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切磋
“你们这段时间家里有没有多余的豆子?如果那些豆子你们卖不出去又吃不掉的话,不如就把那些豆子放进地里沤烂了。”周暖心仔细思索之下,突然间回想起当初狗子娘对自己所的那番话,她教导自己尽量对别人藏私,不要把自己的全身心全都托付给别人。
回想起这件事情,周暖心有些不是滋味,也不上来究竟是什么感觉,但很快又平静下来,不打算因为这些事情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当务之急还是要帮助村民尽快重建家园,对于他们而言,土地一旦失去了肥力,这一块地差不多就废了。
“按照这个方法,应该能够恢复一定程度的肥力,如果你们的家里没有多余的豆子的话,我倒是还有别的方法教给你们,你们可以想办法弄些草木灰过来撒在地里,应该也能够起到差不多的效果。”上一次从几个和自己要好的村民的嘴里,周暖心也得知村里世世代代的人所施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绿肥,也都是采用人畜的粪便来增加地里的肥力,但现在没有那么多东西能够给他们进行利用,而且这些肥料也不能够彻彻底底根治所有的问题,所以周暖心只能尽量运用一些现代的技术段,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众人听到这番话,面面相觑,对此有些不确定,然而坐在一旁悠闲地喝茶,吃着花饼的老人,却已经皱起了眉头,立刻开口反驳:“你这丫头在胡八道什么呢?你这方法又怎么能够帮着他们增加地里的肥力,别是害了他们吧。”
“谁跟你这些方法不管用的,难道你还亲身实践过吗?”刚听到这番话,周暖心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对于老人对自己的种种轻视感到十分不爽,他又不是现代人,而且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比他要多的多。
“你把豆子放进地里,不就是在浪费粮食吗?而且万一那些豆子发芽了怎么办?”老人觉得自己的想法十分有道理,索性就和周暖心仔细争辩了起来。
“不会那么快发芽的,而且只要把那些豆子磨的足够的细,就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周暖心耐着性子解释,其实刚刚她也漏了一点,应该让那些村民尽量把一些豆渣放进地里,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你们可别听这丫头在这胡八道。”老人还是有些担心周暖心的这番话会误导那些村民,索性转过头对大家。
“可是我们相信周家媳妇,她从来都没有坑过我们。而且前段时间我们跟着她可发了一笔横财呢,你看看他们家的地里的东西长的那么好,就知道她教给我们的方法,一定不会有问题。”黄红花第一时间响应了这件事情,毕竟周暖心的能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有目共睹,这些天以来,他们跟在周暖心身边里里外外赚了不少钱了,而且周暖心为人古道热肠,不会做出那种坑蒙拐骗,故意去害别人的事情。
“我们都相信你的话,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了,过会儿我们回去就按照你的办。”众人纷纷响应
周暖心听到这番话感到十分欣慰,又忍不住回过头,对老人投去了一个得意的眼神:“你就等着看这件事情的结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互相帮助,再加上大家一起排水,那些被淹坏了的田地也勉强能够使用,于是大家也按照周暖心教他们的方法,开始为地里施肥。
想到村子里这段时间接二连三发生的诸多事情,周暖心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其实原书当中对于这个村子的描写实在不多,自己能够记起来的内容也并不十分完备,能够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正当众人热火朝天地忙活着给地里施肥的事情时,新任村长刘二牛主动走了过来。
“周家媳妇,前段时间你怎么不在村子里?”刘二牛搓了搓,有些窘迫不安地问。
周暖心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
“其实我过来也是想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了,我打算组织村子里的人一起把我们吃不完的那些粮食全都拿出去卖了,好歹能够补贴家用,村子里的人的日子也能够过得好一些。”刘二牛有些尴尬窘迫,好半天才紧接着开口,其实他完全可以和村子里的别的人商量,但由于周暖心的商业才能,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如果把这件事情和她进行了详细的明,不定周暖心能够为村子里卖粮食的计划制定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方案,到时候大家也能借此会多赚一些钱了。
“不行,我们辛辛苦苦种了那么多粮食,凭什么要拿出去卖了?而且万一不能卖一个好价钱,我们不就亏了吗?再了,这一天天的,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万一到时候大家没粮食吃了可怎么办?”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索性就留在了他们两个人身边,听了一耳朵,听村长打算率领着村民一同卖粮食,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刘二牛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周暖心,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做,但是现在村子里的人日子过得不太好,他们的田地又被淹了,要是不借此会多赚一些钱,恐怕日子也没办法继续过下去了。
“不行,我们才不卖粮食,要卖,你自己卖去。”这番话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许多人都纷纷表示根本就不愿意卖粮食,刘二牛被众人七嘴八舌指责,热感到十分尴尬。
周暖心不愿意掺和这件事情,索性就带着孩子们回去了,老人也跟着一同回去,可刚也回到屋子里,他立刻就盘问起了周暖心的来历:“丫头,你到底是哪里来的人?按理来,像你这么年纪轻轻的一个姑娘家,知道的事情不应该这么多才对。”
周暖心实在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看出了自己的不对劲,但又不愿意和一个对于他们而言算得上是陌生人的人那么多,只能含糊其辞:“我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家里供我上了几年学,读过一点书,而且和当地的农民学了不少东西,所以知道的东西就会比你们想象中要多一些。”
周暖心一通胡诌,孩子们也帮忙一顿掩饰,没过多久,老人信以为真,也便不再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