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劝降书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就算是迫于皇权的压力,来到了这城墙之上,羽林卫也是出工不出力,一个个站在那里松松垮垮的,全然没有平素威风凛凛的样子。



    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物也有怨气的嘛!



    于是乎,五万出头的人就少了一万多,而且,夏明诚还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把禁卫军抽出一大把守护皇宫,这么一来,守城的重任就全部压在了北拱大营身上。



    兵力比对方少一半多,满打满算加起来也就四万从来没上过战场的禁卫,对上大长公主十万刚从战场凯旋的大军。



    这仗怎么打?



    根本就打不赢啊!



    毕竟,这世上能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常态,擅长以少胜多的将领更罕见。



    所以,守城的将士们心里头是惶恐的、怕失败、更怕死。



    北拱大营的指挥使名叫万昌达,他从奉命守城开始,就整个人处于茫然状态。



    有心想不接这个烂摊子,但夏明诚直接把他的家眷请到宫中去喝茶了,且他年前刚与姜华城结为姻亲。



    他的长孙娶了姜家庶女姜朦眬。



    所以,这个烂摊子就算是砸在他脑袋上了,两位大佬都不允许他后退。



    原本想着,把去年新招入伍的新兵驻扎在玉门镇,可以阻一阻大长公主的进攻,哪怕不能阻挡,拖延几天时间也好。



    怎料,玉门镇三万新兵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拖住,直接大开城门迎大长公主进来了。



    万昌达急得喉咙都冒烟了,在城墙上上蹿下跳,下达一个又一个的命令:



    “投石,滚油都准备好!”



    “东西二门速速到南门增援。”



    “报,大军距离城门还有五十丈!”



    “四十丈!”



    “三十五丈”



    负责观察的副将一丝不苟地测量着距离,一般来,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有效射程是三十丈,太远了,箭矢疲软无力,太近了,就无法形成火力压制,会被对方冲上城墙。



    所以,副将很认真。



    然而,万昌达自认为自己训练的弓箭技术一流,想都不想,直接催促:



    “还愣着干什么,放箭,快放箭啊!”



    “可可是大长公主在35丈处停下来了,没”



    “废什么话,你指挥还是我指挥?弓箭听令,放箭,诛杀逆首!”



    十万大军和战神的威名给万昌达造成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满脑门都是汗,紧张得不行,只能用骂下属的方式给自己解压。



    偏偏城墙上不知谁声嘀咕了一句:



    “哪有逆首嘛,她是大长公主”



    “住嘴!什么大长公主?从她起兵伐天那日起,她就不是什么大长公主,而是逆反贼寇,人人得以诛之!”



    万昌达吼得很大声:



    “放箭!快放箭!”



    好吧,放就放吧。



    你是指挥使,听你的。



    副将满脸无奈地挥下令旗,刷刷刷,弓箭弯弓搭箭,一轮齐射。



    二轮。



    三轮。



    然并卵,距离不到射程之内,放箭也是放个寂寞,看起来很飒,而杀伤力是大于等于零。



    浪费箭啊!



    还不知道要守多久勒?



    副将腹诽不已,白眼翻到飞起。



    



    “他们这是干啥?”



    不会打仗的江南监察使站在安全区域,看着城墙上密密麻麻飞下来的箭雨,本来心里还有点害怕,可看到箭矢纷纷落在大军前面的空地上,连一只蚂蚁都没伤着时,他实在忍不住问了:



    “只听过击鼓鸣炮之礼,没见过放箭来欢迎宾客的,难不成他们是在效仿周瑜,给咱们送箭?”



    你损还是你损!



    文人的笔,骚客的嘴!



    夏明昭瞟了他一眼,没做声,直接策马前行。



    大军自发给自家统帅让路,黑压压的大军如潮水般分开两道,夏明昭单人单马走到了大军的最前面,继续走,一直走到正常射程之内才停了下来。



    她看着数丈高的帝都城墙,心里五味陈杂。



    这座城是她夏氏的国都,她从后世而来,立志守护这座城这片江山,然而兜兜转转,敌人没能兵临城下,却是她这个守护者剑指帝都。



    这算不算是屠龙者终成恶龙?



    还是历史上的战火换一种方式呈现?



    夏明昭想了许多,但此时此刻如同箭在弦上,由不得退缩和犹豫。



    风雨过后可见彩虹,长痛不如短痛,只有经历过阵痛,才能抹去腐朽残渣,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不想了,她右一挥,身后立即有士兵上前递上弓箭,羽箭的尾端还绑着一卷白色的布帛。



    夏明昭动作娴熟地弯弓、搭箭、瞄准,然后对着帝都城门上“帝都城”三个铁画银钩大字的牌匾,嗖地一声射出。



    “呯!”



    正中匾额中央,布帛随散落辅开,一个个黑字如拳头大,上面的内容赫然是那篇伐天檄文。



    “好!”



    箭矢上带着重物,还能正中目标,大军中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气势如虹。



    反之,北拱大营则自然而然里落了气势,见状,万昌达懊恼地捶了一下墙砖。



    正准备开骂,突然,听周围的士兵惊恐地大叫:



    “将军,心!”



    万昌达的身不错,不然也当不上天子禁军后备役的总指挥使,他下意识地侧过身,一只冰冷的箭矢擦着他的耳朵而过,“叮”地射在身后的墙齿上,入石三分,箭尾轻颤。



    好险,好悬。



    差点老命不保。



    万昌达后怕地抚上自己的耳朵,摸到一片湿漉漉的粘稠,定睛一看,一的血。



    此时,一名校尉大声喊道:



    “箭上有东西!”



    着,他奋力去把那根箭,奈何箭矢射得很深,他一个人完全拔不动。



    万昌达这时也看到箭矢上确实钉着一张布帛,顾不得耳朵还在流血,上前两步,奋力把箭拔出来,取下布帛一看,脚步顿时噔噔噔后退三步:



    “劝降书!”



    这确实是一封劝降书。



    同室探戈,必有伤亡。



    夏明昭不愿意见过无谓的流血发生,便给夏明诚写了一封劝降书。



    意思简单明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夏明诚,您德不配位,自己下台,免一死!给你三天时间,好好考虑考虑!”



    昌达见了这样一封劝降书,准确来,这是一封最后通牒,他自然不敢专行专断,吩咐属下守好城墙,自己匆匆往皇宫内部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