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突发奇想

A+A-

    冯晓宇赶快把拿开,道:“你以前不都是侧着的吗,怎么喜欢平躺着了?”

    “我喜欢怎么躺管你啥事?!”

    “好,好,好,不管我的事,我坐远点就是。”

    冯晓宇移到了床脚边坐下。

    卢迪娜突然想到,冯晓宇只要一扭头,就能看到更多的地方,赶忙道:“坐过来,我侧过身就是了。”

    冯晓宇又坐回了原来的地方。

    卢迪娜问道:“你这段时间准备做什么呢?”

    “暂时没多少紧要的事情,先去看看雪儿和莹儿,过段时间再去巴国都城一趟,我在那里找到了丝绸的货源。先把定金送过去。”

    “怎么没听你呢?”

    “上次回来没顾上。还有一件事情云香死了。”

    “啊!怎么回事?”

    “是被银月母亲误杀的。当初以为她死心塌地的要跟着我,却原来是银月母亲派过来的”

    冯晓宇把发生的事情和卢迪娜讲了一遍,最后道:“我都不知道怎么和梅和雪儿她们讲。”

    卢迪娜把盖在冯晓宇的背上,轻声道:“那就别。就梁红英不同意,免得梅她们接受不了。”

    冯晓宇想想也对,所以回到广云郡后,按卢迪娜的建议,不仅告诉了杨婧琳,同时告诉了盐帮的几位长老。

    几个长老合议,经冯晓宇同意后,让慕容婉来接替云香的位置。

    康京票行的运营已经正常,日常有田翟管理,牟婉莹除了守在那里坐镇外,不会有多少日常杂事。

    冯晓宇在康京和广云郡各呆了两天,然后回到石洼村。给冉红玉回话、去都城送定金,迟点早点都行,他打算趁这段空

    闲时间,再做一件琢磨了很久的事情。

    那就是马车轴承。

    轴承的制作原理简单,但过程繁琐,需要不少模具。

    只是马车轴承精度要求不高,只要能正常滚动就行。

    孟旭派人制作冲压轴碗和锉球用的磨板。

    蒙奇派人精锻圆钢和圆环,以及锻压钢珠用的模具。

    董强带人制作钢珠、轴碗毛坯。

    因为是工操作,冯晓宇只能在锉球磨板上设立一个环形锉球槽。

    一来用马做动力功率太,二来依靠工研磨,环形锉球槽的精度太低,无法实现多球同时工作。

    立式锉球的形状与磨盘一模一样。

    固定磨板在下,活动磨板在上。

    马拉活动磨板每转一圈,可以进行三颗钢珠的环带锉磨。

    一次锉球不到位,那就进行多次锉磨。

    只要把球坯上的锻压环带和两个极点去掉,能够正常滚动,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

    大家用了二十多天,把所需的模具做好,正要开始锉球,结果从县署来了两个公差。

    冯晓宇得到通报,吃完午饭,换了粗布衣服,来到坪山县署。

    几个月前,他在上京找到了秦术的府邸。

    管家吴守信以为冯晓宇不懂规矩,没想到反而着了冯晓宇的道。偷鸡不成蚀把米,把雒京重臣的受贿名单交给冯晓宇后,才相信冯晓宇绝对不是坪山县令郑德爽派去的。

    吴守信一肚子委屈不敢声张,秦术自然不知道。郑德爽也就不会被秦术从信任人员的名单中划掉。

    冯晓宇去年被请到坪山县署,是与其他三人一起见到的郑德爽。

    今天郑德爽单

    独接见了冯晓宇。

    冯晓宇估计,这得益于去年的丝绸交易。

    何先礼被困在海东县回不去了,上京的相关人员还不知道他们的货物已经变成了冯晓宇的囊中之物。

    所以郑德爽见到冯晓宇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请冯晓宇坐下,让下人上茶之后,微笑着道:“上次与冯东家一叙,怕是有一年了吧。”

    冯晓宇道:“快一年了。我看郑大人面色红润、印堂发亮,似有高升之兆。”

    “哈哈哈哈没想到冯东家年纪轻轻,还会相面?!”郑德爽摸胡须,捋了一把,非常自得的道:“不瞒冯东家,本官在京里谋了一个空缺,估计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了。”

    冯晓宇本来是一句恭维话,没想到却顺毛摸驴,给中了。他拱起双,笑着道:“恭喜郑大人高升,祝郑大人前程似锦!”

    “多谢冯东家吉言。不过,上面了,本官得把眼前的事情办好了才能离任。”

    “郑大人精明能干,段高明,再难的事情,在郑大人的上都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冯东家过奖。今次不比去年,不太好办呢!”

