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转战航空航天
沈太平坐在他爷爷的檀木沙发上, 抽着红梅香烟。
灰白的烟雾把他年轻的侧脸弄得模糊,唯有那一双狠厉的眸子在闪光。
他爷爷沈上将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爷子了。
见他这样,把那檀木拐棍往地上一戳:“出去抽!弄得我这屋里乌烟瘴气的!你爸最近不管你了?!”
沈太平瞪了他一眼, 起身把烟蒂狠狠往地上一扔,用皮鞋使劲碾。
嘟囔:“老不死的!白瞎了那么多年仗, 一点好处都不晓得给我们这些儿孙辈争取!”
他出了院子门, 坐上了自己那辆红旗, 一路往城郊而去。
到了一处破旧的民房,早有几个眼尖的人见了他来,都在门边站好了。
沈太平走了进去, 问一个戴着黑礼貌的:“东子,这个月抓了几个?”
东子目光闪躲:“大哥,最近的生意不好做啊!李大哥都被弄进去了,他们那边已经暴.露了,现在公安明显在等着我们自投罗网呢!”
“闭嘴!”
沈太平停住脚步,一双眼睛死死瞪着东子:“什么叫自投罗网?我们是为她们找好主顾,不然凭她们这种外乡女,能不能在京市活下去都还不好!”
东子忙扇了自己一耳光:“大哥教训得是!”
两人在几个男人的簇拥下一路进了房间。
房子里昏暗无比,所有窗子都被钉死。
几个满脸菜色、衣衫破烂的年轻女人被关在里面, 看见门被开,都吓得缩成一团。
沈太平看着那些人。
他的眼睛瞪得老大, 瘦削的脸上肌肉一条一条的在抽动。
突然,他抬起脚, 用那厚重的皮鞋一脚把一个女人给踹翻。
那女人立马就发起抖, 哭也不敢大声哭,只趴在地上瑟缩着抽泣。
沈太平又一下把东子踹翻:“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啊?!就这么几个,下个月喝西北风啊!”
东子立马翻身起来, 赔笑道:“大哥,现在真是不好出手啊!李哥带的那一波人全都进去了,我们至少得避避风头,过两个月再行动。”
沈太平让弟给他点了一根烟,在迷蒙的烟雾中,视线射向了远方。
当初李朝阳来找他的时候,他还觉得好笑。
不就是个部长吗,谅他没有那个胆子!
沈太平便故意给陈杰光送了信,意思李朝阳是他的人,希望陈部长给点面子。
虽是给点面子,实际就是威胁。
沈太平觉得用自己家老爷子镇镇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部长,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谁知道人连个回信都没有,转手就把李朝阳一家都给端了。
整个京市最大的那片产业他都给李朝阳管了,李朝阳那家伙找起女人来又最上进,办事又狠辣,所以他一向是把李朝阳当左膀右臂的。
没想到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这左膀右臂就这么的被断了。
沈太平想到这里,忽然脑子里冒出一个人来。
他记得那时候,李朝阳拿了张女人的照片给他看。
一开始只是想要骗过来享用,后来这个名字再出现在他耳边,是弟跟他,李朝阳就是被这个女人给害进去的。
沈太平看了东子一眼。
“害你李哥进去的那个女人叫什么?”
东子连忙回答:“刘金玲!”
*
现搭的简陋茅屋里,青年男女围坐在篝火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蓬勃的意气。
金玲看着李谷玉和王凤梧同时射过来的目光,觉得有些好笑。
前世见惯了风月,她很少看到来自男人的这样纯情的目光。
但在她心里,风花雪月只会影响她拔剑的速度。
不过好在二人都没有对于她正式表白,所以她也没什么负担,笑道:“应该会去读我师兄的研究生吧,毕竟我还有很多想培育的菌种没培育出来呢。”
李谷玉和王凤梧眼见的松了口气。
陆书砚看着李谷玉那患得患失的样子,心里涌上一股微微的酸涩。
她阴阳怪气道:“你们两个在担心什么?现在精灵是我家的女儿,不会毕业就回老家的。”
李谷玉忙哈哈大笑起来:“嗐,你看我这脑子,都把这茬给忘了,金玲本就该待在京市的。”
王凤梧没有话,只偷偷对金玲笑了一下。
金玲回了他一个明艳的笑容。
这时,刘竹的对象苏兴然满脸惊喜地问刘竹:“你真的愿意跟我回老家,去那.QへQ.里教书吗?”
