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敬时珍的规矩

A+A-

    苏凡有些失望的收回了目光,童东杰这个大土豪不出,今儿这个宋定窑的笔洗怕是很难卖出去了。

    “这么难得的物件,苏你不考虑自己收藏吗?”

    在场的人都看出了苏凡的意思,赵正山更是十分的不解。

    赵正山这么多年淘宝捡漏得来的东西,从来没有卖过一件,全都留在家里的古玩架上当自己的战利品了。

    “赵叔,我老爸和您老爸可不一样。”

    苏凡笑着开了个玩笑,虽然老爸最近没那么坑了,但他的财力也不至于能让自己像赵正山那样去收藏古董。

    “苏,你真的想卖?”

    敬时珍看向了苏凡这个好运气的子,他得有很多年没见过有人捡这么大的漏了。

    “敬叔,我就是做古玩生意的,不卖留着干嘛?”

    苏凡点了点头,道:“我还年轻,还没到每天喝茶品茗欣赏自己收藏的年龄,把这些卖掉,或许还能碰到更好的东西。”

    “你的倒是有道理,只进不出那种玩法,也就正山他们这种家底能玩得起。”

    敬时珍点了点头,对苏凡道:“在我这静心堂鉴定出来的物件,和静心堂也算是有缘,你真想卖的话,我给你指三条路。”

    “敬叔您,我听着呢。”苏凡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知道敬叔这是在帮自己。

    “第一条路呢,你拿五十万,我给你开个鉴定证明,你可以带着这个定窑笔洗去找拍卖行,委托他们来拍。”

    敬时珍竖起了一根指,他倒不是宰苏凡,而是静心堂鉴定的物品,是根据物件本身的价值收费的,这件笔洗敬时珍收五十万,还算是给苏凡打了折。

    而且敬时珍开的鉴定证明,那就是金字招牌,到了拍卖行绝对是一路绿灯顺利上拍的。

    “敬叔,您第二条路吧。”

    苏凡摇了摇头,他在古玩行没有任何的根基,更不认识什么拍卖行的人,万一被人给坑了,那岂不是血本无归。

    “第二条路就是你把这件宋定窑的笔洗,委托给静心堂去送拍。”

    敬时珍拿起自己的看了一眼,道:“现在是七月份,距离香江秋拍还有两个月,我会让拍卖行给这件拍品造势,到时候估计能拍出个不错的价格。

    不过静心堂需要收取拍卖价的百分之四十,并且成交后拍卖行的佣金,还有卖家这一部分的的税费,由你来承担”

    “敬叔,佣金和税费,大概占个什么比例?”苏凡开口问道,他对这些是一点都不了解。

    “正常拍卖行会收取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佣金,静心堂出面的话,大概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吧。”

    敬时珍道:“税费是你的个人所得税,减除一些费用后,大概收取百分之二十。”

    “卧槽,这么黑?”苏凡在心中算起账来。

    就算这件刻花笔洗能拍出两千万,去掉给静心堂的百分之四十,还剩下一千两百万,再去掉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的佣金和税费,自己大概能拿到九百多万,连成交价的一半都不到。

    “我给你第三个选择吧。”

    看到苏凡似乎不怎么乐意第二条,敬时珍也没等他问,直接道:“你还可以选择将这笔洗卖给静心堂。”

    “静心堂还收古玩?”苏凡话刚出口,就知道自己了蠢话。

    “多新鲜啊,静心堂不收古玩,那卖的古玩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敬时珍笑了起来,“定窑白瓷存世的不是很多,或许这笔洗能卖的更高一些,我也不占你便宜,卖给静心堂,你实收200万,税费什么的静心堂帮你付了。”

    “卖了!”

    苏凡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没有门道,自己劳心费力的去卖,最后的收获也未必有敬时珍给的价格高。

    “你这子,一天进账将近两千万,要注意点自己的心态。”

    敬时珍关照了苏凡一句,如果换成是赵正山,这话他就不了,因为一千多万对于赵正山而言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但苏凡不一样,他之前也就是个摆地摊的商贩,加上年龄又,乍然暴富还真未必是件好事。

    “我明白的,敬叔,您放心吧。”

    苏凡点了点头,他是那种自控力很强的人,而且为人低调,绝对不会因为上有钱了就出去显摆。

    而且在赚取了这一千多万之后,苏凡也彻底明白了修复值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有修复值在,赚钱对于苏凡而言,那还真不是个事。

    用修复值来修复古玩,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苏凡一共就用了两点修复值,到一千六百万,他感觉自己以前还是低估了修复值的作用。

    当然,最近一段时间,苏凡不打算再出了,一次两次捡漏,可以是运气好,但出就能捡到漏,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行了,办续去吧,签完合同就给你打钱。”