    “又是募捐吗?”

    “是啊。上京以北大旱,加上蛮人扰乱边境,朝廷捉襟见肘,希望各郡各县的富商、东家们体谅朝廷的难处,有粮的出粮、有银子的出银子。”

    “郑大人,就不知像我这种情况该捐多少?”

    冯晓宇非常清楚,一旦上面摊派下来,不管多少,都必须完成任务。

    去年曹国皇帝修建陵园,已经搞得怨声载道,他估计今年的募捐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郑德爽没有正面回答冯晓宇,而是问道:“冯东家最近

    见过你的那个富商朋友吗?”

    “他出海去了,还没回来呢?”

    “就不知他今年是否还会收购丝绸?”

    “他就是做这生意的,不收购丝绸能做什么呢?”

    “估计什么时候回来?”

    “他快的话,月份,应该快了吧。”

    “冯东家还能见到他吗?”

    “不瞒郑大人,去年牵线成功,他许了我些好处,是把货卖了回来兑现。朝廷马上要募捐了,就算他不找我,我也得去找他不是?”

    郑德爽“呵呵”的笑了起来,道:“今年朝廷用银子的地方太多,连宫里的娘娘、皇子们都得跟着过紧日子。内廷府的意思想多卖一些,再苦也不能苦了娘娘和皇子们啊。”

    “那我见到他的时候,就把郑大人的话告诉他。”

    “好的。此事若是办成了,本官会向上面请情,免掉冯东家的一半捐银。”

    冯晓宇有些疑惑的望着郑德爽。

    去年不是全免了吗,今年为什么只免一半,难不成是郑德爽舍不得这些银子了?

    郑德爽摇摇头,苦笑一下道:“冯东家见谅。去年朝廷摊派给本县三万两,今年有五万两之多,完成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冯晓宇不相信朝廷摊派的数目,但他相信难度大是真的。

    他认识的孙迟、梁淼和余庆几人去年就想抗捐,他不认识的恐怕更是大有人在。

    如果大家真的联合起来,郑德爽除了武力镇压,不会有任何其他办法。

    而一旦闹出暴民作乱之事,郑德爽的高升,恐怕也就成了幻想。

    冯晓宇想到这里,突然灵一动,道:“郑大人,如果他们集体抗捐,恐怕会

    造成祸患。郑大人想过其他办法吗?”

    “冯东家有好的办法吗,来听听?”

    “我哪有什么好办法,只是看到郑大人后,想到了我那朋友的一番酒话。”

    “他什么了?”

    “他他这些年挣了不少银子,眼前什么都有了,就是缺块地。”

    “既然有银子,买地不是很方便吗?”

    “他想的买地和我们想的买地不是一回事。”

    “那他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和我讲了半天,最后我才听明白,他大概是想像郑大人这样,既有生杀大权,又有一方土地。”

    “这恐怕不容易实现。”

    “是啊,我当时笑他的是酒话”

    “不过,他若是想谋个官职的话,本官倒是可以帮他。只要愿意出银子,就算弄个侯爷当当,也不是不可能。”

    “我也是这么跟他的,他散官只是个摆设,远不如实职来的痛快。”

    “那就不好办了。”

    “但是我在想啊。陛下现在不是缺银子吗,他上有那么多银子,何不弄出来一些给陛下用呢?!”

    “他不是咱们曹国子民,怎么可能给陛下敬献银子呢?”

    “咱们坪山县以前属于成国,现在还不是成了陛下的?”

    “冯东家的意思是?”

    “现在郑大人遇到了难题,如果捐银不能按时收足,就怕影响了郑大人的前程。他既然想买一块地,尝尝当县令的滋味,那就卖给他好了,陛下想收回的时候,别派五千兵丁,就算一千人,他也得乖乖的还给陛下”

    “冯东家真是胆大包天,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去年郑大人免了我的捐银,我一直心存感激,若不是郑大人马上就要高升了,我绝对不敢胡言乱语。郑大人想过没有,这事尽管异想天开,但若是成了,郑大人也就不用再承担收不上捐银的责任”

    “他没过,打算出多少银子。”

    “他三十万两没有多大问题,稍微多点也行。”

    “冯东家稍等,荣本官想想。”

    郑德爽稍一琢磨,觉得冯晓宇的办法似乎有些道理。

    这五郡之地本来就是便宜得来的,如果全部变现或者变现一部分,那粮草、军饷不就全有了。

    一旦渡过难关、稳定边境,马上就可以重新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