刘竹坚定地点了点头:“愿意。”
她安慰地把手放进苏兴然的手心里:“你不用担心我会后悔,也不用担心我会吃苦。我老家本来就是农村,我能适应的。如果能为那些孩子做点事,我的人生就会得到升华。”
金玲听到他们俩在那里悄悄话,有些感慨。
她曾经想过,像刘竹这样纯粹的女孩儿,在碰到徐天明那种渣滓之后,会不会对男人彻底失去了信心。
好在刘竹并没有为往事而介怀,反而活地非常自信又洒脱。
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女孩儿,就像那件事从来都没发生过。
不过,金玲又有些操心。
刘竹有了对象了,要是肖云岭回来,知道了这事,会不会难过?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竹倒是愿意为教育事业下乡奋斗,红朝哥和伯母会允许吗?
其他人会怎么看他呢?
这年头,就算是当年下乡的知青都争着回城,她一个大学生,却往乡下跑?
她能承受住舆论的压力吗?
苏兴然会一如既往地对她好吗?
如果苏兴然欺负她,她的亲人朋友又不在身边,到时候该怎么办?
然而这些话金玲已经和刘竹过了,刘竹的意思是,她并不是为了和爱人在一起才去乡下,而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金玲这才放下心来。
天光渐晓,大家都靠在简陋的屋墙上着瞌睡。
金玲却还清醒着。
她已经习惯通宵了。
因为刚刚想到肖云岭的缘故,现在她的脑子里满是最后一次看到肖云岭时的样子。
长相过分妖艳的少年,迈着一双长腿朝她飞奔而来,一会儿又变成低头专心地给鸡剔骨,又夹出鱼脸肉送到她嘴边的专注模样。
就在金玲渐渐的陷入一种虚幻的时候,忽然,她感觉到有人蹲在了她的面前。
幻象灰飞烟灭,眼前的王凤梧镜片后的视线也带着迷离。
“刘金玲同志,如果你回老家,我也会跟你一起去。”
金玲猛得愣住了。
随即她笑了起来:“你是在向我告白?”
王凤梧郑重地了声:“是。”
金玲怔住了,她抬头看向王凤梧:“抱歉,我现在只想搞科研。”
旁边装睡的李谷玉心里犹如被一根尖刺刺中。
他再也绷不住了,睁开眼睛,激动地看向金玲:“谁规定搞科研就不能谈对象?金玲同学,我知道你看出来了,是,我也对你有意思,所以能不能不要装不懂,也不要这么果断地拒绝我们,再考虑考虑好不?”
金玲:“!!!”
金玲忽然有种回到了前世修罗场的感觉。
但感情这种东西一向不可勉强。
她撩了撩发,认真地摇了摇头:“真的抱歉,我很喜欢和你们当战友,你们都是非常具有天分也很认真的人,我很欣赏,也喜欢和你们待在一起做研究,喜欢看着我们的名字并排出现在杂志上。但我现在真的没有处对象的算。”
李谷玉还想再什么,被王凤梧给按住了。
李谷玉突然生起气来。
他冲王凤梧发火:“你装什么镇定!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有多喜欢她?平时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却偷偷的给她买发夹,她想要细胞,你培养了一柜子,她不要了,你还不舍得处理掉!”
王凤梧耳尖发红,叫他住嘴。
李谷玉却更激动了。
他一挥手臂,压着声音怒吼: “你喜欢她,我也喜欢啊!”
完竟然红了眼眶。
金玲:“……”
金玲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她看得出来两位男同志都对她生了情愫,不过她只偶尔的撩了撩王凤梧,因为觉得他耳朵发红的样子很有意思。
后来发现王凤梧总是给她的温暖,她就没这么干了,毕竟开玩笑也要有个限度。
和这俩男同志相处的时候,她就连聊的东西都是正儿八经的科研思路。
没想到才这么短短的一年多,这两位看上去都比较羞涩的男同志居然就这么大胆表白了。
金玲不想伤害他们,但优柔寡断只会让人更难受。
于是她站起身,先是抱了抱王凤梧,随后又抱了抱李谷玉。
“抱歉,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没有让你们产生误会,我真的不算处对象不算结婚,我想继续专心致志搞科研。”
李谷玉露出受伤的神情,随后用愤愤的眼光看了她一眼,独自跑去山林。
王凤梧叹了口气,扶了扶眼镜:“我懂了,就当我没,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的吧?”
金玲伸出手。
王凤梧把她的手抓在手心,轻轻摇了几下就当握手了:“刘金玲同志,希望能有再合作的机会。”
茅屋里再次恢复了平静,就连金玲也闭上了眼睛。
没有人看见,陆书砚的眼泪。
大学三年级刚开学,陆书砚就宣布退出金玲的科研组。
金玲便趁此机会开了个寝室座谈会。
前两天,肖政为庆祝和她的重逢,给她举办了一个的家庭聚会。
他邀请了学术界和军队里的朋友来参加,并把金玲介绍给了他们。
就连金玲自己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场家庭聚会,改变了她的计划。
金玲看着寝室三人:“我以后可能会变专业,所以我们确实不能总待在同一组。”
胡英一听这话就有些懵:“变专业,变什么专业?”
