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 152 章 过桥米线、红桃粿……

A+A-

    “向生?”

    周长生在屋檐底下逗黄的时候, 看到向生拎着一壶酒走了进来。

    周长生起身,发现向生和之前相比有些许不同。

    之前的向生,眼里一片黯淡浑浊, 仿若被抽走了灵魂, 行尸走肉的死尸一般,而现在的向生, 眼里不再黯淡浑浊,浑身有了生气, 似乎重新活过来了一般。

    这一发现让周长生惊喜不已,“向生……”

    向生走上前来,:“长生,喝两杯吧。”

    “……好。”

    微黄的酒倒入酒杯里,向生先敬了周长生一杯, “长生,你闺女的对, 活着还有很多意义, 我不能就这么去了。”

    闻言, 周长生忙点头,“是啊,活着多好。”

    向生又敬了他一杯,“谢谢你,谢谢你闺女。”

    周长生回了他一杯, 因为高兴, 喝得红光满面。

    向生离开时,周长生目送他走远。向生一步步往前走着,走进了黎明的阳光里。

    周长生对周粥:“闺女,向生肯定是吃了你做的重阳糕, 才不舍得死的。”

    周粥:“不管他是不是因为我做的重阳糕才不想死的,反正他不想死了就好。”

    周粥望着前方,前方,向生缓缓走进了黎明灿烂的阳光里,向着灿烂的光芒而去。

    她微微弯起嘴角。

    次日是国庆最后一天,周粥一家提前回城,以免到时候拥堵。

    此时周记的食客们:

    “国庆节终于要结束了,终于可以吃到周记了!”

    “老天爷,我从来没有这么希望国庆过得快一点。对于社畜来,国庆节过得越慢才越好呢。”

    “国庆节可以不用放那么长,支持国家把国庆假日改短一些!”

    “上帝,中国的国庆假日要结束了?”

    “哦这该死的假日,终于要结束了。”

    “周记要是再不营业,我发誓,上帝会惩罚它的!”

    一直在等待考察周记的米其林评审员见中国国庆假日即将结束,松了口气。他实在是等得太久,米其林也等了太久了。

    国庆结束后的第一天,周粥只有两节史学概论课。上了两节课后她去市场买了些菜。

    拎着几大包食材回家,王兰忙把袋子接过来,“买的些什么,这么多。”

    “鸡鸭猪骨什么的,等会儿吃过桥米线。”周粥。

    厨房里,周粥和王兰一起给鲜鸡鲜鸭去内脏。

    周长生帮着洗猪骨,忽而好奇道:“为啥叫过桥米线?”

    周粥:“有几种法,其中一种法是,清朝时,云南蒙自城南湖有一处湖心亭风景优美,有秀才经常在哪里学习,他妻子经常去给他送他爱吃的米线。但是到了湖心亭时,米线就凉了没法吃。”

    “有一次秀才妻子去送鸡汤,发现鸡汤表面的鸡油可以让汤保温。想到鸡油能保温,所以她把鸡鸭猪骨熬了汤,用鸡油将汤汁保温,米线在家里先煮好,又切了些薄薄的配料例如里脊肉什么的,到了岛上湖心亭后,直接用热滚的鸡油将食材烫熟,吃起来热乎乎的又十分美味。

    “后来很多人热门都效仿她的做法,自此这种米线的做法就传开来了,因为秀才妻子给秀才送米线需要过一道桥,所以后世为了纪念秀才妻子,将这种米线的做法取名为过桥米线。”

    周长生点头,“怪不得叫过桥米线。”

    周粥笑道:“云南蒙自过桥米线也是国家非遗美食。”

    过桥米线是非遗美食?王兰忽然明白了周粥为什么今天要做过桥米线了,她:“粥粥,明天特色菜是过桥米线吧?”

