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把财神爷给招来了

A+A-

    三少奶奶心念一句,突然想到一个人,于是问道:“桃,知道冯先生的大名吗?”

    “东家他是冯先生,我们还没问过他的大名呢。”

    三少奶奶“哦”了一声,没再话。

    她有心想知道这个“冯先生”的年龄多大,却不敢真的问出口。

    她已嫁作人妇,怎么可能去打听一个陌生男子的年龄呢?

    知道大名很好解释,为的就是能记住恩公,就算桃或者家里的两个婆子告诉了公公,那也无妨。

    打听年龄可就不一样了,完全可能被公公看做她已生出外心。

    这种事情,永远是不会被夫家允许的。

    虽埋在心底的那个人也姓冯,但冯公子家境贫寒,怎么可能突然有这么大的财力?

    若是以前,她一定会跑到前堂一看究竟,可是现在,她已为人妇,不能轻易去见外人。

    “以前从没听他过还会作‘法’。唉,大概是我在胡思乱想罢了。”

    三少奶奶暗自叹了口气,重新拿起针线。

    冯晓宇把带来的金饼子与王远一起清点完毕,问道:“王掌柜,是先打个收条呢还是签契约?”

    王远苦笑一下道:“冯东家,你也知道,事情太过仓促,在下原打算一边收货一边办理商铺续。现在只能打个收条给你了?”

    “可以,只要有个字据就行。”

    王远写好收条之后,却没在上面签自己的名字。

    商铺续办好之后,才会有印章。

    他作为掌柜,就算写了自己的名字,只要上面盖着商铺的印章,一切责任依然归商铺承担。

    但现在不行。

    他不会自己来承担有可能遇

    到的风险。

    王远等冯晓宇看完之后,拿着收条来到后堂,道:“三少奶奶,银两已经清点好了,冯东家契约暂不用写,只要有个字据就行。”

    “字据?”

    三少奶奶忽然有种想笑的感觉。

    刚才琢磨了半天,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

    字据上面不就有名字吗?!

    “冯东家,我们的商铺还没起名号,契约不契约也无所谓,只要有个字据,证明他已经把货银交给我们了。”

    “拿来我看看。”

    桃从王远中接过收条,交给三少奶奶。

    三少奶奶心中一阵忐忑,可是打开收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今收到冯东家货银三万两”

    “怎么就不写上大名呢?!”

    三少奶奶心里嗔怪之余,突然又灵一动,轻声道:“王掌柜,若是冯东家不心遗失了字据,那不是任何一个姓冯的人拿着字据来索要银钱,我们都得给吗?”

    “怎么可能呢?!如此重要的东西,冯东家还不得贴身保管吗?”

    “凡事还是心一点为好。万一冯东家一个不慎遗落了,捡到的人在我们办货期间前来索要,我们该如何是好?”

    “三少奶奶所言极是,万一那人要去报官,我们还真不清楚。”

    王远回到前堂,问清了冯晓宇的大名、商号名称和详细地址,重新写了一份,又拿到后堂让三少奶奶过目。

    三少奶奶强压心中的期待,从桃的中接过收条,轻声道:“王掌柜,桃,你们稍等,我去去就来。”

    “是,三少奶奶请自便。”

    王远躬身完,站在原地等候。

    桃

    不明所以的答应一声。

    三少奶奶独自走进书房,在书案前坐好,缓缓的把收条打开。

    当看到“冯晓宇”三个字时,立刻双眼模糊。

    “晓宇,真的是你吗?!”

    她闭上眼睛,与冯晓宇一起在皇宫里经历的一幕幕情景,立刻又充满她的脑际。

    这些情景,她不知道回想了多少遍,现在却显得格外清晰。

    她在心中默默念着:“晓宇,一别几年,原以为再不会有你的音信,谁想到你不仅来了,还医好了我的病。

    晓宇,我本不想嫁人,可是我自己做不了主,好在那人已死,我还是清清白白的。

    晓宇,这才几年的功夫,你怎么就变得家财万贯了?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法术?

    晓宇,五师姐她还好吗?

    晓宇,你就在前堂,我却不能出去与你相见。一旦你知道我是‘雪荷姐’,你又作何感想?你还记得我吗?!”

    曾雪荷一时思绪万千,有无数的心思想告诉冯晓宇,又有无数个问题想问冯晓宇。

    但她知道不能耽搁太久。

    毕竟只是签个名字。

    曾雪荷擦干眼泪,收起心思,规规整整的在收条上签好自己的名字、按好指印后,让桃交给了王远。

    虽然见不到人,但有了音信,多少都是一种安慰。

    冯晓宇看到曾雪荷的签名后,心中一阵翻腾。

    原来他治好的、合作的人,竟然是他念念不忘的“雪荷姐”。

    他最初以为曾雪荷会嫁入哪个王公贵族的府里做妾。

    见到肖柔之后,又估计曾雪荷是和哪个心仪的公子私奔了。

    难道私奔的人,就是章承家的

    三公子?!