金玲笑道:“毕业之后,我应该不会再念微生物学系了,我可能会考清大物理系的研究生。”
“啊?你在梦话吧!你又没有物理基础!再了,你现在考物理系的研究生,那你这几年的微生物不是白读了吗?”
这时候大家都已经很熟了,所以江敏毫不掩饰地对她翻白眼。
金玲被她逗笑了:“这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我已经决定了。”
陆书砚突然就慌了:“妹妹,你别这样,我不和你一组并不是和你关系不好,是有其他原因。”
金玲了然地看着她:“我知道。书砚,喜欢就去追,不喜欢了就放下。现在的问题是,我喜欢上了物理,所以我要去追了,和其他无关。”
胡英知道她一向是一不二的,便也没有再劝。
四个人从此以后独立申请课题。
金玲知道她们现在已经很厉害了。
她们将会是华国科研界上的三位传奇。
果然,仅仅两年之后,胡英绘制出了数百种菌菇的基因图谱,还代表华国参与了全世界真菌基因图谱计划,填补了华国真菌界基因工程方面的空白,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华国的科研水平。
江敏则是培育出了新型的转基因蘑菇,这种蘑菇产量多,肉质又厚又嫩,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陆书砚也是做的基因工程,她改良了细菌抗生素结构和性质,发明了毒副作用更、杀菌效率更厉害的新型抗生素,并再次和王凤梧合作,在临床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至于金玲?
金玲这两年可闲适了。
先是李谷玉找到了导致蜜桃死亡的真凶——蚜虫。
然后金玲给这些蚜虫配了几种天敌——真菌。
那些蚜虫死得那叫一个惨,就和当初生了菌虱的蘑菇一样先是身体溃烂,然后又是萎缩,最后化成了一滩水。
李谷玉的水蜜桃产量暴增,立马把这些做成产品让果农用。
现在受过益的果农看到包装上他的名字都会感叹一声:“真是个亲切的伙子啊!你看这年头哪位科学家会研究咱们这些田地里的东西呀!”
李谷玉分外感谢金玲,并附赠一次新的爱的告白。
金玲无语,不带他玩,去找刘竹玩了。
刘竹的对象苏兴然是华国农大食品生物科学的学生,伙子总是乐呵呵的,而且总想着回去建设家乡。
但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专业,回家乡能干什么。
看在他对刘竹很好的份上,金玲和他合作了一个课题。
金玲培育出了非常纯澈的菌株,让他去放在牛奶中发酵,并调整量和温湿度。
于是一瓶国产自制的酸奶便横空出世。
这种酸奶味道好,无毒无副作用,精挑细选的菌类还能分泌许多种抗癌物质,能减少肠癌的发生,对肠道还有保护作用。
最重要的是,这种酸奶非常便宜,比国外进口的不知道便宜了多少倍。
一时间京市大街巷都把喝这种酸奶当做时尚。
到这种酸奶的工程挣得盆满钵满,金玲和苏兴然也拿到了不菲的专利费。
除了这些,金玲还放飞自我,把想种的每种珍稀真菌都种了一遍。
什么灵芝、猴头,别人种不了她来种。
她还把她种过的东西都总结出来了一套完整的种植工艺并装订成册发表。
只要按着这套工艺来种,就能大大提高产量,而且菌菇的性状也会非常地漂亮。
她还回老家搞实习,带领大家搞菌菇罐头。
用她种出来的蘑菇加上他研究出来的灭杂菌密封法,再加上刘竹的手艺,罐头远销海外,俨然成了华国的一项文化标志。
而北沟村就这么莫名其妙脱贫了,甚至全成了全国示范村。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到了最后一个学期。
京大微生物系的教授们的关系急转直下,突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主要研究细菌产物的朱晶教授巾帼不让须眉:“我把话放在这儿,金玲同志以后就是我的学生了,你们这些大老爷们,一点也不懂女同志的心,碰到同学犯错就知道骂,别把人姑娘给吓跑了!”
一旁的刘教授不乐意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地中海:“金玲同志明显在研究真菌方面更有优势,而且她跟随的是我们真菌学的老前辈肖老,自然由我这个搞真菌的来带更好,至少从专业上就很契合。”
华清池:“我辛辛苦苦把她从一年级带到现在,你们要走就要走?想都别想!她永远都是我的学生!”
