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A+A-

    长公主府中,锦珠在旁为隆裕揽发。

    隆裕的发保养的漆黑乌亮,眼波流转间尽是矜贵之气。

    她的手指落在甜糕上浅尝一口,宫侍端着糕盘躬身退下。绣着仙鹤的毯上跪立一青衣少女,肤色白皙,杏眼含泪,正是被温姝赶出宅邸的翠微。

    “殿下!翠微今日来府中只是为公子求情。”

    隆裕站了起来,宽大的冕服下雪白的亵衣若隐若现,长发高盘起,鬓边的钗环如同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她走到翠微身边抬起少女的下巴,“求情?你有什么资格替他求情?”

    翠微泣道,“公子受尽苦楚,如今再次回长公主府中必定会受人非议折辱,翠微求公主善待公子!”

    隆裕涂着红色丹蔻的指甲几乎划破了少女的面颊,“你还是不懂,他是本宫的人,本宫自然会护着,你既然已背叛他,又何必再做无用之功,以为他会感激不成?长公主府养你数年,倒不如一个萍水相逢的少年了?”

    翠微一头磕在地上,“殿下的恩情翠微已还尽,如今欠公子良多,实在无法安心远去,只能来跪求公主。”

    隆裕神情冷淡下来,“你不过是为了求自己内心的安宁罢了。温姝要走了你的身契,你早已不是我的奴仆,今日便放你离去,终身不可再回京城。”

    翠微的亲人都在公主府中做事,她即便心向温姝也不敢违背长公主的命令。如今自觉无言面对温姝,手中温姝留给她的银票地契便如烫手的山芋。

    少女头上磕的青青紫紫,垂泪离开公主府中,此后一别多年,再度与温姝相见时候已经物是人非。

    翠微离开后,隆裕瞧着她的背影叹息,“他回府了?”

    锦珠知道隆裕指的人是谁,“还在絮云斋。”

    隆裕瞧着絮云斋的方向看过去,那曾经逃离公主府的风筝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风雨,再度坠入自己的手心。

    锦珠垂睫道,“殿下将公子与二皇子所谋之事捅出去,只怕公子会怨憎于您。”

    隆裕面颊露出些许怅惘来,“他本不该掺进储位之争。”

    储位之争的凶险隆裕比这世上任何人都清楚。

    她死去的三位皇兄就是最好的写照。

    锦珠叹息,“殿下与蜀中王相交多年,到底还是没有料到他为了一个薛妃竟然在将死之际轻而易举交代出国玺。如今蜀中王已死,国玺落入陛下的手中,陛下再无掣肘,只怕蜀中王府太平不起来了。”

    隆裕看了锦珠一眼,“本宫确实高估了蜀中王的寿命,也低估了蜀中王对薛妃的深情。”

    而蜀中王低估的是薛妃的野心。

    薛妃手握国玺如此巨大的诱惑如何会如蜀中王所愿只是用来自保?

    连隆裕都能想到这个愚蠢的女人定会用此争夺太子之位,而蜀中王被情障迷眼,当局者迷。生生把国玺送到了陛下的手中,没了国玺就是把蜀中王府放在炭火上烤了。

    而蜀中王府若是保不住,自己掩盖多年的秘密也要暴露于人前。

    有些筹谋已久的事情需要尽快进行了。

    隆裕道,“明日让蜀中王的两位世子来见本宫吧。”

    锦珠点头应是。

    她跟着隆裕太久,知道公主准备与蜀中王府的两位世子商议什么。

    蜀中有精兵众万,平日散落乡野。

    那是先帝留下的兵。

    先帝调兵的诏牌在公主手中,这是最后一张底牌长公主本不欲动用,如今形势逼人,不动则危如累卵,粉身碎骨。

    当年那一场宫变死了多少人,害的多少人不人不鬼的活着,而罪魁祸首高居庙堂,皇权在握,是否有失公道?

    锦珠道,“殿下无论做什么,锦珠都跟着殿下。”

    隆裕笑了声,“你是个好姑娘,不过现在,跟着本宫去趟絮云斋吧。外头风言风语,只怕没什么好话入他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