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归来
现在整个村子里几乎是人人自危,毕竟谁都不知道自家的田地哪一天会被那些人强行掠夺一番。
“现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啊?整天派人在这里驻扎,这也不是办法呀。”黄红花简直是满面愁云。
“黄花婶子,我才应该发愁。”周暖心忍不住苦笑,毕竟现在家里只剩下自己和两个孩子,如果那些城里人得知了这件事情,只怕第一个就会挑他们家来欺负。
“你放心,虽然现在大牛他不在,但是我们这些人又不是死人,我们肯定会护着你们一家子的,你们对我们村子里的人都算得上是恩重如山。”黄红花大大咧咧一摆,很明显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且咱们村子里的人,哪里能被一群外人给欺负了,能出去岂不是太像一个笑话。”
这段时间虽然周家一直没有出人,但是由于周暖心给大家出了不少主意,而且也提前让人抢收,所以村子里的人并没有计较这些。
周暖心照了一下没有多,虽然现在村子里能有一部分人过来帮忙,但长此以往,这终究不是一个办法。
她开始有点忧虑,也默默思考着什么时候萧时君才能回到家里呢。
默默将该准备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好,周暖心心事重重,回到了屋子里坐着,两个孩子已经开始缠着她了:“娘亲,今天晚上吃什么呀?”
“做你们喜欢吃的鱼肉羹好不好?”周暖心弯下腰笑眯眯地问,但很快就想到这份菜其实是狗蛋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只可惜这孩子现在不在家。
她不免有点感伤。
“没事,哥哥,他们应该很快就回来了,而且哥哥那么聪明,他一定能够考上。”三蛋似乎看出周暖心的想法,赶紧开口安慰。
“但愿如此吧。”苦笑了一下,默默站直了身子,周暖心很快就去厨房着准备。
几个人默默吃完了一顿晚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的这一锅鱼肉羹,让孩子们逐渐想起了还远在京城的狗蛋,他们都很罕见地没有像往日那样叽叽喳喳地话。
让孩子们去洗漱了一番,周暖心就催促他们赶紧上床睡觉了。
她生了懒腰也觉得有些累了,但是一晚上的梦,大部分都有关于萧时君和狗蛋。
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现在在哪里。
轻轻叹了一口气,周暖心了无睡意,她站起身,点亮了一盏油灯。
可很快,房间门口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哒哒声。
她被吓得身上蒙着一层冷汗,立刻就坐直了身子。
想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可能会强行闯入村子里,更有甚者,会趁着夜深人静,偷鸡摸狗,周暖心一颗心瞬间就提了起来。
这些人究竟想要做什么?他们难道是看他们孤儿寡母,所以就要上门来抢东西吗?
蹑蹑脚拿着一把菜刀跑出去一看,周暖心直接用刀背劈在这不知好歹的家伙的身上,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敲出去,就已经被对方拦住。
“别动,是我。”有些沙哑的熟悉声音响了起来,周暖心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向他,才发现面前的人居然是萧时君。
他一只胳膊握着柴刀,另一只胳膊正抱着狗蛋。
“你怎么回来了?已经考完了吗?”周暖心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萧时君摇摇头,轻轻脚地把房门关上。
“赶考因为灾荒暂停了。”他轻轻皱着眉。
周暖心听到这番话,也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的确是非同一般,简直极度严重。
按理来,赶考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可这一次却莫名其妙暂停,就足以证明这一次荒灾已经造成了让人难以想像问题。
“你们先进来休息吧。”周暖心想到他们两个人舟车劳顿,已经十分疲惫,结果大晚上才匆匆忙忙赶回家里,现在肯定很困了,所以赶紧收拾了一番,让他们两个人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全村子的人都发现那些去赶考的人回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盘问起这次回来的缘由,结果听是因为荒灾才会暂缓赶考的事情都纷纷意识到不对劲。
尽管村子里的人并没有见过多大的世面,但是也知道,按理来赶考不会随便暂停,所以这一次问题很严重。
“没想到这荒灾还能引发这么多问题。”村里的老人都是一脸的愁云。
周暖心也觉得情况不妙,于是主动提议:“我们现在统计一下,村子里的人现在头还有多少余粮,这样也好应对不时之需。”
大家现在都把周暖心当成了村子里的主心骨,听到这话也没有过多反对,都点点头。
很快,刘二牛也在萧时君的帮助下,挨家挨户统计余粮,尽管有些人不情不愿,但是想到多多少少他们还是应该给村长一个面子,于是也主动报出了自己如今家中尚存的那些粮食。
可是刚听到这些数额,周暖心就大吃一惊,按理来,凭借着这个时代的土地生产力,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的。
那些人原本还想隐瞒,但很快就在一番追问之下老实交代了:“其实是我们当初看到周家媳妇去地里追肥,我们就学着做了一下,没想到真的丰收了。”
现在看来,村子里的粮食大户还不止几家呢。
周暖心下了定论,想到现在城里还有不少人没有饭吃,如果他们再不松口,多卖一些粮食出去的话,只怕还会有大问题。
“那你们能不能卖一些粮食出去?”上一次这些人家就把自己的嘴巴封的紧紧的,不肯走漏半点消息,但是现在必须要有他们的帮忙,把一部分粮食卖出去,这样才能缓解城中的粮食危。
几番劝之下,他们才算同意。
看到这些人愿意松口,周暖心也觉得自己悬着的一颗心,可算是放了下来。
她打算继续带着村民去贩卖粮食,可没想到的是,在粮食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周围还是有几个村子妄图低价来买他们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