朱刘二位教授便笑了起来。
“哟!华同志,当初姑娘提出毒蘑菇去毒课题你可是全力反对的啊!连实验室都不给自己的学生用,你这师父当得也够寒碜的!”
“就是,这里没你的份儿了,回去洗洗睡吧!”
正吵得不可开交,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
朱晶接起来。
那边声线尤其快活。
“哎,是京大生物学系吧!我,你们学校怎么能这样呢!刘金玲同志想报哪里的研究生是她的自由,她不肯报你们的研究生,你们就让她报我们学校的嘛!你们怎么能剥夺人家的报名权呢?”
朱晶一听,愣了一会儿,笑骂道:“老陈是吧?你今天又喝了几两?我们怎么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呢!你从哪里听来这乱七八糟的消息?”
“嗯?不对呀,周边我都问过一圈了,刘金玲同志没有报考我们任何人的研究生!”
挂了这个电话,又有好几个电话了过来。
甚至旁边的华科院也有同事跑过来问他们,刘金玲同志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此时,何泽的电话也去到了他师父那里。
“师父!您怎么不劝劝金玲啊!她在微生物学上的天分和目前掌握的东西都是非常出挑的,怎么突然就去学个什么物理,这对我们微生物学界来,是多大的损失啊!”
肖政看着桌对面坐着的金玲,笑得下巴都在颤抖。
“泽啊!咱们金玲也没你的那么厉害嘛!咱们华国人才辈出,没有刘金玲以后也会有王金玲、张金玲,你就不要操心了。”
“话怎么是这么的呢!师父,我都已经给金玲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都是最先进的。她不来就不来,让我心里空落落的。”
何泽着声音多了一丝怨怼:“我以前觉得师妹挺好相处的,没想到也是个不交心的。她们京大不给她用实验室,她也不来找我这个师兄,甚至连都不一句。”
“后来我知道了这事,盛情邀请她过来,她居然不肯!非要和医大的那个子在一起做研究,你我多心寒呐!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胡”,肖政放下筷子,“金玲还着呢,怎么就这种话?行了,过两天到师父家来吃饭,我让你师妹向你道个歉。”
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金玲在桌上捂着嘴笑得:“爷爷,这不能怪我。”
肖政夹了一个鸡腿放在她的碗中:“是不能怪你,要怪就怪那个于英雄。你他不过是来我家参加一个宴会而已,非要和大家讨论75年发射的火箭。”
金玲“噗嗤”笑出了声,低头兀自吃着东西不话。
柳音梦夹了个红烧狮子头放到她的碗里:“金玲啊,那次的发射失败大家是知道的,可当时的技术那是机密呀!你怎么知道是为什么失败呢?”
原来75年,华国出现了一次卫星发射失败。
不过那都是过去很久的事了,今年,“红华二号”火箭顺利升空,可以是一雪前耻。
那位于英雄同志是萧政的老朋友,两人志同道合,所以关系非常亲密。
家宴会自然也请了他和其他几位老同事。
许是因为卫星发射成功,老同志非常有兴致,几杯酒后便和其他几个搞火箭发射的同事讨论起75年卫星发射失败的原因。
其实他们早就已经找出了答案,只不过就是想那件事儿,来发现心中那几年积累的苦闷。
好在那件事早已经过了期,在圈子里不是机密了。
音梦婶会这样,是因为老百姓大多数还是觉得是机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
金玲的爸爸就是搞火箭发射的,从便听爸爸讲关于火箭的故事。
而且她学的又是物理,闲暇时间也会想要向爸爸靠拢,学学关于火箭的知识。
所以75年那场失败的原因,她是早就听过的。
几位老同志听她是京大微生物系的学生,而且还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便叫她坐下来一起话。
金玲一开始只是安静的坐在那儿,听前辈们讲过去那些让人心情激荡的故事。
后来于英雄提问大家失败的原因,金玲随口便接了一句。
“我记得好像是导线出了岔子。”
一开始,有位客人见她居然插专家的话,忙提醒她闭嘴,不要不懂装懂。
谁知道几位专家却叫那位客人别话,然后鼓励金玲继续。
金玲便拿了一张白纸,画起那台火箭的图纸来。
75年火箭发射失败原因,虽然内部知道,但却是没有向外公布的。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谁走漏了消息,有内奸。
等到金玲把图纸画出来,于英雄便抓着她的袖子,问她是谁告诉她这些的。
金玲也不好直,便道:“我对火箭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是我在京大的图书馆里学会的。”
专家们便像看鬼怪一般看着她。
于英雄你又问了她几个关于火箭的问题。
金玲都一一回答了。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
于英雄一天三个电话,向肖政建议他怂恿金玲考京市航空大学,转战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