我们还能赚2块5左右,一千斤就能赚25,每个人就有四块左右的赚头,如果把门面费除了,至少有3块,两千斤就有6块,这是就最便宜的马铃薯来打比方;如果是红豆,大豆,西红柿,茄子,辣椒这些,就不只赚这点了。”刘云飞给大家简单算了个账。

    就只看马铃薯,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都是人家工作人员两到三倍的工资,大家觉得很可观。

    开玩笑,刘云飞是人民教师,虽然到现在还没发工资,但他知道,一个月的工资不会超过00块。

    “我们倒是没问题,关键就看三幺哥,看他婆娘同意他出去干不?”陈翠花看着陈三幺。

    陈三幺沉吟了一阵,声地:“我得去征求一下我婆娘的意见,我觉得应该没问题。这里到市中心也不远,想回来,一个班车就回来了。”

    “那就快点,干就干,我们今天就开始收购农产品。”胡珊珊迫切地。

    “还有,你们在城里找到地方了吗?这些东西运过去,必须要有个放的地方,否则肯定不好做。”胡云云思绪着。

    “这个你放心,云飞的一个朋友在菜场你给我们一个门面,我们就直接在门面里批发,要是零售,比批发可贵多了。”胡珊珊笑着对大家。

    陈三幺回去和他婆娘商量了一会,回来后大声:“我婆娘同意了,干就干,马上行动。”

    听了陈三幺的话,大家非常高兴。

    一方面,陈三幺是男人,做事时有个男人在身边肯定要方便得多,另一方面,陈三幺虽然初中没毕业,但也算村里有文化的人,有他在,不会被别人算计。

    把事情理清楚,胡珊珊站起来:“收购点就设在我家院子里,我家屋子宽敞,放东西多,先从你们几家开始,把能买的农产品先拿出来称了。这几天不是红豆和黄豆大量成熟吗?大家先把这些拿出来,保证让你们赚得高兴。”

    完,大家欢天喜地地去收购农产品去了。

    有村里的几个人参与,大家加大宣传力度,附近村的都把农场品送到张二嫂家来。

    把事情安排完后,刘云飞去看了一下胡珊珊的收购情况,他也基本也没什么事做,干脆回来研究他的那本窥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刘云飞对这本书差不多能背诵了。

    研究了一会,他感觉自己还是应该充分利用自己重生的资源,写一本科幻。

    通过这段时间来的构思,刘云飞想了想,他觉得可以通过发生在一百年后的一场虚构的疫情作为切入点,通过全民抗击疫情的现状,把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写进去,主要表现一种祖国的制度最好,祖国的抗击力量最集中,抗击效果最佳的情况,充分表现出作为炎黄子孙的那份责任担当。

    基本框架差不多构思好了,一旦动笔,应该能很顺利地写下去。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朋友,谢谢你的阅读,求追更一票,求金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