    “对。”

    周粥现在是西城非遗推广大使,虽然还没有正式接受聘请,但她已经开始履行她的职责。周记特色菜优先做国家非遗美食。

    鸡鸭猪骨清洗干净,下锅焯水去血污。

    然后把鸡鸭猪骨和拍散的姜块放进清水锅里煨制。

    当鸡鸭猪骨汤慢慢变得乳白时,周粥捞出鸡鸭猪骨,取出热滚的汤。将热滚乳白的汤倒进大碗里,放一些煨制好的鸡鸭肉,放盐、胡椒粉等调料。

    周粥把猪油、鸡鸭油倒进去,使汤保持热滚的状态。

    把早就切得薄薄的鸡肉片、生鱼片、煮肉片烫进汤碗里,筷子轻轻一搅动,让肉片烫熟。

    陆续将韭菜、薄荷、芫荽、葱花以及烫过的米线和鹌鹑蛋烫进去。

    鲜香滑爽的浓郁香味如开闸洪水,咕噜咕噜地淹到了鼻尖。

    周记节后重新开张。

    憋了一个节假日的食客们将西城交通再次挤到瘫痪。自从周记越来越火后,西城交通一直处于越来越拥堵的状态,西城人民已经习惯了。

    周记饭店门前人挤人,车挤车,人声鼎沸,嘈杂声漫天。

    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对着前排的一位女生:“我家老板愿意出这个价。”

    女生无动于衷。

    另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过来,“姐,我家老板给这个价。”

    女生撇嘴,“不用了,我不会把位置卖出去的,今天的特色菜是过桥米线,我什么都不会把位置卖出去的!”

    不一会儿,轮到女生进饭店点菜。她一进去,就闻到空气里独属于过桥米线的鲜香味,她吸溜着口水,快速入座。

    与此同时,终于排到队的米其林评审员也入了座。

    当热腾腾的过桥米线端上来时,他微微滞了滞。

    浓白微黄的汤底冒着浓烈鲜味,热汩汩的汤表面上漂浮着黄灿灿的晶莹的光,晶亮的盈光里,堆积着雪白的米线,油润的肉,青绿的蔬菜。

    并不是特别鲜艳的色泽,却给人一种活色生香的视觉冲击感,只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

    评审员用汤匙轻轻舀起汤,送入口中。

    热乎的汤汁里包含着米线的清弹口感、鸡鸭猪骨鱼片的鲜醇,蔬菜的清新,热汤滑进喉咙,下入肚腹,口腔里留有微微清凉的薄荷清凉,压下了鸡鸭油的咸腻。

    这一口汤下去,似乎一整天的疲惫就此消失,浑身轻松通畅起来。

    评审员呆若木鸡。

    单只是这汤,就已经是上乘至臻之美味。

    他快速回神,快速喝汤吃米线。

    周围食客赞叹连连:

    “周记的过桥米线,就是过桥米线的天花板。”

    “是的,简直就是过桥米线的天花板!”

    赞叹声此起彼伏,周长生听着食客们的话,笑了笑,继而唆了口米线。原本是吃了饭才过来的,但是食客们吃的太香了,他没忍住,让周粥给他做了一碗。

    来结账的食客见他吃着过桥米线,艳羡不已。怎么自己就没一个周厨神这样的女儿呢?要是自己是周老板那多好啊,想吃特色菜就吃特色菜,想吃周厨神的手艺就吃周厨神的手艺……这简直,塞神仙啊。

    他羡慕嫉妒恨地注视着周长生。周长生唆了口米线,:“结账吗?”

    “是的。”食客结着账,忽而道:“周老板,您怎么不招个收银员什么的,自己也轻松些。”

    周长生笑道:“我反正闲着没事做,也闲不住。”

    早先周粥就过让他和妻子不用再在店里忙活,又不是没钱请员工,但他和妻子都不愿歇下来。妻子是想一直待在后厨里跟着闺女学厨艺。

    而他,一是因为的确闲不住,二是待在饭店里,随时可以吃到粥粥做的饭,还有,听到食客们的夸赞和看到食客们满足幸福的笑容,他很有成就感,食客们给了他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所以,他想一直待在店里。

    ……

    世界近代史的课有些许的枯燥。周粥上着课,有些昏昏欲睡。忽然有人惊呼。

    “卧槽!”

