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其乐融融

A+A-

    第 一节课就得罪教授的金玲被寝室其他三人围着圈儿训。

    胡英:“妹妹哟, 你也太敢了!你就不怕上大学第一天就被人抓去谈话?”

    江敏:“不过你的那个什么DNA技术应用是什么东西呀?高考复习材料里好像没有提到过?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陆书砚:“DNA技术我倒是听过,是外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很出名呢!但是和微生物联系起来, 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金玲,你不是你家在农村吗?不是条件不太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到这些新知识的?”

    金玲便给他们讲了一下自己看文献的事, 这些“新兵蛋子”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她。

    胡英:“我以为读大学跟读初中是差不多的, 就是学啊,背啊,原来还可以做研究啊!”

    江敏也连连点头, 一脸兴奋:“哇,可真让人激动!那不是和读研究生一样了?”

    陆书砚也忍不住抓住了金玲的手臂:“我爸爸有几个朋友以前也是搞研究的,听还挺复杂的,不知道今后如果我们研究,能不能研究出什么成果。”

    金玲朝她们自信一笑:“真的认真研究了,应该会出成果的,只不过你们知道怎么做研究吗?”

    三个人都敛去了快乐的神色。

    胡英叹着气:“不要做研究了,今天教授讲的内容我都还没吃透哩,回去我还要再把书看一遍。”

    江敏也挠了挠脑门:“嘿嘿, 我也没怎么听懂,但那人今晚请我吃饭, 我算速战速决,回来复习功课。”

    陆书砚长长地“哦”了一声, 趣道:“还要努力学习、奉献祖国呢, 我看祖国在你心里没那个人重要吧?”

    “去!”江敏红着脸、扭着手指头,用肩膀轻轻磕了她一下。

    金玲想了想,也是, 虽然自己前世在国外的高分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但那毕竟是物理学方面的,和微生物学根本不搭边。

    自己如果真的要拿出什么划时代的成果,还需要稳扎稳,把基础再扎实一些才行。

    基础嘛,自然是从好好听课,业余时间多看看前辈们写的书,多翻翻文献开始。

    至于做实验,稍微放一下也行。

    想到还要去华清池办公室一趟,她便朝三位室友摆了摆手:“我去一趟教授办公室。”

    三人也朝她挥手,满是担忧道:“金玲啊,你话可得心一点。”

    “是啊,反正你嘛,如果教授生气了,你就服服软、撒撒娇,不丢脸的,啊!”

    精灵朝他们笑得开心,心里头也好笑。

    撒娇是她的拿手绝活,根本不用提醒。

    而且教授并不一定是要责备她。

    到了华清池的办公室,他正站在书柜前翻着什么,见她来了,便板着个脸指了指桌子旁边的木椅。

    那意思:“你坐。”

    金玲便毫不客气坐了下来。

    华清池拿了一本杂志放在她的面前,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论文问她:“你是不是看过这篇论文了?”

    金玲一看,那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期刊,由护士科技出版社出版,是全英文的。

    目前这边暂时关于dna技术在微生物学中应用的进展。

    这本期刊市文化馆馆长曾经借给她过,她所知晓的关于最前沿的微生物科技就是在这本期刊上读到的。

    于是她点了点头:“看过,就是这篇文章让我知道,原来国外已经将DNA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学界了。”

    “哼”,华清池冷冷地看着金玲,“你一个农村出来的、连英文都没有接触过的孩子,居然你看过这篇全英文的报道?”

    他着,像是更加生气了似的,青筋暴起的大掌在桌上一拍:“我们研究人员贵于实事求是,最忌讳沽名钓誉、好大喜功。你为了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居然撒谎,我看你这个大学不要念了,人品就不过关。”

    金玲没有话,只笑眯眯看着他。

    华清池便问她:“你课堂上所的那些话是谁教你的?”

    金玲摇了摇头:“华教授,我知道今天在课堂上,我太过于出风头了,我在这里跟您一声抱歉。我想跟着您做科研,您能让我加入您的实验组吗?”

    华清池这边怒火还没散去,冷不防就听到这样一段话,气得连那张脸都绷不住了。

    “岂有此理!当真是冥顽不灵!”

    他又捶了一下桌子:“我是看在你年纪,又考得好才提醒你,你却这样不当回事!你来我的实验组能做什么?洗培养皿?擦桌子?我不需要!”

    金玲站起身来,把那本杂志反着拿在胸前,指了指第一行。

    那是一行英文,密密麻麻就像缠绕的电线。

    她看也不看那行字,便顺口把它们翻成中文读了出来。

    没等华清池反应,她又随手翻了几页,随便选了一段话又用口语翻了出来。

    当看到华清池的眼神渐渐变得明亮,原本紧绷的脸也松弛下来后,她才停住了。

    华清池转身在书柜里面翻翻捡捡,拿出一本最新的英文杂志,随便翻到其中一页指着里面的一段话对金玲道:“翻。”

    金玲眼睛扫过那段话,不到一分钟便流利地把那段话翻了出来。

    华清池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双目灼灼看着她,伸手请她重新坐下。

    “你家里是不是有人曾经留洋过?”

