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绝汤包

A+A-

    二愣了愣,眼珠上下翻将冯知春扫了遍,露出了然的神情,笑道:“姑娘,可惜了,少爷他云游去了,并不在店里。”

    冯知春心道,这二的话怎么透着古怪?可细细想来,又觉不出有哪里不对劲的。她又道:“你家老板好闲情,掌柜总不会不在吧?”

    二又是一愣,再看冯知春的眼神变得更是耐人寻味,回道:“姑娘,的可没诓你,少爷他可真的不在,您就是找掌柜的也是不知道的哇!”

    冯知春终于觉出哪不对劲了,她一挑眉毛,道:“我要找老板,你你家少爷不在。不在便不在吧。现在我要找掌柜,你又少爷不在。我找谁,与你家少爷何干?”

    二也觉出不对劲来,他愣愣问:“难道姑娘不是来找少爷的?”

    “你家少爷是个宝贝吗?但凡进店的人都要找他一找?”

    “这倒不是……的、的还以为姑娘是……”

    “是什么?”

    “没、没什么……”二神色尴尬地摆摆手,干笑道,“姑娘找掌柜所为何事?的通报时也好有个事由。”

    “所为何事?”冯知春用筷子戳戳汤包,“这样的汤包都称得上一绝,怕是天下的包子都能封个之最了吧。”

    二可算明白了,面前这个姑娘是来找茬的。

    他立即换上职业的标准笑容,道:“姑娘,菜名不过是取来讨个喜庆的,何必这般当真,您要不满意,我去央掌柜的给您这桌免钱。”

    冯知春猛地一拍桌面,秀眉倒竖,气道:“磨磨唧唧,磨磨唧唧!我好好叫你去请了掌柜来,你去请便是,怎这么多话问?取名讨个喜庆,那怎么不取个‘喜庆汤包’,不取个‘百福汤包’,偏偏要叫‘一绝汤包’?既要用这么顶赞的名字,好歹东西也得配上不是,不然不是穿草鞋戴官帽——出来搞笑的吗?”

    二额间发汗,心道这位姑娘看着是温和的面相,怎的起话这般伶俐。他又不是厨子,也没吃过全天下的包子,哪里知道百福楼的汤包是不是真的一绝。再,也从来没有客人质疑过这个。

    周遭已有些食客被冯知春的话吸引,纷纷往这边瞧过来。

    二怕耽误店中生意,忙提步一溜烟去请掌柜的。

    听闻有人来闹事,还是位姑娘,百福楼的掌柜朱信心里虽不大在意,也还是立即就同二移步过来。当第一眼看见冯知春摆在桌上的食盒,他微一皱眉,对方八成是有备而来。

    朱信朝冯知春微微一拱手,道:“姑娘,某是百福楼掌柜朱信。听店中伙计姑娘对百福楼的‘一绝汤包’有些高见,大堂嘈杂,姑娘若是方便,还请随某移步阁中慢慢相谈。”

    冯知春摇摇头,道:“我一个姑娘家,怎么能同你去到角落?我瞧大堂正好,人多热闹。”

    以朱信的年纪,都能当冯知春的父叔一辈。

    但冯知春面容姣好,却叫旁人猜忌,真到私地是不是真的会发生些什么。

    朱信并不恼,仍是笑着,道:“是,是。是某考虑不周了,那便依姑娘的。姑娘百福楼的‘一绝汤包’是穿草鞋戴官帽,但‘一绝汤包’自挂牌售卖以来,还未听过一位客人不好的,正是有这样如潮的好评,才让‘一绝汤包’闻名县镇,还有客人专门来只为尝上一尝。口碑众人砌,也不是姑娘一人不好就会倒的。”

    言下之意,你想逆流而上,那是白费力气。

    冯知春并不受影响,道:“看来百福楼的掌柜也不过尔尔,站在中周县第一酒楼的位置上,眼界却只有脚前三分宽。怎么,就许别人好,却不许我不好?”

    朱信又道:“某能拍胸脯,百福楼的点心厨子是中周县最好的点心厨子,这汤包做法乃是他从师父学承又经过多次尝试改良而成,姑娘可轻蔑某,某却不能让姑娘轻蔑了百福楼认可的厨子!”

    冯知春抚掌三声,笑道:“好,好,好!可掌柜,有气势是好,护犊子也无妨,却不能瞎话。山外有山人外人,谁能彼时最好就是此刻第一的?您可比我大,做人要谦虚这样的警言不必我一个辈来教你吧?”

    朱信正欲接话,却听十步开外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炸起:“是哪个丫头班门弄斧来闹事的?”

    话音刚落,一个厨子扮的汉子走上前来,双目狠狠盯着冯知春,道:“丫头,什么叫谦虚?你这样的就很不谦虚!教人做人之前先自己照照镜子学学好吧!”

    朱信看了汉子一眼,无奈道:“你怎么出来了?”

    “我怎的就不能出来?”汉子道,“若我不出来,我师父不知要被这个丫头诬成什么样子!”