    全班同学以及老师目光寻向惊呼的人。惊呼的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捂捂脸。

    老师继续上课。

    一下课,男生冲到周粥面前,“周厨神,你上米其林杂志了!”

    听到这话,有人哇了几声,接着有人道:“有啥激动的,之前周厨神不还上了美食之巅吗,上米其林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不是,之前美食之巅的着重点在周记饭店,但是米其林着重点在周厨神身上!”

    “嗯?”

    “你们自己看热搜啊!”

    同学们立即拿出手机,点开热搜。

    米其林这一期杂志用最大的版面介绍了周粥。

    刊登的内容里写到:“按照米其林的标准,周记甚至一颗星星都评不上的,为什么?因为周记的装潢,服务的品质,餐具的精美度十分拉跨。”

    “但是,如果只以味道评级的话,周记可以评到三颗星星,不,如果,米其林有四星五星的话,周记甚至可以评到四星五星。”

    “单只是味道就能评到四星甚至是五星,背后主厨,即周记的老板周,一切都是她的功劳。”

    “她拥有一双上帝之手,给食物施了魔法,让食物变成了上帝恩赐给人间的美食。”

    “如果周只是一位厨师,不是一个餐厅老板,那么,全世界所有餐厅都会想聘请她为主厨。”

    米其林杂志大篇幅地赞美了周粥,用从未有过的夸赞之词,将周粥拥为拥有上帝之手的神迹。

    这一极尽夸张的赞美再次引发了全世界关于周记关于周粥的热议。要知道,米其林这可是第一次如此盛赞一位厨师。

    卡洛斯第一时间转发米其林关于周粥的评价。

    卡洛斯:是的,周她拥有一双上帝之手。

    萨巴全员以及主教练也同样转发:周,拥有上帝之手的神迹!

    美食之巅虽然和米其林是死对头,但看到米其林对于周粥的评价,他们也非常认同。

    美食之巅主编:是的,周是神迹!

    国内米其林三星餐厅发言:是的,所有餐厅都不想错过周厨神,我们尝试过邀请周厨神,然而我们也知道我们是异想天开了。

    日本东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的老板发言。

    藤原佐:米其林的对,全世界任何一家餐厅都不想错过周桑,可惜,周桑不会去别的餐厅当主厨。曾经周桑还未在全世界出名时,我去邀请过她,但非常遗憾,我没能请到她。现在的话,恐怕更不可能了。

    法国米其林三星餐厅:如果周愿意来我们餐厅,那我们餐厅一定是世界上最幸运的餐厅。

    意大利米其林三星餐厅:哦上帝,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周能来我们餐厅!

    国内网友见几乎全世界米其林三星餐厅都在表白周记,纷纷热议:

    “放弃吧!周厨神不可能去国外的!”

    “哈哈哈爽死了!”

    “周厨神,全世界餐厅求而不得的女人!”

    热度发酵时,世界著名美国美食作家埃尔克森发表了一篇文章。

    埃尔克森:我去周记时,抱着很大的期望,因为人们都周记是奇迹。最后周记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反而远超于我的期望。我无法用言语来赞美周记,无法用言语来赞美周记的主厨周,我只能,世界上任何一位厨师都比不上周,蝉联了皇家烹饪大赛冠军的世界第一名厨保罗也比不上周。

    一向谦和温蔼的美食作家埃尔克森,居然这么明晃晃地拉踩世界第一名厨,抬高周粥,这让很多人意外,却又十分赞同她的观点。

    “是的,埃尔克森的对,世界第一名厨,美食教父保罗远远比不上周!”

    “如果周是天神,那么,保罗就只是一只蚂蚁!”

    “只要周去参加皇家烹饪大赛,桂冠非她莫属!”

