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沈魏两家
“两位要买房子?”男子四十多的年纪,看样子像是个管家模样的身份。
江屹舟点点头:“不知方便进去看看吗?”
这院子要比他们在青木县住的大一些,而且干净宽敞,更难得的是里头几乎空空如也,如果买了可以随意装修。
苏婵奇怪道:“为何就一间屋子有家具?”
李方道:“这本就是我家主子新买没多久的,都没住过人,只让我来看着。”
“那为何还没住人又要卖?”
李方叹了口气:“我家老爷因为些原因,马上就要调离京城了,所以除了祖宅,其他地方都要变卖。”
苏婵点了点头,再多余的就没问了,总之对房子是很满意的,外观大气漂亮,之后怎么装都是自己的事了。
“房子还可,不知开价多少?”
李方一口道:“一百八十两,因为急着卖出去,老爷就给的最低价,也不准许买家再推来搡去的还价。”
苏婵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在自己的预算内,房子也满意,她也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不过也不知道五他们那边有没有看上的房子,苏婵顿了下,拿出五两银子:“这个先给您当订金,不管买不买,下午一定来给您信儿,家里还好几个人,带他们一起过来看看再定。”
李方看她办事十分得体,也点了点头:“那好,老朽给你写个收据,房子给你留到明天为止。”
苏婵道了谢,两人便回了客栈,五他们还没回来呢,倒是苏甜甜正看书,见她回来忙凑过来:“阿姐,这么快就找到房了吗?”
苏婵倒了杯水:“嗯,下午带你们去看。”
到快中午,五和方玉华转着才回来,一问成果不容乐观。
“看了好几家,有两家院子太,还有个已经很残破了,要买了得推倒重盖,剩下的都不便宜,二百三十两和一家三百两的。”
苏婵看了江屹舟一眼,这么来,他们瞧的那家果然已经是诚意最低价了。
“下午不用去找了,去看看我们找的那家,要是没问题就定那个了。”
中午吃了饭,一家子又出门去看了李方的院子,自然是没什么可挑的,当下就全票通过,直接买了下来。
这回装修就要比先前省事了,苏婵在青木县装修的屋子就很好,直接画了图纸找了工匠重新弄,家具也按家里的样子打造。
当然了,价钱可要比青木县贵多了,那也是没办法,不过京城的东西显然质量也更好更漂亮。
不过就算找的工人多,速度再快也得一月有余,苏婵可不能就这么待着等一个月。
家里的装修让五每天去盯着,她还需考虑酒楼和医馆的事。
江远恒问道:“酒楼要开肯定要大,在城里那种地方,肯定不便宜,要不先开医馆?”
苏婵也想过这个问题,犹豫了下摇摇头:“开医馆自然比酒楼便宜,可我们要考虑回本的问题,如果把钱拿去开医馆了,你觉得靠医馆的收入,什么时候能赚够开酒楼的钱?”
江远恒哽了一哽:“你的医术那么好,应当不会差吧?”
“我的医术没问题,可也只有你们知道啊,你想想我当初在青木县那么一个地方,地步都有多难,有谁信得过女大夫?何况是在这种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定连个上门来看病的都没有。”
江屹舟也赞同:“酒楼更稳妥些,靠你的艺和独特的菜式,一定很快就能崭露头角,大家也不会深究背后的老板是什么人。”
几人讨论了半晌,还是决定先开酒楼,等酒楼赚了钱再筹备医馆。
一家人这才头一次进了京城的最中心,长阳街。
苏婵看着繁华的街道,两边到处是客栈酒楼各种铺子,好像在比美似得,一个赛一个气派漂亮。
“怪不得人家都想来京城。”方玉华感叹道,“这也太好了,比一百个青木县了。”
毕竟是天子脚下,哪个城池穷也不能穷了这个。
只是一眼看去,也没看到有什么空闲的地皮跟店铺,但苏婵既然开,就想开到这条最繁华的街上。
“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缺生意人的,不但需要钱,怕是没有后台也不好立足。”江屹舟眉心微拧,“你看看进出的客人,看打扮和排场,都是非富即贵。”
“咱们哪儿有什么后台啊?”方玉华担心道,“要不,要不就开远点吧?反正这京城哪里没人呀是不是?”
苏婵轻叹口气,她是敢确保生意一定会好,才对位置这么执念,地方不一样,生意就会差很多的。
不过起后台苏婵猛地转头看向江屹舟:“要不,咱们去趟沈家?”
魏明德应该还在边塞,但沈煦临走时可让她来的时候找自己的。
“嗯,可以去问问,而且也不知道林大人如何了。”
这么定下后,江屹舟让五赶马车送他们回去,自己则跟苏婵去了沈家。
朝人们一打听沈家,再问起沈煦,还真不难打听。
两人也是这才知道,沈家和魏家竟然是有这么大的来头。
魏明德的父亲是先帝亲封的侯爷,也就是魏明德居然还是个世子爷。
而沈家那可是在朝已经为官三代的二品大员了,沈煦因太年轻,现在只是四品典司,但谁也不敢觑他,除了他的家世,因他本人就极有能力。
这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二代跟少爷公子们,但最突出最受重用的,便是这两人,所以他俩的关系也最近。
“二品大员”苏婵咋舌道,“那岂不是京城都能横着走?”
江屹舟指了指天:“京城最不缺官大的,官员之上还有侯爵和皇亲国戚。”
“也是。”苏婵晃了晃脑袋,“老实做我的生意吧还是。”
轻易打听到了沈家的位置,两人便不耽搁直奔而去。
果然如五所,这中心地带住的地方,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连府门都有几丈之宽,从院墙来看,家家大到吓人。
两人走了好半天,终于在长阳西街胡同的第三家,看到了大大的牌匾上写着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