    冯知春将汉子量一番,却道:“这位想必就是中周县最好的点心厨子?”

    “不错,正是我!”汉子自豪道。

    “好呀,我还担心你不出来呢。”冯知春一拍掌,道,“他们或许不懂,可我的,你必定是懂得。”

    “我自然懂,懂你这个丫头在这满口浑话!”汉子怒道,“你我做的汤包名不其实,那你,我这汤包如何不行?若是让我心服口服,我不再做这汤包!”

    冯知春摇摇头,道:“倒不至于这么严重,你做的汤包也不是顶差的。”

    啥?

    汉子本憋着口气,他方才听冯知春半句不提汤包哦哪里不行,就猜她必定只是无理取闹,就等着冯知春出看法后好生奚落一番,叫她看看什么叫与专业的差距。

    此时却听冯知春反转话头,令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倒是朱信接道:“姑娘这话与先前意思可不搭。”

    “如何不搭?”冯知春奇怪道,“我是他手艺不是顶差,但也没是顶好呀。”

    二人均是一噎。

    汉子不服气道:“别避重就轻,你既不好,就好好怎么个不好。”

    冯知春笑笑,拿起筷子在一个未动的包子上戳开一个口子,面皮一破,便有肉香浓郁的汤汁从裂口溢出来,瞬间染黄了白白的面皮。

    她夹起这个包子,裂口朝下倒起来,汤汁顺流出来,用碟接着。不一会,汤包中的汤汁流尽,只慢悠悠一滴一滴往下坠。再看碟,已接满一半。

    汉子面上颇是自豪,这就是他对他师父所教的做法改良后的汤包,馅料中加入肥肉和猪皮冻,蒸时两者遇热化开,而馅料不变。这样做出的汤包汤汁浓郁,咬一口,唇齿溢满肉香。久久不散。

    冯知春自也看出汉子自豪的神情,心叹,按理他的手艺是不差,可惜遇上了她这么个后世穿来的。他学承师父,她又何尝不是?而她的所学集上中华几千年的沉淀,虽有些不公平,但学手艺最忌自满,杀杀他的傲气也好。

    她慢慢道:“这样的汤包汤汁浓郁,咬一口,更是唇齿留肉香。只可惜,馅料调的不好。”

    汉子皱眉,问:“怎么不好?”

    包子的馅料可谓是灵魂所在,面皮再如何变化,也不过辅助馅料增色罢了。

    冯知春瞧他一眼,眼神中满满是“这还要我,你自己吃一个不就明白了”的意思。她微微蹙眉,停了半响,还是解释道:“馅料太注重肉感,汤汁又太过浓稠,面皮松软却厚。汤包从蒸到被端上桌被食用的过程中,内里的面皮便在慢慢吸化开的汤汁。”

    汉子不以为意,道:“我就是要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面皮吸收了汤汁,当第一口咬开时,肉香才能纯香扑鼻。”

    冯知春点点头:“不错。可这样的包子,太腻!肉味抑制胃口,吃一个觉得香,吃两个感觉减弱,吃第三个就要停筷了。吃过的食客在之后的一阵时间内,不一定还会因着怀念味道再点一例。”

    腻?

    汉子愣住,厨子尝味道,很少会尝完整道菜,大多都是尝上两三口,甚至有时蘸蘸汤汁就知道好坏。是以,他从没发现,也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面食可以做主食,可以做食,也可以做一道独立的菜。这不过是看烹饪的人希望怎样了。”冯知春观察着汉子的神色变化,道,“我却觉得,你并不满足于面点食呐!”

    汉子一怔,张了张嘴,却没出一个字。

    冯知春放了一例汤包的钱在桌上,抚抚衣袖站起身来,朝朱信和汉子道:“我只是觉得这汤包名不其实,莫是天下一绝,便是中周县一绝也达不上。”

    “请问姑娘,你在何处还尝过比百福楼更美味的汤包?”朱信一拱手问,心道,等问出来就去寻来尝尝,若真比得过现在的“一绝汤包”,定要挖出做法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冯知春着,从食盒里取出三个碟,每一个碟中都盛着软塌塌的百褶汤包。她又在碟子旁放下三根麦子杆,道:“你们尝一尝吧,若觉得我这比百福楼的好,就把这一绝改名了。”

    罢,她也不管众人何种神色,转身扬长而去。

    朱信拧眉盯着桌上三碟造型奇怪的汤包,指挥着几个伙计,“把这三碟温起来。你跟上她,看她去了哪里,是什么人。你快些去请老爷过来。”

    作者有话要:

    汤汁腻的那个,没错,我就是的我以前上班经常吃的老台门灌汤包!因为豆浆好喝,但是包子真的挺腻,像我这样早饭要吃很多的,吃一个就吃不下去了。

    包子的馅料可谓是灵魂所在,面皮再如何变化,也不过辅助馅料增色罢了。

    ↑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很喜欢吃包子,反正,包子馅不好吃的包子不叫包子。

    一大早起来,发现一堆错字_(:з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