    “如果周去参加皇家烹饪大赛,我想,这个比赛已经没有任何举办的意义,因为冠军一定会是周,拥有上帝之手的中国周!”

    法国巴黎六区富人区的一栋别墅里。帕斯卡浏览了巴黎日报,哼了一声,将报纸扔到桌上。

    “保罗先生,那个叫埃尔克森的家伙,简直是口出狂言!”

    保罗喝着咖啡,咖啡白雾氤氲着他梳得整齐的白发,他只瞥了一眼帕斯卡,不置一词。

    帕斯卡哼道:“荒谬,完全的荒谬,那个中国的厨子,怎么会比得上保罗先生您?”

    “米其林她拥有上帝之手?难道拥有上帝之手的不是您?”

    保罗放下咖啡,:“秘书先生,我想,我们应该亲自去一趟中国。”

    保罗和帕斯卡乘坐飞机去往中国。

    头等舱里。

    女人对男人道:“先生,已经派人排到前排位置,确保您今晚可以吃到周记的特色菜。”

    男人点头,“你做的很好。”

    不远处,帕斯卡听到声音,眼光一偏转。

    “市长先生。”帕斯卡讶异。巴黎的市长先生也特意去中国吃周记?

    ……

    周粥盖好锅盖,让糯米蒸个差不多四十分钟。

    蒸糯米时,周粥在热锅里爆香蒜末,下入肉末、切碎的虾米,切碎的香菇,切碎的瑶柱。翻炒熟后,下如腊肠粒。

    糯米饭蒸好,周粥把糯米饭倒进锅里正炒得浓香的馅料里,轻轻地将糯米饭与馅料搅拌均匀。

    剔透的米粒沾染上五颜六色的馅料时,把花生碎撒进去搅拌均匀。

    炒好之后,包进粘米粉制作成的粿皮里。

    桃粉色的粿皮光滑柔软,将馅料完全包裹,周粥将粿皮封口,放进红桃模具里。

    压一压,饭团脱模,成了头尾大的粉色桃子状。一面上印着精致的纹路,纹路连成了一个“寿”字,周边印有桃花作伴。

    “这就是红桃粿?”王兰拿起一个粉桃状的饭团,“真好看。”

    周粥把脱模的红桃粿放进蒸锅里蒸。

    还没蒸熟,黄以及周长生王兰就围在了锅边,等待她揭开锅盖了。

    一蒸熟,周粥就揭开锅盖。白雾微散,锅里的红桃粿露出真面目。

    袅袅白雾里,红桃粿静静地躺着,一个个弯着粉粉尖尖的嘴,红扑扑地泛着粉色盈光,上面印着的寿字润润发亮,印着的桃花栩栩如生。

    缭绕的白雾,似仙气,而被仙气缭绕的红桃粿,则是那蟠桃园的寿桃,红红亮亮,惹人不断分泌口水。

    “啊!红桃粿,我的最爱!”周记饭店里,食客一见今天的特色菜是红桃粿,高声惊喜道。

    “红桃粿,潮式粿,潮汕那边的传统吃,也是非遗美食。”

    红桃粿,粿,米食也,是潮汕过去作为敬神、祈福、祭拜祖宗的贡品,有甜口和咸口的。

    今日周记推出的是咸口红桃粿。

    “最近特色菜周厨神做的都是非遗美食,唔……前两天不是周厨神成为了西城非遗推广大使?应该是因为成为了非遗推广大使,所以最近特色菜都是非遗美食吧。”

    “哈哈,可以猜猜下次周厨神会做什么特色菜了,范围就在非遗美食之内。”

    红桃粿一上桌,所有食客都安静下来。

    仙雾缭绕之中,颗颗红桃粿似那仙桃粉嫩泛光,引人控制不住地伸出手,去拿起它,快速塞入口中。

    保罗和帕斯卡望着桌上的红桃粿。

    保罗端详红桃粿,神色微凝。

    帕斯卡则瞪大双目。

    这……这叫红桃粿的东西,可真是……漂亮到似那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不,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也比不上它。它宛若上帝放在人间的红桃。