    敬时珍对苏凡和赵正山道:“我这还有事要谈,就不留你们两个了”

    苏凡和赵正山闻言点了点头,那童东杰在旁边已经等了很久了,显然是有事情求到敬叔头上。

    敬时珍自己虽然没陪着,但是把燕京静心堂的大掌柜给喊了进来,让他给苏凡办理续,自己则是和童东杰进入到了内室。

    静心堂在燕京的大掌柜姓刘,早前是新宫博物院的一位专家,被敬时珍高薪给挖到了静心堂,他和赵正山倒是很熟悉。

    刚才一直待在外堂的刘大掌柜,并不知道苏凡捡漏的事情,进来后听赵正山这么一,也是惊讶不已,如果不是赵正山作证,他肯定是断然不信的。

    相比刚才出的那黄花梨笔筒,这件定窑笔洗的续要更加繁琐一些,除了拍照之外,还需要苏凡签署类似免责声明一类的文件,等了差不多一个时,合同才全部签署完成。

    看着银行弹出的信息,苏凡也是有些恍惚。

    自己一天赚的钱,怕是要比老爸十年赚的都多了,回头是不是劝劝老爸别再出海了,现在自个儿似乎也能养得起家了。

    “刘掌柜,最近静心堂又收到什么好物件没有?”

    看到苏凡办完了续,赵正山和刘掌柜闲聊了起来,“您也知道我现在难得来燕京一趟,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给我开开眼呗。”

    “好东西倒是有几件,不过都是敬叔收上来的。”

    听到刘掌柜对敬时珍的称呼苏凡才知道,敢情敬叔不只是晚辈对其的称呼。

    年龄差不多的平辈,有些也是尊称为敬叔的,这是对敬时珍在古玩行地位的一种认可,只有那些早年跟着敬时珍打天下,像是洛川的那个袁掌柜,才会称呼敬时珍为敬哥。

    “我父亲快要过七十五大寿了,我想着寻摸个好物件,给父亲祝寿。”

    忙完了苏凡的事情,赵正山出了自己的来意,和苏凡比试捡漏的事情,只是捎带着的,否则在古玩市场赵正山也认识几个眼力不错的专家,何必大老远的跑到静心堂来。

    “哦?这可是喜事,你准备送点什么?”

    刘掌柜自然是知道赵恒剑的,那位在国内可是排得上的大富豪,一般的物件也看不上眼。

    “过寿,自然送点寓意好的东西,不知道静心堂现在有什么?”

    赵正山摇了摇头,父亲的眼光可是挑剔的很,而且以他的年龄和财富,也不会以物件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其价值,关键就在于一个喜不喜欢。

    “好东西是不少,关键看你想要什么。”刘掌柜的摇了摇头,道:“我最近没有查库房,有些物件是敬叔前几天才刚放到库房里去的,要不我给您查查?”

    虽然是燕京静心堂的大掌柜,不过敬时珍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待在燕京,所以严格起来,这大掌柜很多时候干的是二掌柜的活。

    “刘掌柜,能不能让我们去库房看看?”赵正山道:“都知道静心堂的好东西,都存放在燕京这边了,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在别的城市,静心堂的古玩一般都是放在银行保险柜的。

    但燕京不同,因为本身燕京静心堂就位于繁华地段,治安不是一般的好。

    再加上燕京客流量大,几乎每天都有客人要看实物,放在银行实在是不方便,所以燕京静心堂的古董几乎都是在店里的。

    “哎,赵先生,这可不合规矩的,我没这权力让您进库房。”

    刘掌柜摇了摇头,静心堂的库房只有他和敬时珍能进去,别是赵正山了,就算是静心堂的员工,刘掌柜都无权将其带进去。

    “正山你们还没走?”

    赵正山和刘掌柜正话间,敬时珍带着童东杰从内室里走了出来。

    “敬叔,赵先生的父亲快过大寿了,赵先生想看看咱们的库房,我这不合规矩。”刘掌柜连忙上前,把赵正山的要求了出来。

    “正山,这确实不合规矩。”敬时珍看向了赵正山。

    “敬叔,您对我还不放心啊,我就是想长长见识。”赵正山开口道。

    “童,你先回去吧,你那事,我答应了,等我联系你。”

    敬时珍没有回答赵正山的话,而是对一旁的童东杰交代了起来。

    “那就谢谢敬叔您了,我等您电话,苏,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空多联系”

    童东杰连忙答应了一声,告辞出了静心堂,不过临走之前给苏凡留了一张名片。

    “想进库房也行,但必须得买个物件,价格不能低于一千万!”

    等到童东杰走后,敬时珍才把脸转向了赵正山,“你要是空进空出,那我也不好让你进去,毕竟规矩是我定的,你要是进去买了东西,那就不算坏规矩了。”