    他问。

    金玲也不好自己是穿书而来,便拿陈玉淑出来当挡箭牌。

    “我们村有个婶子会英文。”

    华清池便没有再问。

    他点了支卷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刚要吐出来,见金玲在对面,便起身把那口烟吐到了窗外,随即把烟头给掐了。

    他回来的时候,面上又恢复了那股严肃的神情。

    “科研者须戒骄戒躁,你会点英文也只是运气好而已。你想跟着我一起做科研,就要达到我的要求。”

    “今后的每次考试,你的试卷我不按标准答案给分,尤其是主观题,你能惊艳到我,我才会给你高分。如果你每次考试我的课程你都能达到90分以上,那我便允许你跟着我。”

    金玲一时间有些懵。

    她也不是没见过会玩的老师,但这种玩法确实是她从来没遇到过的。

    这不就是看心情给分吗?

    金玲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教授,但她觉得,华教授不至于讨厌她到给她穿鞋。

    而且一个人的即时反应不会骗人,刚才华教授知道她会英文后,确实是有些高兴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是能促进她积极向上的东西,金玲都不排斥。

    不就是让教授惊艳吗?只要努力学习,达到一定的高度,自然是可以的。

    没挑战的事她还懒得做呢!

    于是金玲点了点头,朝华清池一笑:“华教授,我会努力的!”

    华清池没有再什么,只是挥挥手让她出去。

    金玲回教室继续上完一天的课,到寝室的时候发现刘竹居然在门口等她。

    她走过去拉着刘竹进了寝室。

    寝室里已经没了江敏的身影。

    胡英和陆书砚都在复习功课,两个人非常认真,脊背微弯扑在书本上,真叫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可能也是她们没听到刘竹敲门的原因。

    金玲进去之后,故意大声咳嗽几下,她们才转头过来。

    金玲便向她们介绍:“英姐,书砚姐,这是我老家的姐姐刘竹。时候特别照顾我,我们的感情很好。”

    两人听感情好,便过来量刘竹,朝她笑得爽朗。

    “哇,刘竹同志,你这身衣裳用的布料可真好呀!”

    “真的,我也觉得刘竹同志衣服料子好,这背包也是最近流行的,人本来就好看,这样穿就更好看了!”

    刘竹现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农村无措、懵懂的丫头,她大大方方道:“谢谢,可我觉得你们长得也很好看。”

    着又把金玲扯到身前:“金玲她第一次到京市,年纪又,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两位多担待。”

    二人连忙摆手,金玲好得不得了。

    大家便都笑了。

    刘竹又要请她们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

    两人推辞了一番,但因为气氛太好,都觉得很处得来,所以便都去了。

    在席上,她们才知道,原来刘竹后来搬来了京市,家境很不错。

    而且知道刘竹是隔壁师范大学的新生。

    胡英便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刘竹,你以后就要逃离满天下了,真是太伟大了!”

    陆书砚也满是艳羡:“当老师好啊,为祖国培育人才,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刘竹便咯咯笑着:“我哥叫我选的,虽然我也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但其实我更喜欢做菜。”

    “啊?”

    两人愣住了。

    金玲扶了扶额。

    只听刘竹乐呵呵道:“你们可能都不知道,金玲是个好吃鬼,我想做很多好吃的,把她养得白白胖胖的。”

    胡英和陆书砚的眼睛眼见着瞪大起来。

    良久她们“噗嗤”一笑,都把菜死命地往金玲碗里夹。

    “来来来,好吃鬼,快多吃点。”

    一向社交牛逼症的金玲,第一次有了社死的感觉。

    那以后的日子,金玲过得如鱼得水。

    身边全是她的好伙伴,甚至连那个村干部帮他选志愿的王江河也成了她的朋友。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王江河有轻微的跛脚,平时走路不太明显,但只要走快了,就会一跛一跛的,时候还被同学笑话过。

    后来他去乡下当知青,干重活的时候更是跛得厉害,被村里人笑得抬不起头来。

    但他自有一股倔强的性格,人家越是笑他,他越是发愤图强,不管是种田、锄地还是担水挑柴,他从不偷懒,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每天干农活干到沾枕头就睡着,他也从来没放弃过学习。

    所以恢复高考后他只复习了一个月就考上了鼎鼎有名的京大。

    总之这是个狠人,金玲挺欣赏的。

    两人也会一起讨论功课,但班上却有一个女生非常爱笑话他。

    金玲后来回忆了一下,发现那个女生正是那天在课堂上怼她的高个美人。

    本来这也没什么,有些人就是看不起残疾人,但金玲渐渐的就发现,那位高个美人好像把枪.口对准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