    帕斯卡喃喃:“怎么会……”

    世界上的食物,怎么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品相。如画出来的画,有一种超现实的梦幻之感。

    帕斯卡脸色有点僵,他清清嗓子,“这厨子,做的菜倒是能入眼,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了。恐怕只是看着好,吃起来……哼……肯定是不如保罗先生您的。”

    帕斯卡伸手,拿起一个红桃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香气送到了鼻腔里。和它柔软的触感一样,它的香气也是柔软的,似温软的溪水,轻触着嗅觉。

    帕斯卡怔然,下意识张开嘴。

    软和且带着微微劲道的面团分裂开来,一瞬间,清糯的糯米、鲜滑的虾米、多汁的香菇、酥脆的花生米、鲜美的肉末、咸腊的腊肠粒通通冲进了口中。

    不给人半点反应时间,迅速将混合出来的醇厚美味从口腔传到喉咙,从喉咙传遍全身。

    红桃粿代表着吉祥如意,似乎一口红桃粿下去,浑身都如意了起来。

    帕斯卡忍不住地惊呼一声,“天啊!”

    下一秒,他快速伸手,去拿第二个红桃粿。他忘记了用餐礼仪,像一个没有进化的原始人,往嘴里狂塞红桃粿。

    盘子里最后一个红桃粿吃完,帕斯卡啊了一声,没了?他近乎痛心疾首。只抢到了两盘子红桃粿,再多的,没了。

    他痛心疾首地瞪着光秃秃的盘子,忽而对上保罗的目光。

    这时,帕斯卡才猛地清醒了过来似的。

    他呆滞地与保罗对视着,随后,他有挣扎,有些些心翼翼道:“保罗先生……”

    保罗:“我知道你想什么。你想,周的厨艺确实远胜于我?是吗亲爱的帕斯卡?”

    “这……先生……我……”

    “你不用顾忌我的心情,我得承认,我的确是远远比不上这位中国姑娘的。”保罗叹道,“难以置信,简直难以置信,世界上还有人能将食物做到如此美味。”

    这有些超乎保罗的认知。

    他作为美食教父,认为自己差不多已经将食物的味道研究到了极致,却没想到,他的极致,在这位中国姑娘面前,完全不够看。

    若真有人能将食物的味道研究到极致,那么这个人非这位姑娘莫属。

    保罗沉默下来,他脸上看着很平静,内心情绪却很复杂,有震惊,有失落,也有些许不甘。

    也许假以时日,他也可以将食物做到如此极致的美味。

    然而这样的念头才生出来,就被强烈的绝望感给否定了。

    他的潜意识告诉他,不可能,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食物做到这种奇迹般的极致。

    挫败感升上来,他低声道:“中国周,她的确有一双上帝之手,凡人之手怎能比得过上帝之手?”

    周记出了红桃粿,很快,潮汕红桃粿在国内外热卖起来。

    很多人就着网上周记红桃粿的视频,吃着红桃粿。

    “啧,要是能吃到周记的红桃粿该多好,光只是看着就止不住地流口水了。”教室里,一位女生一边吃着从别地买来的潮汕红桃粿,一边看着视频里莹莹泛光的周记红桃粿。

    教室里还有其他人也在吃红桃粿,也就着周记红桃粿的视频。

    周粥进了教室,发现大半同学都捧着红桃粿吃。她一进去,他们都抬起脑袋,“周厨神,再卖几天红桃粿吧,孩子馋死了!”

    周粥想了想,“可以。”

    “啥?周厨神可以?!”

    “呜呜呜太好了,有机会吃到周厨神做的红桃粿了!!!”

    同学们感激涕零地望着周粥,忽而,一个男生惊呼出声,“卧槽!”

    众人望去。

    又是那天在课堂上惊呼出声的男生。男生激动道:“周厨神,妈耶!”

    “咋了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