    冯晓宇有些不太相信。

    章承父子,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完全没有冒险精神。

    他的三儿子怎么有胆量带着曾雪荷私奔?!

    冯晓宇既不能在王远面前失态,又不能长时间思索。

    但既然合作的对象是曾雪荷,他马上就有了主意。

    曾雪荷心智巧、段灵活,在宫里八面玲珑,把个乐寿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王远却秉承了章承家的一贯作风。

    就算冯晓宇提出先付全款,王远都丝毫没表示出与冯晓宇单独合作的意图。

    这样的掌柜,让人信得过。

    而曾雪荷,更让冯晓宇信任。

    王远见冯晓宇拿着收条沉默不语,有些担心的问道:“冯东家,有什么不对吗?”

    冯晓宇笑了笑道:“王掌柜,我忽然想到一件事。”

    “冯东家请讲。”

    “王掌柜估计,收购的两万多匹丝绸该堆放在哪里好呢?”

    “两万多匹丝绸不是个数,既需要个大点的地方,又需要有人日夜看守。若不是冯东家提醒,在下还没顾上琢磨这个事情呢。”

    “这个院子了点,怕是放不下吧。就算放得下,也住不了那么多人吧。”

    “可是冯东家,三少奶奶就就这么大点财力,怕是”

    “我上有不少闲银,可以先借给你们东家。”

    “我们东家?”

    “三少奶奶既然要自立门户,她不是东家,难道还是别人?”

    “那是,那是。再下得先去禀报一声。就不知冯东家能出借多少?”

    “王掌柜,你你一年能过目四万匹丝绸,不

    是夸口吧?”

    “冯东家,在下在织坊呆了近三十年,最拿的就是这个。”

    “那好,咱们就按三个月运一次货,一次收购一万匹丝绸来算,看看得多大的院子、多少人合适?”

    王远有些吃惊的望着冯晓宇,道:“没个一两万银子,怕是买不到这么大的院子。”

    “王掌柜既然对织坊在行,不如再筹备个织坊,我带来的银子其实不止三万,还有三万暂时寄存在了另外的地方。一旦能定下来,我就把剩下的那些一并交给你们。”

    “冯东家,在下这就去禀报三少奶奶。”

    王远一路跑来到后堂,把冯晓宇所的每一个字全部重复了一遍。

    桃双一拍,高兴的道:“三少奶奶,咱们怕是把财神爷给招来了吧!”

    曾雪荷摇了摇,低声自语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王远抬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道:“东东家,在下从没听过天下间还有这般好事。在下前堂、后堂传来传去,生怕传错了冯东家的意思,不如东家亲自与冯东家商议如何?”

    曾雪荷马上有了兴趣,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只轻声道:“我若出面与冯东家商谈,一旦传到公公的耳中,怕是没招来财神,却招了闲言碎语。”

    桃急着道:“哎呀,三少奶奶,这都什么时候了。咱们又不住在章家大院,怎么可能让他们知道呢?!”

    王远道:“东家,咱们自己的事情,和他们有何相干?若不是章东家胆怕事,这般好事怕也轮不到咱们;若不是章家公子挤兑,东家也不会落到自立门户的地步。既然老天有眼,咱们为何不抓住会呢?大事面前不拘节,东家有什么好担心的?!”#br

    r#????曾雪荷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唉!到底人言可畏。”

    桃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她轻轻一福,道:“三少奶奶,眼看就要午时了,冯先生肯定要在咱们这里吃午饭吧。不如我带那两个婆子去买些肉、菜回来。”

    曾雪荷心领神会,道:“那就多买点好吃的。”

    “是。”

    桃带着两个婆子离开院之后,曾雪荷来到前堂,对冯晓宇深深一福,垂下眼帘,轻声道:“妇人曾雪荷拜见冯东家,多谢冯东家救命大恩。”

    冯晓宇已经恢复平静。

    毕竟时过境迁,早已不是宫里的环境。

    曾雪荷既然已经出嫁,和他就再不可能像宫里那般笑了。

    他站起来,拱道:“区区事,何足挂齿。曾东家万不要往心里去。”

    后面跟上来的王远赶忙道:“冯东家快请坐,咱们坐下商谈。”

    落座之后,曾雪荷低头问道:“敢问冯东家,为何要这样做?”

    冯晓宇道:“曾东家,我不是为你们,而是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